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6章 一顾茅庐而不得

  行至襄阳城外二十里,刘备命随行军士就地安营,他带赵云伊藉二人去寻卧龙岗。

   赵云打听当地百姓,很容易确定了具体方位。

   三人便下马登山,又往山上行至数里,得见隆中景物:

   见山虽不高却秀雅宜人,水虽不深却澄澈见底。

   微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溪水流过,如闻悦耳铃声。

   又有猿鹤昂昂啼鸣,鸟蝉啾啾吟唱。

   刘备走在山路上,只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如此景致,必有高人在此神隐!”

   伊藉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使君,赵将军,不远了吧。”

   赵云指着前面的山坳:“听村民所言,过了眼前的山坳,有一间山庄,孔明先生就住在山庄草庐之中。”

   刘备大喜,对赵云和伊藉道:“我今日若得卧龙先生,大业可成也!”

   然而此时他又有些忐忑:

   卧龙何等高人,能看得上现在的刘玄德吗??

   那出师表中说我三顾,我却来的匆忙,尚未问过阿斗,前两次为何没能请来,别是有什么事没准备周全,怠慢了孔明先生啊!

   但既已来之,万无退却之理,绕过山坳,果见一庄,刘备来到庄前,整理一番衣冠,亲叩柴门。

   一小童打着哈欠开门问道:“何人来访?”

   刘备连忙拱手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摇摇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苦笑:“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说道:“先生前日出游,至今未归。”

   刘备问道:“先生去了何处?”

   童子说道:“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刘备又问道:“那先生几时得归?”

   童子摇头:“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又或一两月,半年也说不定。”

   闻听此言,刘备惆怅不已,长叹一声说道:“莫非我今日不得见先生乎?”

   有心在此等下去。

   赵云却劝慰道:“主公,既如此,不如且归,回头再使人来探听,待先生归来,再来拜访。”

   刘备想了想:“也好!”

   当即嘱咐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

   童子慵懒的点点头:“知道了。”

   遂关上庄门。

   此番不得见卧龙先生,刘备心中颇感失望。

   但想起前世三顾才请得卧龙,今生怎能那般顺利,莫不如待见过刘表,回头再来拜访。

   当即下了山,带随行队伍往襄阳而去。

   又行一日,抵达襄阳。

   而此时此刻,身在襄阳的刘表得知刘备前来,亲自出城相迎。

   对于刘备,刘表向来关切照顾,以兄弟相称,礼数非常周到。

   唯独不给他地盘人马,以便于拿捏。

   刘备也习以为常了。

   遥见刘表,刘备告诫自己,见孔明不得而致心情低落,此节万不可在面对刘表时表露出来。

   当即微微一笑,抱拳行了一礼:“备见过景升兄。”

   “哎呀贤弟,为兄真想你也!”

   说着,刘表径直走上来,拉住了刘备的手,与他共乘车驾。

   刘表虽过花甲之年,但人长的高大挺拔,身上衣服也奢华无比,举手投足间更是带着成功人士特有的风范和气派。

   无论他站在谁的面前,都会让对方相形见绌。

   唯独刘备,谦逊有礼,从容不迫,喜怒皆不形于色,却丝毫不被刘表气场所压。

   想反,和刘备在一起,刘表倒有种莫名其妙的压力。

   刘表请刘备入城,以强壮勇武军士手执剑盾起舞后以四佾军阵摆出“迎皇叔”三个大字,既彰隆迎,又显威压。

   演武过程,刘备脸上并未表现出任何表情,只静静的看着表演结束,淡淡一笑对刘表点头致谢。

   后刘表设私宴款待,酒过三巡,便见刘表神情低落,长吁短叹。

   刘备便问:“兄长为何叹气?”

   刘表缓缓说道:“曹操大败三袁,袁谭、袁尚兵败被杀,袁熙北逃辽东。今北方已定,曹操必生吞荆州之心,唉……”

   说到此处,刘表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昔日不听贤弟之言,未在其攻打三袁之时,乘虚北进,夺取许都。至如今失去良机,悔之晚矣……”

   刘备确实在几个月前给刘表提出北上进攻曹操的方略,但被刘表否决。

   刘表当时的想法是,江东与我荆州有杀父之仇,若举荆州之兵攻打曹操,后方恐被江东所袭。

   刘备又提出使赵云率军据三江以抵孙权的建议,却又被刘表否决。

   他不想把兵权和重要的隘口分给刘备的人。

   遂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进取许都的机会。

   对此,刘备也并没有埋怨,还宽慰道:“兄长不必因此顾虑,当今天下大乱,干戈四起,兄长坐拥荆襄九郡,兵强马壮,何惧曹操?”

   刘表点点头,而他此时真正顾虑其实并不是曹操。

   刘表思索着,神色低落抚面而泣。

   刘备又问道:“兄长这又是为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