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82章 江东义士论战,国太此时现身

  鲁肃本为磊落之士,此前面对孙绍详实的陈述,又见太史慈眼中绝望的泪痕,只觉喉间似塞了团浸水的棉絮,半字辩白也吐不出。

   鲁肃心知,此事大概率与主公有关。

   念及主公竟存加害兄长骨血之意,其心何啻寒灰冷烬,徒增黍离之悲。

   然而,他又不得不站在孙权和江东整体的利益考虑。

   毕竟,尚存那么一丝可能。

   主公真的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个吕凯自作主张。

   今事至此,太史慈带孙绍脱离江东,于长沙安住。

   久而久之,江东为主公所忌之士恐奔逃长沙,偌大个江东即将面临一分为二的局面。

   想想当初为主公制定榻上策,以玉珏击节而歌 “鸿鹄将举,当凌青云”,自己意气风发,心幸逢得明主。

   今却沦落这般境地,鲁肃悲从中来。

   他深邃的目光在太史慈与孙绍面上逡巡,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抬眼。

   “太史将军……”

   鲁肃喉结微动,动情而言:

   “我等身为江东之臣,自当当尽人臣之忠……某虽愚钝,却知江东根基在人和二字。主公身为江东之主,为保江东之安,很多事身不由己,亦为人所误解。公可于公子于长沙安住,日久必知主公诚挚之心!”

   说完又深深一拜。

   鲁肃已下定决心,待归至江东,既劝说吴侯杀掉吕凯,以安太史慈之心。

   太史慈闭着眼睛长出了一口气:“公自可安心。某虽与江东有怨,然毕竟是伯符之基业,何忍毁之?某只为救公子身安,今事已定,无须子敬公操心。今曹操势大,子敬自可告知吴侯,当继续促进孙刘联盟,亦防府堂毁盟之奸贼,方为正道。”

   说着,轻掸了两下袍袖的灰尘。

   事实上,话说至此,太史慈已经算是给鲁肃一个台阶了。

   然而,鲁肃却还想给孙权解释,他对刘备躬身一礼:“今我次来,便是为促盟而来。只是国太新丧未逾月,肃来得仓促,未带相关文书……”

   “等等!”

   太史慈又不客气的打断了鲁肃的话。

   “太史将军有何计较?”

   太史慈缓缓的睁开了眼:“国太新丧?”

   鲁肃观其面色,似有不屑,仿佛刚刚听到此消息一般。

   不对啊,他应该早就听说了啊!

   “太史将军难道不知此事?”

   “哪个国太?”

   “我主庶母,吴国太。”鲁肃怀着无比悲伤的语气回道。

   尽管屏风后的吴国太早知此事,但从鲁肃的口中听到,她还是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哼,如何得知国太薨逝?”

   鲁肃一怔。

   在他看来,太史慈亦忠孝之士,知国太薨逝,必心生哀戚。

   他怎么不信?

   鲁肃也想不透其中道理,只好直言:

   “乃江北传信。”

   “区区传言,就敢妄信?”

   “此传言与军中细作所报并无二差,不敢不信!”

   “未见遗躯便信细作所报?倘若有误,又当如何?”

   “有误亦是曹操故意释伪言以乱江东耳目!”

   “总之,就不会是你们的错,对吗?”

   “这……”

   鲁肃叹了一口气,义正辞严道:“我主为求孝义,知母亡故,悲戚欲绝,布告江东举哀,何错之有?”

   可太史慈比他还正:“只道听途说,不思积极营救,却先治丧发哀,置母亲存亡于不顾,此乃真孝义乎?”

   鲁肃一怔:“莫非,太史将军认为国太尚在人世?”

   太史慈看向鲁肃:“曹贼之言自不可信,未得江北发丧,何以自判母而亡?我太史慈与江东诸公不同,便有一线生机,便拼死亦救国太而归!”

   在鲁肃看来,太史慈有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妄言了。

   鲁肃面色微沉,拱手道:

   “将军忠义,肃敬佩之至。然我等并非未救,乃寻以江夏之北置之!曹操未有回应……”

   “江夏之北?”

   太史慈一挥手:“此本非江东之地,可有半分诚意?曹操当然不会回应!”

   鲁肃闻听此言,指尖轻叩桌案,目光灼灼:

   “若真率孤兵犯险而国太已遭不测,岂不是空耗江东精锐?家国两难全之时,当以大局为重,为国太发丧,乃为安江东之危局,促联盟之举!且将军口口声声‘一线生机’,我鲁肃倒想在此请教将军:公有何救国太之策?”

   按说,鲁肃这一番反问太有水平了。

   把极致艰难的问题抛给太史慈,看你如何作答?

   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置对方于两难之境。

   太史慈看着鲁肃,正欲言语,忽闻屏风后环佩轻响,话音戛然而止。

   鲁肃亦察觉有异,蓦然转身,却见屏风之后转出个人来。

   此时此刻,她正目看着鲁肃,目光冷得像淬了冰。

   鲁肃得见此人,嘴巴张大如斗,瞳孔骤缩如针,身子一摇差点瘫坐当场。

   恍惚之际,赶紧跪下,以头抢地。

   “鲁肃……拜……拜见国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