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后,玉湖城的繁华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与神秘。李青整理好报告后,便和陈一约在市政府外的一家小茶馆内见面。茶馆不大,却充满了旧时风味,窗外街灯摇曳,映照出斑驳的青石路面,仿佛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古老传说。李青略显焦虑地端起茶杯,低声对陈一说道:“陈大师,你看了我的报告吗?那几处关键区域的气场异常,真的让人心神不定。玉河的水流变得急促、青山的轮廓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温柔,而湖泊上那种时而平静时而波动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明的秘密。”
陈一点了点头,目光沉静而坚定:“是的,我看过了。玉湖城这座城市的风水,历来就有‘城之灵’之说。山川、河流和湖泊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命脉。如今,这些自然元素正因过度开发和不合理规划而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正气流失,煞气上升。这不仅影响了经济,更深层次地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运势和心理状态。”
茶馆内,陈一和李青开始详细讨论起玉湖城的地理环境。李青从他的笔记本上翻出一张手绘的城市风水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各个风水节点:北侧那座巍峨的青山被认为是镇宅的屏障;东边宽阔的玉河,是城市的生命之脉;而西边散布着的几座湖泊,则被视为吸纳天地灵气的重要源泉。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高速扩张,许多高楼拔地而起,这些现代化建筑无情地切断了原有的自然风水脉络。李青沉声道:“正是这些失衡的因素,造成了整个城市气场的紊乱。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运势,似乎都在为这种失衡付出代价。”
陈一语气平静,但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急迫感:“我们必须尽快找出那条‘城之灵’的真实走向,只有恢复自然界的和谐,才能使玉湖城重获生机。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一些异常现象,但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还在于那种根植于自然之中的气息正在慢慢流失。”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赵明的一通电话打断了他们的讨论。赵明是市政府规划部门的高层,他在电话中急促地说道:“李青,陈大师,我们在市中心商业区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夜间有居民报告看到奇异的光影,还有低语声不断。情况非常紧急,能否立刻赶往现场调查?”
李青看了一眼陈一,陈一则点头:“我们马上出发。”两人急忙离开茶馆,奔向市中心。车窗外的玉河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光,高楼林立的商业区此刻显得有些冰冷,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李青的心情格外沉重,他意识到,整个城市的气场已经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异常。
到达商业区后,陈一和李青迅速开始实地勘察。他们走在街头,陈一不时用手中的风水仪器测量各处的气场,而李青则不停地记录数据和观察环境。陈一皱着眉头看着一处看似平常的广场:“这里原本应该是正气汇聚之地,可现在却弥漫着一股阴冷之气,似乎有大量煞气涌入。”
正当两人深入讨论时,附近的一位老人走上前来,颤抖着声音说:“你们看到了吗?昨夜我家窗外似乎出现了一些不明光影,还有低语声……感觉就像有人在哭泣。”
陈一点点头,心中已有定见:“这是‘城之灵’在向我们发出警告。城市风水失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正气不足,煞气上升。如果不及时调整,未来的灾祸必将接踵而至。”
李青忧心忡忡地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恢复城市的正气?”
陈一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们需要采取两步措施。首先,尽快修正市中心的规划,恢复自然的山水布局;其次,我们要动用风水阵法,在关键节点布下正道符咒,调和天地之气,重新激活‘城之灵’的正能量。”
此时,赵明赶来,面露担忧:“陈大师,市政府已经注意到这股异常气场,我们迫切希望能尽快采取措施恢复正常。您的建议,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方向。”
陈一沉思片刻,对赵明说道:“风水之道讲究的是天地自然的和谐,你们现在的开发虽然迅速,但忽略了与自然的对话。要想恢复正气,必须减少人工破坏,让自然的山川、河流与城市规划相融合,同时在关键区域布下正道符咒,驱散那侵入的煞气。”
赵明连连点头,表示会采纳陈一的建议。与此同时,李青看着城市中逐渐变得混乱的气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责任感:“玉湖城的未来,或许正寄托在我们这些风水师手中。只有让正气重归,才能真正迎来这座城市的重生。”
随着深夜的到来,商业区的异象越来越明显,街道上空中偶尔闪过诡异的光影,低语声时隐时现,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失衡的气场发出抗议。陈一和李青在现场紧急布置阵法,逐步对异常气场进行调整和控制。陈一用他那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指导着工作人员和市民:“大家保持镇静,我们正在努力恢复正气。天地有灵,正气自会驱散邪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