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华夏大地的腹地,黄河奔腾呼啸,一路裹挟着泥沙,滋养着沿岸无数的生灵。河畔,有一个静谧的小村落,宛如一颗遗落的明珠,依偎在黄河的臂弯之中。小村依水而建,村民们大多以农耕、捕鱼或是在渡口摆渡为生,世世代代,过着质朴而又艰辛的生活。
村落的渡口,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繁忙的所在。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打破一夜的宁静,渡口便开始热闹起来。南来北往的旅人,或身负行囊,徒步踏上未知的旅途;或乘坐着各式各样的商船,满载着货物,驶向远方的集市。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船夫们粗犷的吆喝声、旅人相互交谈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生活乐章。
渡口旁,静静屹立着一棵老槐树。没有人确切知晓它究竟在此生长了多少年,只知道它的树干粗壮得超乎想象,需得三五个成年男子张开双臂,方能勉强合抱。那树皮粗糙而又干裂,仿佛岁月镌刻下的深深皱纹,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巨大的树冠向着天空肆意伸展,层层叠叠的枝叶犹如一把天然的巨型绿伞,在炎炎烈日下,为渡河的人们投下一片清凉的绿荫;而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又似一位坚毅的守护者,替众人遮风挡雨。老槐树的存在,已然成为了这个渡口、这座村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着村民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声地融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村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名叫月娥。她自幼父母双亡,在邻里乡亲们的关照与接济下,孤苦伶仃却又顽强地长大成人。或许是命运的磨砺,让月娥出落得格外眉清目秀,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清澈而又明亮;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是简单地束在脑后,随着她的行动轻轻摆动,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然而,比她外貌更为动人的,是她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月娥深知乡亲们的养育之恩,自懂事起,便力所能及地回报着大家。每日清晨,当渡口还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之中,她便早早起身,穿梭于一艘艘船只之间,帮着船夫们修补那被岁月与风浪侵蚀的船帆。她纤细的手指熟练地穿梭在针线之间,将破损的地方缝补得严严实实,如同她对生活的那份执着与坚守。搬运货物时,她虽身形娇小,力气却不小,一袋袋沉重的粮食、一箱箱精美的瓷器,在她手中稳稳当当地装卸着。哪怕累得气喘吁吁、香汗淋漓,她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具有魔力,能驱散人们心头的疲惫与阴霾。
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黄河水面泛起细碎的金光。一艘装饰华丽的大船缓缓靠岸,船头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船身的彩绘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不凡的气派。船上的船夫们动作娴熟地抛下绳索,将船稳稳地固定在渡口。随着一阵纷杂的脚步声,从船上下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名叫苏轩,是城中富商之子,此次外出归来,途径这个小小的渡口。
苏轩刚踏上陆地,便被眼前忙碌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所吸引。不经意间,他的目光扫向人群,瞬间,一位灵动的姑娘映入他的眼帘。那姑娘正是月娥,彼时她正抱着一捆修补好的船帆,额前几缕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白皙的脸颊上,却丝毫不减她的清丽动人。苏轩只觉心头猛地一颤,仿佛有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的世界,那姑娘的模样,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印在了他的心间。
月娥也察觉到了一道炽热的目光,下意识地抬起头,与苏轩的眼神交汇。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周围的喧嚣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两人目光交织时的火花。苏轩被月娥的纯真与质朴所打动,而月娥也被苏轩身上那种温文尔雅的气质所吸引。在这不经意的对视中,爱情的种子悄然种下。
自那之后,苏轩常常有意无意地找月娥搭话。他或是向月娥请教渡口的一些趣事,或是分享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言语间尽是温柔与关切。月娥虽生性腼腆,但面对苏轩的热情,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拘谨,与他畅所欲言起来。两人一起漫步在黄河岸边,看着夕阳的余晖将河水染成橙红色,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惬意;或是坐在老槐树下,听苏轩讲述那些书本上的奇闻轶事,月娥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随着交往的日益频繁,情愫在两人心间慢慢滋长,不知不觉中,他们已深深地爱上了彼此。
时光荏苒,苏轩深知自己对月娥的感情已无法割舍,便向她许下庄重的诺言,等他回到家中,禀明父母,便会带着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来迎娶她。月娥听闻此言,脸颊绯红,眼中满是幸福的泪花。她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每日都来到渡口,望着河水的尽头,盼望着苏公子的花轿早日到来。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苏轩回到家中,满心欢喜地向父母提及自己与月娥的恋情,想要征得他们的同意。谁知,父母一听月娥只是一个乡下孤女,没有家世背景,没有丰厚嫁妆,顿时大发雷霆。在他们眼中,婚姻不过是家族攀附权贵、提升地位的工具,苏轩作为家中独子,肩负着延续家族荣耀的重任,怎能娶一个平凡的乡下姑娘。他们严厉地斥责苏轩,告诫他立刻断了与月娥的联系,不许再提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