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秘事
时值大楚王朝,清平盛世之下,一座名为安远县的小县城偏安一隅。县城东郊,有一处义庄,平日里用于停放无人认领或客死异乡之人的棺木,终年弥漫着一股阴森之气。义庄由一位名叫陈九的老人看管,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却对这常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尽职尽责。
这日,天色渐暗,暮色如墨,将义庄笼罩在一片昏暗中。陈九如往常一般,手持一盏破旧的灯笼,在义庄内巡视。昏黄的灯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将他那瘦长的影子投射在地上,显得格外诡异。当他走到一排棺木前时,一阵阴风吹过,吹得灯笼的火苗剧烈晃动,险些熄灭。陈九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声响从身后传来,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陈九猛地转身,手中的灯笼高高举起,照亮了身后的一片黑暗。然而,眼前除了摆放整齐的棺木,什么也没有。他皱了皱眉头,心中疑惑不已,心想难道是自己听错了?他定了定神,正准备继续巡视,那阵哭声却再次响起,而且比之前更加清晰。这一次,陈九听得真切,那哭声仿佛就来自于他身旁的一口棺木之中。
陈九的心跳陡然加快,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在义庄看守多年,虽说平日里也见过不少诡异之事,但如此近距离地听到棺木内传出哭声,还是头一遭。他颤抖着双手,缓缓靠近那口棺木,想要一探究竟。当他走到棺木前时,哭声却戛然而止,四周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陈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恐惧,伸手轻轻触摸着棺木。棺木的表面冰冷刺骨,仿佛散发着一股来自地狱的寒意。
突然,棺木内传来一阵剧烈的晃动,紧接着,“砰”的一声,棺盖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掀开,一道黑影从棺木中窜了出来。陈九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灯笼“啪”的一声掉落在地,熄灭了。黑暗中,他只感觉到有一双冰冷的手紧紧地掐住了他的脖子,让他无法呼吸。他拼命挣扎着,试图摆脱那双手的束缚,却发现自己的力气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就在陈九快要窒息的时候,那双手突然松开了。他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他不知道刚才那道黑影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为何会突然从棺木中窜出袭击自己。他挣扎着站起身来,摸索着捡起地上的灯笼,重新点燃。借着微弱的灯光,他看到那口被打开的棺木内,竟然空无一物。
陈九不敢再在义庄多做停留,他跌跌撞撞地跑出了义庄,朝着县城的方向奔去。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刚才那恐怖的一幕,心中的恐惧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回到县城后,陈九径直来到了县衙,向县令大人讲述了自己在义庄的遭遇。县令王大人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深知义庄之事非同小可,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恐会引起百姓的恐慌。
于是,王大人当即决定派遣县衙的捕头赵虎,带领几名衙役前往义庄调查此事。赵虎为人正直勇敢,武艺高强,在县衙中素有威望。他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带领众人前往义庄。当他们来到义庄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义庄内一片死寂,只有那被风吹动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
赵虎手持长刀,小心翼翼地走进义庄。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他走到那口被打开的棺木前时,眉头微微皱起。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棺木的内部和周围的地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和血迹。这些脚印十分凌乱,不像是人类的脚印,而血迹则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腥味。
赵虎站起身来,心中隐隐感觉到,这件事情恐怕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转头看向身边的衙役,说道:“大家都小心点,这里面恐怕有古怪。”众人纷纷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吹得众人的衣衫猎猎作响。赵虎心中一紧,他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向他们逼近。
突然,义庄内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那笑声仿佛来自地狱深处,让人毛骨悚然。赵虎大喝一声:“是谁?给我出来!”然而,回应他的只有那阴森的笑声。笑声越来越大,仿佛要将整个义庄都震塌。赵虎和衙役们紧紧地靠在一起,手中的武器微微颤抖着。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很可能是一股超自然的力量。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的时候,一道身影突然从义庄外冲了进来。来人是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他手持拂尘,面容冷峻。老者走进义庄后,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手中的拂尘一挥,一道金光闪过,那阴森的笑声戛然而止。赵虎等人见状,心中大喜,连忙上前向老者行礼。
老者微微点头,说道:“诸位不必多礼,我乃青云观道士玄风。近日夜观天象,发现此地阴气弥漫,恐有邪祟作祟,故而前来查看。”赵虎听后,连忙将义庄内发生的事情向玄风道士详细讲述了一遍。玄风道士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说道:“此事恐怕与一只千年厉鬼有关。这只厉鬼怨念极深,若不尽快将其制服,恐怕会为祸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