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以一敌三,邢道荣一生高光之刻
相比前番出兵新野的冲动和莽撞,这一次夏侯惇真的做到了谨小慎微。
今年的博望坡,历经前番的战火洗礼,厚厚的积灰为来年的植被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早已草木葱茏。
就连并未烧尽的高大乔木也就已重新长出了嫩芽。
夏侯惇的大军隐藏在山谷的河道之间。
因为植被稀少,再也不用担心大军会被敌人用火偷袭。
“前番出兵,误中火攻之计,皆因小觑了那山野书生!”
夏侯惇抚着左眼疤痕,声音如淬了冰碎。
“极速行军恐为敌所设伏,缓进慢进又恐为敌之斥候察知,使其预作防备,亦恐为敌所伏。当何以处之?”
夏侯惇看着帐中缄默的众将片刻,随后自己解答了这个问题。
“我亦派斥候打探出新野巡防路线,诸位请看!”
众将探过头来。
只见新野城外布防图中,诸多细细的黑线标注。
而一条红线绕过了所有黑线直抵新野城中。
“因需积粟储粮,督造兵械,新野徙卒大半皆为匠作,战卒寥寥。诸葛孔明欺吾怯于攻城,竟悍然在此立栅筑垒,妄设营盘,实乃目中无人!
因此,其防卒不足,防御捉襟见肘。
我差斥候观潜伺数旬,见其部伍怨声载道,疲态尽显,甲胄不整,士气颓靡。
若非卒少,绝非如此之相!”
的确,你要说将官作假,或可唬人。
底层军卒的疲惫和抱怨,是很难演得很像的。
但夏侯惇还是不敢确认这是不是诸葛亮故意所为。
所以,他在众卒巡防之漏洞,找出一条道。
他指尖划过舆图上鲜艳的红线。
“此次重中之重,乃速入新野。若沿此速行必不被敌军所察!届时,攻入新野,史将军率两千精兵把守城门,某与吕将军率三千精兵入城放火毁械,则大事成矣。
史将军若见敌伏,立刻鸣哨,我等立刻撤军。
亦可保大军周全!”
吕虔和史涣一起抱拳:“喏!”
暮色四合,大军开拔。
斥候先行,若有敌情,极速回报。
近至新野,已是子时。
只见探马疾驰而来:“禀将军,前方五里发现蜀军巡哨,共五卒!皆擒之。”
夏侯惇点点头:“带上来!”
五卒被押解至夏侯惇面前。
夏侯惇细观此五卒,皆着制式戎装,然布帛残破,污渍斑斑。其躯虽壮,然连日巡防,神色萎靡,疲惫不堪,似乎还多少带着一些怨气。
“汝等所属何部?”
为首一卒恭敬道:“回将军,乃樊城魏延将军部。”
“缘何屯兵至此?”
“禀将军,本来说驻守新野,却整日巡防。具体事由,小的乃底卒,亦不知也!”
“城中有多少人?”
“禀将军,城中所见不多,大概……五六百人吧。”
“城中何人主事?”
“乃零陵上将军邢道荣。”
“邢道荣?”
夏侯惇皱皱眉,询低声问荆籍将领:“此人战力如何?”
一荆籍将领上前:“将军,此人乃原零陵太守刘度麾下大将,擅使一柄大斧。然素闻此人擅于吹嘘卖弄,并无真才实学。未曾领兵作战,唯一次出城作战,乃一招被关羽所擒。”
夏侯惇点点头,心中有了数。
“粮草军械所屯何处?”
“粮草屯于城西,军械所藏未悉。唯城南有禁苑,设卫森严,擅入者立斩,似藏机要。”
降卒抖若筛糠,积极配合,以求活命。
“好,暂且收押,若言为真,必饶性命,还重赏之。若言有假,必入锅烹之。”
“喏!”
随即五卒被押解,夏侯惇大喝一声:“三军听令!衔枚疾进,丑正三刻,火焚新野,毋留片瓦!”
“喏!”
月色下,夏侯惇行军速度明显加快。
五千精兵,素养出众,果然绕过了众巡防之兵,抵至新野城门之下。
攻城前,夏侯惇再度嘱咐:“史将军,务必把守好城门!”
史涣抱拳道:“若放一敌出入,提头来见!”
城楼军卒得见敌军突现,大惊失色。
慌忙击鼓报信,夏侯惇冷笑一声,一箭将其射杀。
新野破城,城门并不坚固。
或者说,根本没有城门。
乃是用鹿角挡在门口,以防敌军突入。
史涣冷笑一声,手中令旗一挥,八名训练有素的骑兵丢出绕锁,绕紧鹿角,纵马反拉。
“哗啦啦!”鹿角设固不紧,遂被拉开。
这时,城中守将邢道荣亦闻消息,慌忙领兵应战。
近至城门,只见敌军已然破门而入,邢道荣惊慌不已,却佯作镇定,将大斧一摆:“大胆贼将,安敢夜袭我营,岂不闻零陵上将军邢道荣否?”
夏侯惇素以严纪治军,身经百战,目力如炬。观此将虽身形魁梧,然甲胄歪斜,虚腴臃肿,全无剽悍精锐之气,绝非久经沙场、娴于战阵之辈。
“你就是邢道荣?”
“既知我名,何不下马就缚,某或许留汝一条性命!”说着,又整了整未戴好的头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