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第233章 饥民欢呼

  “一个小小的操守官,竟敢如此放肆。”

   王老爷脸色铁青。

   他们王家在延绥权势滔天,就连官员抚台都是客客气气,何曾如此被人逼迫过。

   传话的家丁战战兢兢道:“老爷,对方看着来者不善。不给粮食,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告诉他们,我们王家并不是好欺负的。想要粮食,绝无可能。”

   家丁还想再劝,但是看着王老爷咬牙切齿的模样,只能闭上嘴巴。

   数千饥民拥挤在堡寨外,眼神复杂的盯着堡墙。

   他们明白,高墙里有成堆的粮食,只要得到这些粮食,他们才能活。

   想到这里,这些饥民握紧了手里的农具。

   李毅静静的等待着。

   他提的要求很简单,只要王家答应捐献一千石粮食,那么他就会领着饥民离开。

   但是很可惜,王家却连一石粮食都不愿意给。

   既然王家不想体面,李毅只能让他们体面了。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王五,缓缓点了点头。

   王五立马爬到一辆架子车上,大喊道:“乡亲们,这帮大户平日里吃咱们的肉,喝咱们的血,饥荒之年,却见死不救。

   粮食都是咱们穷苦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凭什么咱们饿死,让他们享清福。

   不怕死的,跟我上。”

   王五大步向着寨墙走去。

   他一动,农会管事就动了起来,而甲长们也跟着动,其他饥民自然是紧紧跟随。

   之前受伤的饥民也被抬了起来。

   他们受了箭伤,只是简单包扎。

   眼下被饥民抬着簇拥到寨墙下面,立刻对着寨墙上的家丁痛骂。

   数千饥民将堡寨围了起来,密密麻麻的举着农具大声喝骂,气势逼人。

   又有刘宗敏等官兵手持兵刃,冷冷的注视着城头。

   刘宗敏更是大喝道:“城头上的家丁听着,饥民求粮,是官府允许。若再敢杀伤饥民,按杀人论处,死罪不赦。“

   堡寨上的家丁都被这一幕吓得脸色发白,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管家仗着王家的权势,大声的指挥着家丁放箭。

   可是家丁刚刚张弓射箭,就被早已准备的官兵弓箭手盯上,箭矢齐射,不断有家丁惨叫着倒地。

   这下子不仅家丁弓箭手,就连管家们也被吓破了胆子,再也不敢露头。

   看到城头上没有弓箭落下,饥民们的胆子更大。

   好些攀爬寨墙,向着城头涌去。

   李毅手握金弓,翻身上马跑到城门楼下,目光锐利的扫视着城头。

   只要有家丁敢出手攻击流民,他就一箭射杀。

   犀利的箭矢让家丁们无比惊慌。

   要知道对面可是个操守官,他们哪里敢伤害官员,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一些机智的家丁连忙返回府宅通报。

   等到王老爷得知饥民正在攀爬寨墙,而家丁害怕误伤官府的人,不敢反抗,立刻大怒。

   他气急败怪的跑到寨墙上,望着一团乱的城头,大怒着让家丁将饥民赶下城头。

   可是家丁们心中恐慌,害怕官府秋收算账,根本不敢伤害饥民,只是拼命阻挡。

   不一会,寨墙上已经拥挤上来许多饥民。

   他们在管事们的带领下占领寨墙,接应下来的饥民爬上来,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王老爷吓得面如土色。

   他这才意识到,这个赈灾官署根本不怕王家的权势,要是自己不服软,今天王家就要遭殃了。

   这时候他才后悔,连忙叫来一个管家,让他出去找赈灾官署的人说话。

   管家从侧墙吊下去,在拥挤的饥民中找了半天,这才到了李毅面前。

   他满头大汗,帽子歪斜,见到李毅连忙跪地道。

   “这位大人,我们家老爷愿意拿出钱粮,还请大人让这些饥民退回来。”

   李毅冷冷的看着他道:“王老爷愿意拿出多少粮食?”

   管家想了想道:“王家也没有太多余粮,只能拿出来一百石粮食。”

   李毅冷冷一笑。

   一百石粮食,还真亏王家说得出来。

   他冷声道:“饥民饥饿难耐,根本不听号令。如今被你等激怒,本官也约束不了。”

   听到这番话,管家瞪大眼睛,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明白一百石粮食太少了。

   可是自家老爷虽然家缠万贯,可是个吝啬性子,自己也没办法。

   他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饥民,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等事还需大人与我家老爷商议。还请大人跟小人走一趟。“

   旁边的布颜警惕的道:“大人,小心有诈。”

   李毅冷笑道:“王家若怎敢对我动手,那正好抄了王家的家财,赈济灾民。”

   听到这番话,管家满头大汗。

   虽说如此,布颜还是待带了两个好手,跟着李毅一同进了堡寨。

   王老爷观望着寨墙上的动静,心中又怒又怕。

   他真的没想到,官府竟然会使出这种招数,让他不敢杀人,根本没有办法。

   这时候,管家快步走进,连忙道:“老爷,这位就是赈灾副使,操守官李大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