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6章 刘备其人

  刘备虽暂不得孔明,但得知黄忠文聘二将率军前来相助,也是相当高兴的。

   一边告知单福,一边急忙命简雍糜芳于南城大路三十里设鼓吹食案迎接。

   单福得知此事也很意外,细细思来,这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对主公大利之事。

   可越是这样,他就越感不安。

   刘表看似忠厚无能,但能单骑下荆州,捭阖荆州各大世家于股掌,绝非等闲之辈。

   会如此心甘情愿将两员荆州猛将和数万大军交给主公差遣?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刘备一下,当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原以为云长南下,举民南迁,新野城防捉襟见肘。没想到竟得此二将并三万精兵,如此一来,新野自不惧曹军来攻!然而,在下还有些顾虑……”

   “军师还有何顾虑?”

   单福凑近刘备,低语道:“我只担心,二将此来,既是相助,亦是监临主公,主公当谨言慎行,小心为妙。”

   刘备沉思。

   他觉得黄忠既是未来自己的五虎上将,文聘于荆州又有忠直之名,不应当会有此节。

   但人家军师的提醒也未尝没有道理。

   凡事谨小慎微并没有错。

   当即点点头:“军师之言,备当谨记,然不能相拒。”

   “主公有何打算?”

   “既然名曰相助,自当以礼待之。”

   刘备想了想,又继续说道:“军师,我想带子龙去迎接二位将军,新野关防只得暂且仰仗军师。”

   “如此也好。”

   单福点点头:“主公请放心,单福定保新野无失。”

   于是刘备沐浴更衣,整冠束带,亲自前去城外三十里迎接。

   抵达简雍糜芳处,二人早已将迎宾大路布置妥当。

   刘备又在此等了两日,终得前方探马来报,一支部队从襄阳往新野而来。

   刘备立刻登高望去,远远望见一支兵马缓行而来。

   两面大旗立在军首,迎风飘扬。

   左边将旗一个霸气的“黄”字,右边将旗一个精炼的“文”字。

   不用说,正是来支援新野的荆州猛将,黄忠和文聘。

   刘备大喜,命军卒摆好酒食,鼓吹齐备,以迎二将。

   此时二将尚不知刘备出城三十里相迎,正领兵徐进。

   黄忠六十上下,须发花白,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手拎大刀,腰挎宝弓,睥睨间颇有唯我独尊的豪迈之态。

   文聘则相对比较内敛,他身材壮硕魁梧,身披重甲,手持长枪。面庞方正,浓眉大眼,眼神坚毅而沉稳。

   两支部队于襄阳相会,并应刘景升调令,一并北上支援刘皇叔,便结伴同行。

   途中闲聊,文聘问道:“老将军,今主公调你前来新野,这长沙可无人驻守?”

   黄忠满不在乎的一笑:“哈哈,文将军多虑啦!

   自那孙文台被江夏太守黄祖袭杀后,老孙家就把心思都用在了江夏那边。

   太史慈虽然经常犯境,但有刘磐公子驻守,使其不得入长沙半步,无妨事,无妨事也!”

   文聘点点头:“对了,此来新野,老将军家眷可一并带来?”

   黄忠抚髯呵呵一笑:“吾家眷俱在南阳,此来新野,也正好回来探探亲。”

   文聘点点头:“原来如此。”

   黄忠又随口一问:“对了,文将军,你之家眷尚在何处?”

   闻听此言,文聘脑海中又浮现出在襄阳时刘表对他的嘱托……

   彼时刘表召见他于书房,斥退左右后,握着他的手,如待心腹:

   “仲业啊,我知你素来忠勇,我无他人可信,唯信你也。”

   文聘知主公必有要事相托,赶紧跪下抱拳:“承蒙主公厚爱,末将必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命,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刘表点点头,对他的表现很满意。

   “我想让你去趟新野,领兵援助玄德贤弟抵抗曹操。”

   “原是此事。”

   文聘很纳闷,这是光明正大之事,何必于书房单独嘱咐?

   当即表态:“末将愿往!”

   刘表叹了一口气,倾身凑近文聘:“既是助刘备抵御曹操,亦是观刘备有无异心。”

   “这……”

   文聘迟疑了一下,但也心知主公一直都提防着刘备。

   “末将遵命。”

   “唉……”

   刘表再次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解释道:“非我怀疑玄德贤弟,只是人心难测,不敢妄揣,吾为荆州之大局,不得不防。”

   “末将……理解,主公莫非担心其会投曹?”

   刘表摇了摇头:

   “我不信玄德贤弟会投曹,只担心其广竖仁德,拉拢人心,图我荆州。黄汉升年岁已大,为人粗直,不得相托。故唯请将军以援军相助,监临刘备,以窥探刘备之志。”

   听闻此言,文聘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但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为何?

   使刘备抵御曹操,保护的是荆州,保护的是你刘表的地盘,你却对刘备如此的不信任。

   这格局是不是小了点?

   但文聘身为属将,不能对主公的决策和指派有任何违抗和质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