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成婚三年,世子掐腰哄我改嫁

第42章 “放心,他不会醒。”

  第一个打开来,一看到里头堆放的盒子、妆奁,她便怔住了。

   太熟悉了。

   这些摆放首饰的盒子,和旧日国公府里自己用的,一模一样。

   闻蝉一指那个最大的黑漆镶螺钿妆奁,“捧过来我瞧。”

   玲珑便捧到她面前。

   “转到后面。”

   闻蝉记得自己十二岁换妆台的时候,这个妆奁被不小心磕掉了一块漆。

   但仔细一看眼前这个,完好又崭新,看来不是同一个。

   她抽开第一个小抽屉。

   “咦?”

   一旁的小巧先发声:“这对白玉镯,倒是跟夫人娘亲的遗物很像。”

   玲珑也说:“成色款式都一模一样,就是这圈口大些,夫人如今能戴。”

   闻蝉离家时,母亲已病重,压根没什么白玉镯能给她。

   丫鬟们说的,是七岁时谢云章送她的那对。

   戴不上了,又有个缺口,她却小心收在妆台里,还嘱人定时养护。

   未免旁人疑心,才说是母亲留下的遗物。

   闻蝉直觉不是凑巧,又抽开第二层。

   果然也是旧物。

   入国公府第二年,她八岁,三公子为她打了对金臂钏,如今眼前这对,也改成了她现下的尺寸。

   闻蝉照序一样样看下去,这只箱奁看完,全是旧物,仿到她十四岁离开那年为止。

   她看完,像是将旧日相处的那七年,也都回忆了一遍。

   平静的心再起波澜,她忽然重重叹一口气。

   玲珑问:“夫人可是乏了?”

   闻蝉是五味杂陈,明知他“不怀好意”,可都看到一半了,她实在想看完。

   “把另一个箱子也打开。”

   这回里头只有一个大大的妆奁,少说有十几个抽屉。

   第一个抽开来,空的。

   往后一路看下去,都是些从没见过的首饰。

   直到最后一层,她认出来,是上回珍宝阁里,谢云章买下的那一排。

   没猜错的话,这是自己离开的五年里,他想送,却没能送出的东西。

   至于第一个空抽屉……

   闻蝉挥了挥手,“你们把东西收进库房。”

   “是。”

   待屋门紧闭,她才扶着腰身下了美人榻,行至妆台前。

   最角落的小抽屉里,静静躺着一支镶白玉的花蝶金簪。

   记得与他第一次私会,便是在这寝屋里,他把这簪子插入她发间。

   那一格抽屉不会无故空出来,唯一的可能便是,本该装在那里的东西,他已送出来了。

   照次序,这是十五岁会收到的。

   十五岁,及笄的年纪。

   谢云章很重视,似乎还说过,要为她亲手挽发,行笄礼。

   就连及笄时要戴的发簪,都着人画了三稿叫她选。

   只可惜因着为妾一事,闻蝉毫无兴致,只随手指了一稿。

   似乎,就是这个花蝶簪。

   那时刚被人找到太慌张了,一点都没反应过来。

   闻蝉深深舒一口气。

   那团酸涩难言的气却实在出不来,久久困于胸膛。

   第一感便是把这些东西还回去,可他好厉害,特意给了檀颂,再让檀颂转交。

   硬要退回去,没法跟檀颂解释。

   一时捏着拳头,又是触动,又是恼怒。

   谢云章送这些东西,绝非是此后一刀两断的意思,无非是晓她以情,指望她能念旧情回转心意。

   闻蝉真有些疑心了。

   他这次走,是真的再也不会来了吗?

   当日他说三年后再来寻她,她虽没答应,可谁知他是如何打算的?

   “夫人,主君回来了。”

   小巧在门外提醒,闻蝉将金簪收回去,敛好心绪,恢复成往日的模样。

   除夕是要守岁的。

   夫妻二人无子,便叫家中丫鬟小厮也坐一桌,一同热闹,又发了赏钱。

   檀颂今日也多饮了几杯,回了屋里,黏黏糊糊缠着闻蝉不放。

   闻蝉还说要煮碗醒酒汤,结果将丫鬟婆子都遣去睡了,只得亲自下厨。

   等她回来,檀颂早睡得不省人事。

   “真是的。”

   她小心俯身帮人脱靴,却忽闻身后“支呀”一声。

   屋门被推开了。

   连玲珑和小巧都没留下值守,闻蝉顿时起疑。

   转头——

   一时惊吓过度,腰伤又未好全,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你……”

   就像第一回那样,谢云章缓步踏入屋内。

   不同的是这一次,檀颂就在榻上躺着。

   她往榻上望一眼,转回头便见男人更近几分,生怕檀颂会醒,又望回去。

   头像拨浪鼓似的转着,脸都吓白了,却一点声都不敢出。

   唯恐檀颂醒来,撞见这一幕。

   谢云章却在将要踏入内室前,脚步一顿。

   转而行至窗下,掐灭那香炉里的火星。

   “放心,他不会醒。”

   那是迷香,闻蝉一瞬便反应过来。

   趁着今日除夕热闹,仆役疏忽,他竟能在自己寝屋里,神不知鬼不觉点一支迷香。

   “你要做什么。”

   闻蝉心头涌上一个最坏的念头:假怀孕的事被他发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