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结束战争
司马谦低低地咳嗽着,看向木桌上的舆图。
张朝、师渤和夏侯峻或站或坐,擦拭着自己的兵器。
——鲜卑人自吕骅大败后便彻底失去了心气。几人带领着汉军势如破竹,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这战争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颇有些草率,直叫人摸不准这些胡人的心思。
自从七年前那场战争后,不管胡人和汉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休养生息。
而汉人毕竟势力强横,在休养的同时还能抽空去杀杀胡人解闷。
过去的胡人自然只能吃闷亏,埋头避开大汉刀锋的同时竭力发展自己的人口……
谁能想到他们会突然不要命一样用全部男丁集成军队南下侵略呢?
大汉虽颇有些措手不及被咬下一块肉,可回过神来后,便又狠狠打了回去,只叫鲜卑人险些亡国灭种……
这群胡人到底图什么呢?
司马谦沉沉地思索起来,将身为汉人的愤怒暂且摒弃,使用全然的理智去看待这件事。
胡人虽在敦煌、酒泉大肆屠杀,但他们其实并未得到什么切实的利益……所截来的粮草甚至没有他们打仗所耗费军粮的十分之一。
至于奴隶和人口……若是他们真的需要人口,就干脆不会搞什么屠杀……
司马谦一直感到很困惑。
以他看来,胡人这场南下根本就是自寻死路,是在以鸡蛋碰石头。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张朝忽然开口,对一旁的师渤说:“……上次的问题,你还没有给我回复。”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因为军帐过于安静,这声音便被凸显得格外洪亮,打碎了一室静谧。
司马谦短暂停止思考,看向这个十分好用的、沉默又听话的将军。
师渤也停下手中擦刀的动作,疑惑地“嗯?”了一声。
张朝:“我那时问过你……算了,总之,你有没有兴趣接手一支步卒?”
师渤瞅了眼听到张朝说话后便开始若有所思的司马谦,低声道:
“你在发什么癫?这是我能决定的吗?”
边将手下兵卒名额多少直接受朝廷管理……而好巧不巧,负责这块儿的刚好就是他们几个目前的顶头上司司马谦。
司马谦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你想要辞官吗?”
这人依旧在病中,那张温润的脸稍微有些憔悴,唇色也是苍白的,时不时就要掩唇咳嗽两声。
张朝点头,将手中的长刀随手放在一边,正色道:“是的。”
司马谦又问:“为何?是哪里受了委屈吗?”
张朝摇头,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事,眼中带了些许温柔。
“……只是突然想明白,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想去弥补过去犯下的错。”
司马谦见他神色坚决,便也不再说些什么,也懒得关心这家伙到底想通了什么事。
他的目光又回到眼前舆图,随口道:
“嗯,我知道了。等班师回朝后,你就向师伯言(师湘)递交文书,等他和陛下都批准后,我会替你安排威虎营去向。”
张朝沉稳点头:“多谢您。”
司马谦:“分内之事罢了。”
他又掩唇咳嗽了两声,闭上了眼睛。
再睁眼时,那目光便带上了凛冽杀气,吩咐道:
“……我们携带的粮草快要用尽,明日尽量把这群瓮中之鳖赶尽杀绝。”
“张子辰,你在前方压上;师文然,你领着骑兵从侧翼突击;夏侯高远最后行动,收割鲜卑部残兵。”
“陛下说了,他希望能在半个月后看到丘敦逶的脑袋。”
三个武将齐齐应是,目光交错间,杀气四溢。
——听说吕骅已被白马骑兵所杀?
那他们这边也得加紧了,不能让那些幽州蛮子得意太久!
*
绍汉七年,二月。
太尉司马谦领边将张朝、师渤、夏侯峻大破鲜卑,追亡逐北,祭祀于祁连山东侧百里,以告慰敦煌郡及酒泉郡汉人在天之灵。
天子闻之大喜,令信使快马将此消息传遍天下。
白马骑兵以五千破敌五万,斩叛将吕骅的功绩也随便被世人所知。
整个大汉都松了口气,民间“大汉五虎将”之类说书演绎流行一时,将司马谦、张朝、师渤、荀昭、亓官拓(排名不分先后)称为一时名将、天下武者典范。
对此,司马谦早已放弃辩解自己只是个文士,不是什么武者、武将。
而张朝、师渤、荀昭战功累累,早已对这些虚名视若无睹。
至于亓官拓……
“分明都是仲珺的功劳!”他瞪着眼睛拍桌子,“要不是……哎!反正我亓官拓可不是冒认功勋的小人!”
“仲珺!都是他们在胡说八道!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嗷!”
诸葛琮懒得理他,漫不经心地拨动着手中玉一样的算筹,望着窗外悠悠苍天,思考着以后的事。
——啧,他刚刚试图通过算筹演算幕后人身份,结果什么都算不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