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烫金的诗会请柬,齐瑶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精致的花纹。
温泉宫的氤氲水汽还未散尽,她却已从方才的喜悦中抽离,思绪飘向了即将到来的诗会。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小桃的絮絮叨叨,皆化作一缕缕若有似无的担忧,缠绕在她心头。
她走到雕花木柜前,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华服首饰。
平日里,她对这些身外之物并不在意,可今日,她却格外认真地挑选起来。
淡粉色的衣裙过于娇嫩,不符合她今日想要展现的沉稳气质;那套镶嵌着红宝石的步摇又太过张扬,容易招惹不必要的注意。
最终,她选定了一袭月白色绣银丝流云纹的宫装,搭配一支白玉兰花簪,简洁大方又不失高贵典雅。
“娘娘,您这身打扮真好看!奴婢听说,杜妃娘娘特意请了宫外有名的绣娘,做了一件孔雀羽衣,说是要在诗会上艳压群芳呢!”小桃一边为齐瑶整理衣摆,一边兴奋地说着宫里的传闻,仿佛诗会比过年还要热闹。
齐瑶对着铜镜微微一笑,并未接话。
小桃的叽喳,她只听了个大概,心思早已飘向了别处。
杜妃的孔雀羽衣,她并不在意,让她在意的是,杜妃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慌乱。
诗会现场,早已是人声鼎沸。
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龙涎香,丝竹管弦的悠扬乐声,交织成一片热闹景象。
杜妃一袭华美的孔雀羽衣,果然如小桃所说,惊艳全场。
她款款走到台前,念出一首辞藻华丽的诗,赢得满堂喝彩。
“杜妃娘娘真是才情横溢,这首诗简直是天籁之音啊!”
“是啊,如此佳作,恐怕只有当年的李清照才能与之媲美了!”
周围的妃嫔们纷纷附和,阿谀奉承之词不绝于耳。
齐瑶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杜妃脸上得意的笑容,心中却越发感到不安。
她不动声色地运用读心术,捕捉着周围人的心思。
王大人,诗会的评委之一,心中正盘算着杜妃送来的那对玉镯;而杜妃,表面上自信满满,内心却隐隐透着一丝慌乱,像是在掩饰什么。
“下一个,皇贵妃娘娘。”太监尖细的声音打破了齐瑶的沉思。
齐瑶起身,莲步轻移,走到台前。
她微微颔首,环视四周,目光如秋水般清澈,不带一丝怯意。
她开口,声音清冽如山间泉水,缓缓吟道: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剪寒梅傲霜枝。
纵使风雨摧残尽,清香依旧满庭时。”
众人先是一愣,似乎被这诗中蕴含的清冷傲骨所震慑。
片刻的静默之后,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
这掌声,比之方才杜妃的华丽辞藻,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佩。
萧皇帝端坐于高台之上,原本平静无波的眼眸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齐瑶能感受到,那目光中夹杂着一丝探究,一丝欣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看到杜妃瞬间变得铁青的脸色,齐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畅快。
她知道,这并非简单的诗词比拼,而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而此刻,她已初战告捷。
“皇贵妃娘娘的诗,意境确实深远,有大家风范。”王大人清了清嗓子,故作高深地评价道,“只是,用词略显朴素,不够华丽,恐怕难以称之为上乘佳作。”他故意抬高声调,仿佛要用言语压下齐瑶的气势。
此话一出,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一些妃嫔开始窃窃私语,脸上带着看好戏的表情。
她们巴不得看到齐瑶出丑,以此来衬托自己的平庸。
林小姐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丝帕,担忧地望着台上的齐瑶,心中为她捏了一把汗。
“王大人此言差矣!”齐瑶语气平静,眼神却如利刃般直视着王大人,“诗词之道,贵在言简意赅,直抒胸臆。难道只有辞藻堆砌,才能称得上是佳作?难道,要像那无根的浮萍,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毫无内涵,才算是高妙?”
她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如同重锤般敲在众人心头。
她并未因为王大人的身份而有所退缩,反而步步紧逼,质问着所谓的评判标准。
众人的目光,在齐瑶和王大人之间来回游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起来,现场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大胆!皇贵妃,你竟敢质疑本官的评判?!”王大人老脸一红,恼羞成怒地站起身来,指着齐瑶的鼻子怒斥。
齐瑶并未退缩,她冷笑一声,缓缓道:“本宫只是就事论事,王大人若觉有异,大可明说,何须如此恼怒?难道,王大人是……心虚?”她故意停顿了一下,尾音微微上扬。
王大人被齐瑶堵得哑口无言,脸上的怒色更是涨成了猪肝色。
他张了张嘴,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齐瑶看着王大人惊慌失措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她只觉得,背后凉意顿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