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三清精神病医院开业
元宵节的上午,暖阳温柔地洒向大地,为星城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九点整,三清精神病医院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备受瞩目的剪彩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晋宴风身着一件简约的卡其色羽绒服,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云清则裹着一袭黑色羊绒大衣,优雅大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并肩站在人群的正中央,手中紧握着剪刀,与医院的重要领导和嘉宾一同,成为这场仪式的焦点。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音乐声中,晋宴风与云清等缓缓挥动手中的剪刀,鲜艳的绸带应声而断,三清精神病医院正式开张运营。
此前,医院在官网上推出了优惠价格预约服务,吸引了众多患者。此刻,那些成功预约的病人,带着对康复的期盼,在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下,陆续进入医院。有的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好奇地打量着这所全新的医院;有的则与医护人员轻声交流,咨询着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现场秩序井然。
时间悄然来到十点,隔壁的妙手堂中医馆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剪彩仪式。随着最后一缕绸带飘落,妙手堂中医馆正式开启营业篇章。仪式刚一结束,早已预约好贾教授专家号的病人便如潮水般涌入。这些病人中,有满怀希望的年轻夫妻,也有历经辗转求医的患者,他们怀揣着对新生命的渴望,脚步匆匆却又满含期待。瞬间,中医馆内忙碌起来,贾教授和她的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诊疗工作中,为每一位患者耐心问诊、细心诊治,妙手堂中医馆就此奏响了为患者生育难题的温暖乐章 。
“贾医生,可算约上您的号了!”一个身着紫色羽绒服的女人,满脸激动,快步走进诊疗室,一屁股坐到诊台前的椅子上。陪同的家属则轻手轻脚地坐在门边提前备好的凳子上,默默打量着四周。
贾翠玲端坐在会诊台后,身旁的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是负责整理病历的助理刚刚传过来的患者资料。这套流程经过反复打磨,早已高效有序。贾翠玲身边左右各站着一位助理,一位专注地帮她记录诊疗过程,另一位则熟练地操作电脑,随时调取和更新信息。
贾翠玲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轻声说道:“好孩子,把手伸出来。” 那女人赶忙伸出手,稳稳地搭在脉案上。贾翠玲先是专注地把脉,随后又仔细查看了女人的舌苔,有条不紊地完成望闻问切的步骤。紧接着,她拿起病历,开口问道:“是打算要二胎了吧?”
女人连忙点头,语气中满是欣喜与信任:“对对对,大宝就是在您这儿怀上的。”
贾翠玲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没什么大问题。给她拿15天的1号中药丸,再加上两包汤包。” 负责写药方的助理迅速将医嘱记录下来,然后递给女人,示意她去结账取药。与此同时,下一位病号已经在助理的引导下走进了诊疗室。
助理将药方交到女人手中,耐心叮嘱道:“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服药,1号中药丸每天早饭后吃,汤包分两次用乌鸡汤炖煮,只喝汤,不用吃肉。”
紫衣女子微微皱眉,疑惑地问:“以前不是中药吗?这次怎么是药丸了?”
助理微笑着解释:“没错,这还是中药,只是把它搓成药丸了。这样您就不用再忍受中药的苦味,也不用一天吃三次,是不是方便多了?”实际上,这看似普通的药丸,是由炼丹师精心炼制而成,沿用的还是原来的药方。但炼丹师炼制时,将药性高度浓缩在一颗药丸里。原本若是加入灵力,患者只需服用一颗就能达到效果,可加入灵力的炼制过程耗时太久。贾翠玲每天要看一百多位病人,实在等不起如此漫长的制药时间,权衡之下,便决定做成普通药丸。
“服药十天后,每天要监测卵泡,把数据发到贾教授专门的卵泡检测微信号上,按照发给你的时间同房,同房后要把腿抬高半个小时。出去后会有专人带您,您放心去吧。” 助理补充道。女人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希望离开了诊疗室 。
女人和妈妈并肩来到一楼,一楼的药方区布置得井然有序。两个高大的中药柜与两张超长的方形桌子相互连接,在一楼的一角巧妙地隔出一个规整的四方形空间。三位年轻的医师身着崭新的白大褂,正全神贯注地按照药方抓取药材。两张大桌子上摊满了药纸,他们手法娴熟,将各类药材有条不紊地放置在对应的药纸上。
收银台那边,前来缴费的患者排起了长队。女人对这套流程早已驾轻就熟,便也加入了排队的行列。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她。她掏出钱包,支付了3420元。付完钱后,她又移步到旁边排队取药,趁着等待的间隙,不住地打量着一楼的药方区域。她发现,这里和以前贾教授坐诊的中药馆大不相同。以前的中药馆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成品药品,而这家中药馆,柜台后面皆是柜子,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中药材,成品药却寥寥无几,其间还摆放着一些燕窝、人参等名贵补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