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的谍战日记

第43章 套路

我的谍战日记 一锅小米李 2116 2025-05-05 14:41

  第二天天刚亮,一夜未眠的王乃器就匆匆赶到了联络的米店。

   米店柜台下的米缸空空如也,店内一片狼藉,像是刚遭洗劫一样。

   伙计和掌柜老胡正在打扫。

   王乃器有些诧异地问:“店里怎么了?”

   老胡感叹:“米价一天比一天高,大家都很慌,天还没亮,就排起队了,全是拎着一口袋一口袋钱来抢米的人。”

   “现在一百块钱只能理个发,一千块钱才能买到一袋米,全乱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呢!”

   老胡到门口摘下“新米到货”的牌子,又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个新写的“长期收购大米”的牌子挂上,苦笑一声:

   “上面的人有吃有喝的,谁管老百姓的死活。”

   说着他将一份崭新的报纸递给王乃器,一脸不屑。

   报纸上刊登的是常委座在街头巷尾视察时的照片,说他如何“深入群众,了解物价,关心人民生活”等等-——

   伙计在门口给新牌子擦灰,老胡领着王乃器直接进了密室。

   “现在到处说常委员长不是不关心人民疾苦,是被下面的人糊弄了,你看报纸上还特别举例了,说的有模有样”

   文章举例说,常委座在视察中随机走进一家卖帽子的小店,问一顶帽子的价格,商家为了讨好委员长,将价格说得和抗战前差不多,委座听了特别高兴,当场就买下了帽子。

   委座走后,市政府立刻对商人给予嘉奖,并补齐了他的损失。

   接着,视察途中,某部长陪他吃饭,故意把菜单上的价格换成和抗战前差不多,委座看后,连连感叹:“大家都吵着说物价飞涨,其实涨的有限嘛。”

   一番春秋笔法,凸显出一个阿谀奉承、奸诈狡猾的商人形象和欺上瞒下、肥头大耳的庸官形象,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委员长其实是好人,他不是不关怀人民生活,而是被部下蒙骗了。

   “自欺欺人。”

   王乃器轻蔑地哼了一声,每天物价的波动情况和战前的比例数字,不说果党那么多的经济部门,就是军统也会上报,常某人不可能不清楚。

   “不说这个了。”

   老胡叹了口气,将自己脱险的经历简单叙述了一番,神色严肃。

   “我已经向办事处汇报过,虽然我的身份没有暴露,但保不齐军统的人会事后核实,安全起见,这个联络站要放弃了,我和老董都会撤去其他地方。”

   “好。”

   王乃器点了点头,尽管有所不舍,但做地下工作,最不该有的就是侥幸心理,为了安全,该采取措施的时候,必须当机立断。

   即便有的人可以留下来继续潜伏,也要和从前的生活一刀两断,以全新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从此湮灭在漫漫人海里。

   “接替你的人是谁?”王乃器问。

   “你认识。”

   “我认识?”王乃器怔了怔。

   “林秀梅同志,你在办事处见过的。”

   “她?”王乃器脑中回忆起那个干净利落的女干部。

   “怎么?还看不起女同志?”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上级突然派来个女的.”

   “她是大学生,在鲁艺特训过,参加过多次社会部的反谍反渗透行动,工作经验丰富。

   经过上级的充分考量,决定派她和你一起假扮夫妻,充当交通员,掩护你的工作。”

   “打住!”王乃器急了,“不是配合工作吗?怎么就牵到夫妻关系上去了?”

   “还说不是歧视妇女?”

   “这是一回事吗.”王乃器辩解着。

   “行了,老王。”老胡打断他,目光凛凛地直视着他,王乃器有意躲避过他目光,转过头看着桌上的报纸。

   半响,老胡终于忍不住了:“干嘛不看着我?”

   “你也没说话啊。”

   “这是组织的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是一回事吗?接受她的领导,我没有二话。可我一个生活惯了,突然要和一个娇滴滴的大姑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太别扭了。”王乃器急切地辩解着。

   老胡则是不动声色地看看他,沉默了一会,直接问:“老王,你今年多大了?”

   “四十一,怎么了?”

   “伱说怎么了?你一个大男人,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还经营着一家书店,收入勉强说得过去,一直孑然一身,邻居不奇怪吗?”

   一句话让王乃器哑火了。

   老胡见他沉默了,正了正身子:

   “事情就这么定了,她会先以雇员的身份进入你的书店,结婚的事情慢慢来,水到渠成。”

   王乃器被这句话噎了一下。

   老胡却不管他怎么想,神色一凛:“对了,还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什么?”

   “宝塔山开展自力更生,吃穿用度勉强过得去,可日伪连续不断开展大规模扫荡,我们前线的战士伤亡严重,部队不断减员,现在急需药品、军服,你.你和美人鱼同志联系下,看看他能不能想想办法。”

   “我明白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乃器叹了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