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抗战:从成为上海滩大亨开始

第193章 抢修工事

  一名普通列兵不幸伤残,那么他将会按照上等兵的标准获得抚恤金。

   也就是说原本列兵每月只能领到 2 块大洋,但现在则能拿到 3 块大洋之多!

   这每月 3 块大洋虽然不算巨额财富,但对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已经足够充裕了。

   即便是想要娶妻生子,建立起自己温馨幸福的小家庭,也是完全可行的呢!

   对于那些为国家英勇负伤而致残的士兵们来说,每年都会有 200 斤的粮食按时发放到他们手中。

   除此之外政府还会给予一定数额的抚恤金,以表彰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而且他们子女的教育费用也是全免的,这一系列的福利待遇加起来,如果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话,生活应该不至于太过艰难。

   按照这样的规划,每个月哪怕只能积攒下 1 块大洋,那么坚持十年之后,便能积累起整整 120 块大洋。

   用这笔钱去购置一间小铺子,然后依靠收取租金,也足以维持生计了。

   刚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这一轮猛烈攻击之后。

   负责观测敌情的战士迅速爬上高处,紧张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变化。

   在经过一番仔细确认,发现鬼子已经撤退之后,他立刻向战友们发出信号。

   招呼一部分士兵赶紧前往前沿阵地展开抢修工作。

   尽管前沿阵地在刚才激烈的战斗中遭到了严重破坏。

   但令人庆幸的是,其中的突出部并未被敌人直接炸毁。

   这意味着这个突出部仍然具备一定的防御功能。

   可以继续作为抵御敌军进攻的重要屏障。

   部队行动非常迅速,眨眼间便全部进入了突出部。

   此时后方的士兵们正争分夺秒地对受损的阵地进行修复。

   身为排长的汪末毫不犹豫地与大家一同拿起工兵铲,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之中。

   只见他熟练地挥动铲子,将多余的泥土铲除干净。

   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打桩作业。

   张尘特意采购了大批的优质木材,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阵地损毁情况,以便及时进行修复加固。

   基层士兵们对于这些突然出现且数量充足的物资来源并不清楚。

   但只要有用就行,谁还会去深究呢?

   也许这一切早就在领导的秘密安排之中了。

   正因如此大家对物资为何如此之多没有丝毫疑虑。

   更令人惊喜的是,就连那些看似普通的木桩,其底部竟然都是被精心削尖过的!

   这样一来使用时只需将它们直直地往下砸即可。

   于是战场上便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每两名士兵组成一组,其中一人负责稳稳扶住木桩,而另一人则站在上方,手持巨大的木锤,使出全身力气狠狠地砸向木桩。

   伴随着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一根根木桩深深地嵌入地面。

   当木桩成功打入地下之后,接下来便是关键步骤。

   在相邻的两根木桩之间,迅速塞入厚度达 30 毫米的坚固木板。

   这些木板宛如坚不可摧的城墙,牢牢地支撑起战壕的两侧墙壁。

   有效地防止土层因松动而滑坡坍塌。

   就这样各个班组都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全力以赴地修补属于自己所在区域内的阵地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军中的军官虽然享受着相对优厚的待遇。

   但他们必须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这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项严格的考核标准。

   此外每个连队都配备有两名专门的思想纠察员。

   他们肩负着重要使命,时刻关注着各级军官以及全体士兵的思想动态。

   并及时给予必要的疏导和鼓励。

   正因为有着这样完善的机制保障,使得士兵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意志,无畏艰难险阻奋勇杀敌。

   军官们纷纷身先士卒地帮助士兵们共同修筑阵地。

   这种**协力、同甘共苦的场面令人动容,而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军官们会齐齐上阵。

   放眼望去战场上一片狼藉,四处散落着残缺不全的尸体。

   那些被炸成碎肉的伪军内脏更是触目惊心。

   还有无数的残肢断臂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一部分士兵正迅速行动着,他们争分夺秒地搬运着一具具尸体。

   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处理。

   此时此刻履带运兵车成为了最为实用的运输工具。

   无论眼前出现的是何种人体器官或血肉模糊的碎肉。

   士兵们都毫不犹豫地伸手抓起,然后径直扔进车厢里。

   日复一日地面对这样的景象,渐渐地士兵们开始意识到死亡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再怎么惨不忍睹的场景都已经见识过了,如今这些对于久经沙场的战士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一辆辆装满尸体的运兵车源源不断地驶离战场。

   而那些被炸飞到空中的泥土则被一点一点地收集起来,重新用于夯实和修补破损的防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