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心和天地宽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

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东风入律 1967 2025-03-21 14:21

  

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心和天地宽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有一个名叫桃源村的地方。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溪边垂柳依依,桃花灼灼。村子里的人们世代以农耕为生,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自给自足,宁静祥和。

   桃源村的东头,住着李老汉一家。李老汉年过半百,身体还算硬朗,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明,小儿子李亮。李明娶了邻村的翠兰为妻,李亮也与同村的秀儿情投意合,即将完婚。李老汉的老伴儿早年去世,这些年他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就盼着一家人能和和睦睦,过上好日子。

   天和风雨顺,这是庄稼人最大的盼头。每年春耕时节,李老汉都会带着两个儿子,早早地来到田间。他们仔细地翻耕土地,把每一块土坷垃都敲碎,再撒上精心挑选的种子。李明和李亮年轻力壮,干起活来风风火火,李老汉则在一旁耐心指导,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一家人齐心协力,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年春天,眼看就要到播种的时节了,却一直没有下雨。土地干得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村里的人都心急如焚。李老汉看着干涸的土地,眉头紧锁,他对两个儿子说:“咱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想办法救救地里的种子。”于是,父子三人挑起水桶,到村边的小溪里去挑水浇地。从溪边到田地,路途并不近,他们一趟又一趟地来回奔波,肩膀都被扁担磨出了血泡。翠兰和秀儿也没有闲着,她们在家里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给在田间劳作的家人送去。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他们终于把所有的土地都浇了一遍。也许是他们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就在他们浇完地的第二天,天空中阴云密布,下起了一场及时雨。雨水滋润着大地,种子很快就破土而出,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点头致谢。这一年,桃源村迎来了大丰收,粮食堆满了仓廪,李老汉一家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深知,正是一家人的团结一心,才能战胜这场旱灾,迎来这来之不易的丰收,这便是天和风雨顺带来的福祉。

   地和五谷丰,不仅需要天时,更需要人和土地的和谐相处。李老汉家有一块肥沃的土地,位于村子的西边,村里人都叫它“西地”。这块地一直是李老汉家的宝贝,他们对它精心呵护。每年秋收之后,李老汉都会带着儿子们给土地施肥、翻耕,让土地好好地“休息”一下,为来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有一次,李明在翻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兔。野兔的腿被捕兽夹夹伤了,鲜血淋漓,可怜兮兮地看着李明。李明动了恻隐之心,他把野兔抱回家,让翠兰找来了草药,为野兔包扎伤口。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野兔的伤势逐渐好转。过了几天,李明把野兔放回了田野,野兔在田野里欢快地跑了几圈,然后消失在了草丛中。

   说来也奇怪,自从救了那只野兔之后,西地的庄稼长得格外茂盛。麦穗沉甸甸的,颗粒饱满,玉米也长得又大又壮。村里的人都感到十分惊奇,纷纷来向李老汉请教种地的秘诀。李老汉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善待土地,善待生灵罢了。土地就像我们的母亲,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它,它就会回馈我们更多。”大家听了,都若有所思。从那以后,桃源村的人都更加懂得爱护土地,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村子里也年年五谷丰登。

   心和天地宽,李老汉的小儿子李亮对此深有体会。李亮是个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小伙子,他总是乐于助人,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有一次,村里的张婆婆生病了,她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没有人照顾她。李亮知道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张婆婆的责任。他每天都会去张婆婆家,给她送药、做饭,陪她聊天。在李亮的悉心照料下,张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李亮的善举却引来了一些人的误解。村里有个叫王二的人,平日里游手好闲,喜欢搬弄是非。他看到李亮经常往张婆婆家跑,就到处散布谣言,说李亮是为了贪图张婆婆的财产。李亮听到这些谣言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被人恶意揣测,感到十分委屈。

   李老汉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把李亮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别把那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做人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你的心地善良,大家都看在眼里,时间长了,那些谣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心宽了,天地自然就宽了。”李亮听了父亲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不再理会那些谣言,依然像往常一样照顾张婆婆。

   果然,没过多久,大家就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纷纷指责王二的行为。王二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李亮道歉。李亮原谅了他,从此,两人还成了好朋友。李亮也更加明白,只有保持一颗宽容善良的心,才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让自己的天地变得更加宽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