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的冰溜子叫日头晒软了腰,滴答着水珠子在青石板上凿出小坑。陈阳蹲在院角修犁铧,生锈的铁器在油石上蹭出火星子,惊得觅食的麻雀扑棱棱窜上老榆树。林晓挎着柳条篮从地窖钻出来,最后一坛酸菜见了底,腌菜的盐水在坛壁凝出霜花似的盐晶。
"老陈!河套冰裂了!"赵大勇踩着化雪的泥浆冲进院,靰鞡鞋踢飞的冰碴子在空中划出银弧。他家那头倔驴正啃着隔壁的篱笆桩,嫩柳条抽出的新芽成了开春头道点心。
灶房里腾起烙饼的香气。朵朵踮脚往鏊子上刷豆油,面饼贴着热铁滋啦作响,鼓起的焦斑像撒了把金箔。王硕拎着铁皮桶挤进来:"刚凿的冰眼鱼,熬汤最鲜!"桶里的柳根儿还裹着冰碴,鱼鳃一张一合吞吐着寒气。
周振国扛着谷种袋跨过门槛,毡疙瘩底子打滑,差点把春麦撒成满天星。翠芬举着笤帚追打:"败家玩意儿!这是要撒种还是喂雀儿?"小孙子趁机抓了把麦粒塞兜,鼓鼓囊囊活像揣了两只肥田鼠。
日头晒暖场院时,陈阳往爬犁上捆粪肥。冻了一冬的粪疙瘩冒着白汽,小黄狗凑近嗅了嗅,嫌弃地直甩头。赵大勇家小子开着改装拖拉机突突而过,车头焊着的铁犁闪着寒光,翻开的黑土里蜷着冬眠醒来的蚯蚓。
"尝尝这个!"林晓端出拌好的苦苣菜,三亚带回的鱼露往嫩叶上一淋,鲜得王硕直咂舌。周振国就着高粱酒啃大葱,辣得眼泪汪汪还要嘴硬:"南蛮子的腥气,不如咱豆瓣酱实在!"
后晌的日头软得像棉花。朵朵带着娃娃军在场院抽陀螺,桦木刻的冰尜在化冻的泥水里打转,甩出的泥点子糊了翠芬新晾的床单。赵大勇媳妇举着棒槌撵了半条街,骂声惊飞了梁下筑巢的家燕。
地窖飘出醉人的酒香。陈阳启开去冬酿的山葡萄酒,紫红的浆液在粗瓷碗里荡着涟漪。林晓往火盆埋了土豆,焦香混着松脂味勾得小黄狗直作揖。窗台的槟榔苗蹿到尺把高,新生的叶片裹着层蜡质,在夕阳下泛着翡翠光。
暮色染红泥洼里的残雪时,八仙桌摆出了开春宴。柳根鱼炖豆腐泛着奶白,苦苣菜拌着炸辣椒油。王硕非要把三亚带回的椰肉干烩进杀猪菜,甜咸混搭呛得周振国直灌凉水。赵大勇嚼着油滋啦感慨:"冰碴子化了的鱼,到底比南海的鲜!"
夜风裹着湿气漫过田野。陈阳拎着马灯巡猪圈,老母猪正用鼻头拱化冻的泥地。林晓把晒干的艾草捆成把,三亚带回的贝壳风铃在穿堂风里叮咚,应和着远处河套的冰裂声。
五更天的鸡鸣撕开晨雾。陈阳踩着露水往田里撒草木灰,腐殖土的气息混着粪肥的暖意,在犁沟间蒸腾成薄烟。赵大勇家的谷种下了地,新扎的稻草人顶着破毡帽,惊雀铃在风里晃出零星的脆响。
日头爬过东山梁时,化冻的河套漂起冰排。朵朵带着孩子们折柳笛,青涩的调子惊醒了芦苇丛的野鸭。王硕举着手机追拍破冰的渔舟,镜头一转拍到周振国摔进泥沟——老头儿非要学年轻人冰钓,让融化的冰面坑了个底朝天。
陈阳蹲在田埂卷烟叶,看黑土地吮吸着雪水。三亚带回的贝壳在衣兜里硌手,摸出来对着日头照,虹彩纹路里恍惚映出碧浪白帆。林晓挎着筐剜野菜,婆婆丁的嫩芽顶着残雪,指甲盖大的黄花像撒落的星子。
炊烟次第升起时,新蒸的榆钱饭香漫过村庄。翠芬往灶膛添了把艾草,驱蚊的青烟熏得赵大勇直揉眼。朵朵的柳笛吹跑了调,惹得满村狗儿跟着嚎。槟榔苗在窗台舒展新叶,南国的绿意悄然漫过关东的黑土,将三十年的光阴酿成了春泥。
喜欢重生之我在沈阳请大家收藏:(www.71xu.com)重生之我在沈阳71xu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