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成婚三年,世子掐腰哄我改嫁

第114章 家中不点头,公子不回家

  闻蝉一想到今日那出是自己主闹,立刻有些紧张。

   “要回去看看吗?”

   谢云章沉吟片刻却说:“不急,叫陆英盯着吧。”

   老太太身子骨一直很硬朗,谢云章约莫能揣测出来,这大抵是引自己回家的计策。

   闻蝉却唤住陆英,急急嘱咐她:“把慕苓慕姑娘请来!”

   陆英没多问,果然她离开半个时辰后,慕苓便来了。

   常州一别已有半年,慕苓和谢云章在国公府见过,和闻蝉倒是没碰上。

   两人简单寒暄,闻蝉便说起谢云章的伤势,给他披件衣裳,便引着慕苓进去诊脉。

   谢云章“瓜田李下”的自觉极重,只对人微微颔首示意,说声“有劳”。

   慕苓自从上回闻蝉把话说开,对谢云章的念头也就慢慢淡了。

   今日只当他是个寻常病患,心无旁骛替人把脉。

   又问了受伤之后,他休养、复发的情形,最终秀眉紧锁。

   “你便是太不顾惜自己了,那样重的伤,又伴着眼盲,本该卧床休养,仔细调理三月为宜。”

   “可你却早早停药,奔波赶路,复发时又动不动几日不合眼,如今怕是脑头顶淤血愈重,轻易调养不好了。”

   闻蝉忙问:“那要怎么办?”

   慕苓轻轻摇头,如实告诉她:“我师傅说了,这人若伤了脑袋最是难治,又瞧不见脑袋里头的伤情,只能定期服药,少操劳忧心,细养着,再看还会不会昏厥。”

   谢云章其实看过旁的大夫,说法跟慕苓大差不差。

   故而转而安慰闻蝉:“不会有事的。”

   闻蝉却还放心不下,送慕苓出门,又拉着人问:

   “这头顶淤血若调理不好,会怎样?”

   慕苓如实道:“他先前眼盲过,或许会再盲一次;又时不时昏厥,或许会突然昏过去,长年累月醒不来;又或许醒来了,如中风般动弹不得。”

   每一样,都是难以接受的。

   慕苓见她面上一下失了血色,又宽慰:“那些都是最差的,好一些大不了就是偏头痛,精力不济,养一养就能养回来。”

   “今早国公府动家法,我也听说了,幸亏你护着他,若今日再被打得血肉模糊,只怕他更养不好了。”

   闻蝉点头,心里那块巨石却还压着。

   将诊金双手奉上,又将人亲自送上马车,她便叫石青抓药,亲自去煎。

   宅子里虽有丫鬟在,她还是想亲自动手。

   又嘱咐身旁石青:“他自小便不爱喝药,往后得盯紧他,他若不听,立刻来告诉我。”

   石青早就等着她这句话,闻言立刻抱拳应了声:“是!”

   石青是找到靠山了,谢云章却发觉跟了自己五年的心腹,忽然变成闻蝉的心腹了。

   他不过说把药放凉了再喝,石青就板着脸“威胁”他。

   “娘子说了,这药得趁热喝!”

   张口闭口全是娘子,全然忘了谁是他真正的主子。

   谢云章还记得白日好事被他打断,甩了脸子不喝药,又撵他出去。

   石青委屈,转头就找娘子告状。

   闻蝉刚嘱咐好晚膳,听他一说,进门就苦口婆心地劝,又端起汤匙要一勺一勺地喂。

   谢云章这才满意了,只是药太苦,真不如捏住鼻子一口灌下去。

   夜里他简单擦了擦身上,却认真用浓茶、清水轮番漱口,唯恐口中留下药涩味。

   好不容易抱到那香软的身子,闻蝉却又抵住他。

   “这样吧,”打商量的话,却是不容分说的语气,“在你伤愈之前,我们分两床被褥睡。”

   说罢也不给他反驳的机会,麻溜爬到床尾,把另一床被褥抖开,裹住自己。

   “来日方长嘛,对不对?”

   她歪着脑袋,只颈项还有几寸肌肤露着,现出午后自己种下的红痕。

   谢云章知道她说的对,她也不是有意推拒。

   可这世上最难捱的滋味,无非就是看得见吃不着了。

   “不好。”他开口,语调任性得很。

   闻蝉便将他推回去,侧躺好,往他脸颊上重重亲两口。

   “好的好的!”

   熄了灯,被人隔着两床棉被裹进怀里,便也不再说什么。

   第二日,国公府也没能等到谢云章回来。

   老太太只管窝在苍山阁,却听说忠勤伯府来人了。

   李氏同国公夫人好一阵攀谈交涉,却是怎么都议不拢。

   李氏最终只能直白地说:“我瞧这婚事,本也是谢三公子为她专程求来的,也并非看重我们伯府姑娘,而是单单瞧上蝉儿的人了。若夫人非要换作缨儿,可问过令公子的意思?”

   国公夫人昨日瞧了那出,又和老太太商议过。

   向来不睦的婆媳俩,难得在此事上一条心。

   “自古这婚姻大事,向来父母做主,我们家自然会劝三郎,您伯府也该出出力,劝劝自家姑娘不是?”

   “且我听说了,她前头那个男人来寻她的,既如此,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叫她二人重归旧好,岂不也算美事一桩?”

   话里话外,还是说闻蝉配不上,国公府不愿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