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卖灯石
苏盛安吓了一跳,不动声色看向地下,果然有几块青砖有重填回去的痕迹,“二叔,昨天宁四来你们家偷东西连地砖都撬了?”
柳从铭吸溜着一大口面,“可不是吗,我们村十几户都被他偷了。”
“那没少什么东西吧。”虽然他很想表现平静,但语气却透露出了他的紧张。
“就是两条腊肉跟半篮水果,其他没啥。”
“还有我二两银子哩。”李氏赶紧开口。
“还好宁四没去撬盛安哥你家,不然我们家的腊肠也没了。”半夏想起那些腊肠就庆幸。
“嗯,在的,还在晾着,再过两天应该就干了。”苏盛安看着一屋子人都没发生大事的样子,心也安了几分。
难道这辈子那块布没有藏在地下?看了一眼吃得摇头晃脑的宁丫,也不知道她是有上辈子的记忆还是没有。
“老二啊,你看看哪天雪停了就去县里卖灯石吧,老大说县里的有钱人来收你们那种亮的灯石,都给到五两一个了。”柳老汉放下碗。
“爹,里面还有哩。”
“撑了撑了,吃不下了。”柳老汉摸了摸已经滚圆的肚子不敢再吃。
“已经卖到五两了?”半夏惊。
“我同窗前两天卖了7两。”苏盛安开口。
众人都是惊,一年的口粮就买这灯石了?况且他们六文的也没差到哪里去啊?
“盛安哥你卖了没有?”柳月宁好奇。
苏盛安摇头。
“小安你糊涂啊,七两都够你们家一年的口粮了,怎地不卖,你娘现在的腿每天还得吃药,阿荷还小,全家就指着你爹做些家具养活一家子,七两不是小钱了。”王老太训斥。
苏盛安怔愣,他是觉得这毕竟是柳家给自己的,自己再拿去转卖实在不好,倒是没王老太想那么深。
“行,到时候还有人来收我就卖了。”苏盛安开口。
“我待会再给你两颗。”薛兰开口。
“怎地不多拿几颗,多卖点?”李氏疑惑。
“大嫂,这样不行的,卖得多了,大家就会觉得是小安倒卖灯石,他是要考秀才的,会对他名声不好。”薛兰解释。
“是哩,名声不好可不行。”柳老汉赶紧开口。
“哎哟,我这不是不知道吗,那可千万不能卖多了。”李氏也赶紧说道,对于她们乡下人来说,秀才这可是很厉害的人,可不能被自己的想法给害了。
苏盛安笑,“其实现在二叔去县城卖个五两一颗也是有很多人抢着买的。”
“可不是嘛,县城什么都贵。”柳梅想起上次去县城,半夏那块扇面不就三两了吗。
“最主要的是那些有钱人还有攀比心,你有的我必须有,大家都有的我就必须比大家的好,然后大家都好了,就要争最好,根本不在乎钱。”柳从铭开口,他在县里做工这几年算是看清了他们有钱人的本质了。
“那我们就把灯石卖贵些?”半夏开口试探。
“行。”大家一致同意。
“一两确实太低了,反正如果是穷人,六文的灯石也是够用了的,现在这种更亮的其实都是卖给有钱人的,对他们来说去个酒楼吃顿饭都两三两了,灯石这种能用一辈子的东西,花个几两也是值得的。”柳从铭分析。
“嗯,赚有钱人的钱不用手软,我们不对穷苦百姓出手就行了。”薛兰开口。他们现在是不在京城,在京城几十两也是卖得的。
几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定价定在了三两。
柳月宁:就这?
最后多出来的三碗面还是被柳从林柳从铭苏盛安跟大顺四个人给分了,李氏跟柳梅还留下来包揽了洗碗的活。
大顺二顺本来都摩拳擦掌的第二天要跟着柳从铭去卖灯石了的,结果雪却一直没停,然后他们就又要去书院了,路上的雪已经很深了,柳从铭跟柳从林带着两万的灯石送他们三个去书院,顺便买些米面肉,这下就真的要开始猫冬了。
因为大雪一直没有去县里,所以薛兰就把她那台缝纫机先给了柳梅,几天过去,柳梅倒是做了几身成衣,但是也拿不出去卖,所以她想试试水也没办法,真的是愁人。
觉得更愁的是柳从铭,这铺子好不容易装修好了吧,这雪却下得连门都出不了。
但是愁也没办法,人还能和天气斗吗,反正柳月宁跟她娘她姐是舒舒服服的躺平的,这期间柳半夏来了癸水,柳月宁还拿出了内裤跟卫生巾给她们讲解了,薛兰看得啧啧称奇,恨不得马上也来癸水试一下。
转眼就到了一月初,雪停了,但是路上都结了冰,柳从铭小心翼翼的赶着马车去了县城。
几个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卖灯石来的,所以直接就到了布庄扯了些黑布,临时搭起了一个暗房。
柳月宁趁她爹娘跟半夏姐在打扫的时候出门看了一下,也不知到是不是大家都被前段时间的连续下雪逼疯了,今天街上的人居然比前几次来都要多,但是她家门口这雪还真得铲一铲才行,不然等会人在他们店铺前摔了讹钱就不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