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抗战:从小兵到将军

第421章 给鬼子一个反包围

  三个鬼子兵赶紧倒转方向直奔长宁镇。

   只不过,张飞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并没有把人全部调下去清理战场,而是安排人继续在山顶放哨,同时让小柱子带着警卫班的人突前侦察。

   小柱子带着他先前突进了三个山头之后,立刻停止前找地方隐蔽。

   没一会的功夫。

   前面马路出现三个穿着国军衣服的家伙朝着这里狂奔。

   “班长,怎么又是国军的衣服,该不会又是鬼子吧!”

   “可要是国军,那不是伤了自己人了!”

   几个兄弟顿时犹豫了起来。

   就连班长小柱子都忍不住的咬了咬牙齿。

   毕竟,刚刚的时候,有张飞在,张飞说怎么打那就怎么打。

   结果打的那些国军根本就不是国军,而是鬼子。

   可现在张飞不在,他是这里最高的指挥官。

   作为血狼军张飞的警卫班的班长,要是杀错了人,将来怎么在血狼军里面混下去。

   看着前面的人越来越近。

   他无奈的咬了咬牙齿说道。

   “都别开枪,先放他们过来,我先试探一下!”

   “咋试探啊?”

   所有人都望着他。

   “到时候就知道了!”

   小柱子趴在山坡上,拉动枪栓。

   所有人都拉动枪栓做好准备。

   等到鬼子跑到山下,小柱子瞄着一个鬼子脑袋扣动扳机。

   “呯!”

   子弹径直飞了过去,打掉了这家伙的帽子。

   吓得这家伙满脸苍白冷汗直冒,全身发抖。

   他赶紧招呼身边的人躲在马路边,一边大声吆喝。

   “自己人,自己人!”

   这家伙知道自己被埋伏,他们三个人肯定已经被瞄准了。

   只不过,他也估摸着对方肯定有犹豫,怕误伤自己人,所以只打掉他的帽子,而不是打爆他的脑袋。

   果然,听到中国话,特战警卫班的兄弟们眉头紧皱。

   “班长,他们难道真是自己人?”

   一个手下担忧的望着小柱子。

   小柱子没有回答,反而朝着下面用日语吆喝。

   “八嘎呀路!”

   闻言,下面的鬼子猛然一怔,赶紧用日语说道。

   “自己人,别开枪!”

   “狗日的,还真是小鬼子,老子炸不死你们!”

   小柱子直接拔出一颗手榴弹拉掉拉环在手中停了两秒之后丢向小鬼子。

   手雷飞出五十米远,在鬼子头顶上空爆炸。

   三个鬼子当场被炸死!

   与此同时。

   湘军团和桂军团已经迂回到了鬼子埋伏的两个山坡后面。

   望着山顶上鬼子的后背,所有血狼军的兄弟们嘴角扯出一抹邪笑。

   只不过,两个团长并没有马上下令开枪,而是把队伍分开,在鬼子的包围圈外面形成一个反包围。

   鬼子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县城通向这里的马路。

   等到队伍形成了包围圈,两个团长才用电台相互联络。

   不巧的是,鬼子的电台一直打开着,听到有人说话,鬼子通讯兵猛然一怔,赶紧向鬼子大队汇报情况。

   “报告,发现周围有电台联络,但我们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桂军和湘军使用的都是粤语。

   哪怕是血狼军所有团,都安排了好几个桂军当通讯兵,方便他们用粤语沟通。

   鬼子通讯兵虽然会说中文,但听不懂粤语方言。

   “八嘎,撤,撤,撤,快撤!”

   鬼子大队长反应过来,赶紧大声吆喝。

   而这个时候,他们后背的湘军团长看到他们要撤,立刻招呼队伍开火。

   迫击炮,掷弹筒,机枪朝着山顶上的鬼子疯狂招呼。

   另外一边的桂军看到这里开火,也赶紧开火。

   迫击炮,掷弹筒,机枪,全部朝着鬼子的马克沁重机枪和迫击炮和捷克式机枪开火。

   别小看这个大队的小鬼子。

   因为他们装备了国军的武器,武器装备相当精良。

   一千多人的队伍,就有8挺马克沁,6门82迫击炮,还有30多挺捷克式机枪。

   其中,这些马克沁和迫击炮全部都在山头。

   山头还有好多挺捷克式机枪。

   可在血狼军的疯狂攻击之下。

   这些背对着血狼军的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打的伤亡惨重。

   “八嘎呀路,我们被反包围了,赶紧撤,快撤!”

   鬼子大队长听到两边这么密集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弹的声音,哪里还敢留下来战斗,赶紧朝着山下马路跑。

   毕竟,马路在两个山的中间,下到了马路,就能借助两边山坡来挡住两边国军的视线。

   山顶上的鬼子也顾不上携带迫击炮和重机枪,纷纷朝着山下跑。

   两边包围的血狼军趁着机会朝着这两个山头跑。

   鬼子下到了马路之后,立刻朝着县城方向跑。

   因为马路只有一个方向,一面通往长宁镇。

   这个时候,他们都被国军反包围了,去长宁镇方向的鬼子肯定已经全军覆没。

   他们也不可能跑向长宁镇,只能先朝着县城方向跑,等跑远了之后,再向林子里面钻,甩开后面的国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