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2章 诸葛亮的应对之策

  黄月英眼中的夫君几乎无所不能,无论遇见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向谈笑风生,从容不迫,轻描淡写间便能将问题解决得妥妥当当。

   她从未见过诸葛亮这般惊乱,赶紧抚背安慰。

   “夫君,何故如此慌乱?”

   诸葛亮拭干眼角的泪水,摇摇头没说话。

   黄月英也没继续问,她给丈夫披上了衣服,下了床掌了烛,又倒了一杯暖茶。

   “夫君,明天还是去乡里看看医郎吧,这样不是办法。”

   “我……没事。”

   黄月英关心道:“你看看你的样子,哪像没事。”

   “放心吧,我真的没事。”

   黄月英一手拿着蜡烛,一手递来了茶,诸葛亮没有接过茶杯,而是接过了烛火,然后也下了床,穿上木屐,就着烛光,在桌案上铺开了地图。

   脑海中不断复盘着梦中的局势。

   防住了江东,关羽也不会死,关羽不死,张飞也不会死,张飞不死,刘备自不会亲征江东!

   那些优秀的二代将领们也不用死。

   炎汉的国力才会更加强大!

   复兴汉室才真的有望。

   可如何才在打赢曹军向北扩张的同时,还能防住江东背刺……

   他的脑海里出现了无数构想和方案,但还是找不出一个可靠合理的办法。

   “一定有办法,一定有办法……”

   黄月英看诸葛亮这个样子,不禁忧心忡忡:

   “夫君,你今次出游,去哪家入仕了吗?”

   “没有。”

   她看了看地图:“那为何如此执着于此?”

   “这只是一个梦?”

   “梦?既是梦,你又何必当真?”

   一句话点醒了诸葛亮。

   “梦……是啊,既是梦,又何必当真……”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忽然摇头苦笑一声,坐了下来。

   最近做了很多梦,弄得自己都难辨真假。

   可梦终究是梦!

   还这么认真的分析梦中的局势到底为哪般?

   再这样下去,可能自己真就得了臆症。

   他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妥协了:“可能是最近想得太多了,明日我便去乡间医郎那里看看。”

   “对了,要寻医郎,不用去别处,原长沙太守仲景先生就暂住南阳,距此地不远,他是咱们荆襄之地最有名的医官,又与父亲有旧。可让他帮你看看。”

   “张仲景……”

   诸葛亮眼睛一亮,他好像看到了什么契机。

   “如此甚好,明日便去!”

   寻常小病,诸葛亮自己便能采药自医,但如此癔症非得专门的郎中医治不可。

   翌日,诸葛亮与黄月英便去张机(张仲景)那里看病。

   张机为诸葛亮诊脉瞧病,未发现什么异常。

   又闻其半夜惊起,便问诸葛亮:“公子最近可有心事?”

   诸葛亮凝重点头。

   “可否一问,是何心事?”

   诸葛亮看着张机:“乃荆州百姓生死存亡之事。”

   “哦?此话怎讲?”

   诸葛亮便将徐州之事说与张机。

   “曹操南下,徐州之殇,荆州恐难逃也!无力救荆州之民于水火,故而心忧。”

   张机叹了一口气:“曹操屠城之名在下已有耳闻,然天命难违,不如顺天应时。你还应该知道,曹操除了屠城,还广发求贤令,贤侄有卧龙才名,若得举荐,必能于朝中谋取一官半职。”

   诸葛亮点点头,他知道,当今荆州,和张机一般想法之人不在少数。

   而以现在自己的身份,很难将其说服。

   索性不说。

   但自己说不动,他知道有人能说动。

   回到草庐,小童告诉他:“前几天,那个刘皇叔又来了,我说二公子寻医看病去了。”

   他点点头,没说什么。

   但眼中闪过的那一丝光华,却被黄月英看在眼里。

   黄月英冰雪聪明,问他:“可有想过辅佐刘皇叔?”

   诸葛亮摇摇头:“现在不是时候。”

   黄月英不懂:“不是时候?”

   “嗯!”

   诸葛亮抬起头,很认真的看着她:“明日,可陪我入探望岳父?”

   黄月英笑了笑,又问:“怎么突然间有此想法?”

   “你可知,这些日子我为何心事重重?”

   “曹操今定北方,必然南下,当年徐州之事便要在荆州重演,故而心有忧虑?”

   “正是。”

   黄月英猜测道:“所以,你想通知父亲,尽早离开荆州避难?”

   诸葛亮摇摇头,很严肃的说道:“不,能救荆州万千黎民百姓者,非岳父不可!”

   “这……”黄月英尽管还不明白诸葛亮到底什么用意,但她还是点点头。

   她明白,丈夫的选择,一定不会有错。

   诸葛亮虽年纪轻轻便身负绝世之才,但能尽知其才者毕竟少数。

   但黄承彦绝对是一个。

   他自诩为活了半世,世间万事万物看了个八九不离十,但自从和女婿畅谈一次后,他才明白,自己的见识和眼界和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余岁的女婿相比,就好像是个顽童。

   水镜先生说的没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