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钱落公人手,鱼落猫儿口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1907 2025-03-15 23:08

  在那悠悠岁月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叫清平镇的地方,它宛如一颗被时光遗忘的明珠,静静镶嵌在山水之间。小镇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田间地头时常飘荡着欢声笑语。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一场关于钱财的风波,会如暴风雨般打破这份宁静,将人性的复杂与丑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老实的中年汉子。李老实,人如其名,生得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整日里勤勤恳恳地在田间劳作,靠着自己的双手,勉强维持着与老母亲的生计。尽管日子过得清苦,可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一年,清平镇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上头传来消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促进贸易往来,朝廷决定拨款修建一条贯穿小镇的官道。这对于清平镇的百姓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一旦官道建成,不仅出行更加便利,还能吸引众多商贾前来,小镇的繁荣指日可待。

   随着朝廷拨款的到位,负责修建官道的工程队也很快进驻了清平镇。为首的是一个名叫王富的胖子,此人脑满肠肥,一双小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透着一股精明劲儿。王富刚到清平镇,便在镇上最大的酒楼摆下宴席,邀请了镇上的乡绅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美其名曰“共商官道修建大计”。

   李老实本与这些场合无缘,可他的一位远房表叔恰好是被邀请的乡绅之一。表叔念及李老实家中贫寒,便带着他一同赴宴,想着让他也能开开眼界,说不定还能谋个差事,改善一下生活。

   宴席之上,王富满脸堆笑,不停地向众人敬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富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此次朝廷对咱们清平镇可是关怀备至啊,拨下了这么一大笔巨款用于修建官道。这官道可是咱们镇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我们一定要把它修好,可不能辜负了朝廷的一片苦心呐!”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李老实坐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他想着,要是自己能参与到官道的修建中,赚些工钱,就能给老母亲买些好吃的,让她老人家也享享清福。正想着,表叔突然碰了碰他,低声说道:“老实啊,一会儿你瞅准机会,给王大人敬杯酒,说说你的想法,说不定他能给你安排个活儿。”李老实听了,连忙点头,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

   好不容易等到众人都敬完了酒,李老实深吸一口气,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王大人,小的叫李老实,是这清平镇的穷苦百姓。听闻官道要开工了,小的想……想为这工程出份力,不知大人能否给小的一个机会?”王富抬眼打量了一下李老实,见他一脸憨厚,不像是有什么坏心思,便笑着说道:“好啊,看你这小伙子挺实诚的,只要你肯出力,这活儿自然少不了你的。”李老实听了,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就这样,李老实顺利地成为了官道修建工程的一名工人。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到工地,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干起活来比谁都卖力。其他工人见他如此拼命,都纷纷劝他:“老实啊,别太拼命了,这活儿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悠着点。”李老实却总是笑着回答:“没事儿,我年轻力壮,多干点没啥。这官道可是咱们镇的大事,早一天修好,咱们就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官道的修建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就在工程即将过半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负责监管工程账目的师爷突然发现,朝廷拨下的工程款竟然少了一大笔。这可不是小事,师爷吓得脸色苍白,连忙将此事报告给了王富。王富得知后,也是惊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为了查明真相,王富立刻召集了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包括工人、监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工地的空地上集合。他黑着脸,大声说道:“各位,现在出了大事了。朝廷拨下的工程款少了一大笔,这可是掉脑袋的罪名。我不管是谁拿了这笔钱,最好现在就站出来,把钱交出来,否则一旦被我查出来,可别怪我心狠手辣!”众人听了,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承认自己拿了钱。

   李老实站在人群中,心中也是十分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敢在这关乎全镇百姓福祉的工程上动手脚。他暗自寻思,自己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对周围的人也比较熟悉,可实在想不出谁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在这时,王富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李老实的身上,他心中一动,暗自想道:“这李老实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可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呢?说不定就是他干的。”想到这里,王富冷笑一声,说道:“李老实,你站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