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瑶倚在窗边,纤纤玉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盛开的牡丹,鲜红的花瓣在她指尖轻轻颤动。
殿内燃着上好的安息香,袅袅香气萦绕,却驱不散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自从慧贵妃一党倒台,后宫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她知道,张大人不会善罢甘休,新的阴谋正在酝酿,如同毒蛇吐信,伺机而动。
这种未知的危险,让她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几日来,齐瑶表面上依旧云淡风轻地处理宫务,与其他妃嫔谈笑风生,暗地里却加紧了对各方消息的收集。
她安插在各宫的眼线,源源不断地将信息传递给她,但大多无关紧要,让她越发焦躁不安。
后宫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一日,皇帝脸色阴沉地来到齐瑶的寝宫。
他将一封奏折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怒斥道:“你父亲竟敢贪污军饷!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欺瞒朕!”
奏折上的字迹如同烙铁一般,灼烧着齐瑶的视线。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镇定,接过奏折细细查看。
上面罗列了她父亲贪污军饷的“证据”,桩桩件件,看似确凿无疑。
齐瑶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她知道,这是张大人出手了,而且来势汹汹。
奏折上的内容,与她之前截获的一些消息隐隐吻合,让她不得不相信,这是张大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他利用慧贵妃残余的势力在民间散播谣言,再由朝中官员上奏,内外呼应,使得此事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皇帝的怒火,齐家面临的危机,如同大山一般压在齐瑶身上,让她几乎窒息。
但她知道,此刻不能慌乱,她必须冷静下来,找到应对之策。
齐瑶缓缓抬起头,对上皇帝盛怒的目光,平静地说道:“皇上,臣妾相信父亲是清白的。此事定有蹊跷,请皇上给臣妾一些时间,臣妾定会查明真相。”
皇帝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留下齐瑶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寝宫中。
她紧紧握住手中的奏折,指关节泛白,“张大人,你以为这样就能打倒我吗?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她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苍白的脸庞,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
“来人,”齐瑶对着门外低声吩咐,“去请李大人……”
齐瑶冷静应对,她迅速召回了安插在各宫的眼线,密令他们收集有关父亲贪污案的更多信息。
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在皇帝的怒火完全爆发之前找到证据。
齐瑶在寝宫中来回踱步,脑中迅速分析着每一个细节,终于,她的目光落在了不久前从一个宫女口中得知的一条线索上。
那个宫女提到,慧贵妃身旁的一个小太监在几天前曾深夜出入张大人的府邸,而这个小太监恰好在后宫中负责文书运输。
“来人,”齐瑶对着门外吩咐,“去请李大人……还有,找到那个小太监,务必要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李大人匆匆赶到齐瑶的寝宫。
他见到齐瑶面色凝重,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对齐瑶的信任和敬佩。
李大人是朝中少数几个保持中立的大臣之一,他深知齐瑶的智慧和能力,愿意助她一臂之力。
“齐贵妃有何吩咐?”李大人下意识地问道。
齐瑶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情况:“李大人,张大人这是利用父亲的事情谋害齐家,更是想要从齐家的倒台中获利。我需要你的帮助,查清真相。”
李大人接过奏折,仔细阅读,眉头紧锁。
他心中早已有所猜测,但现在有了齐瑶的明确指向,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此乃张大人阴谋无疑。我这就去查证。”李大人点了点头,转身欲走。
齐瑶微微颔首,随即对一旁的宫女吩咐道:“去请那个小太监。”
片刻之后,那个小太监被押到了齐瑶的面前。
齐瑶的目光如同刀锋一般锐利,时刻捕捉着他的一举一动。
小太监神色慌张,双腿不停地颤抖。
齐瑶缓缓开口,语气中带有一丝威严:“你深夜出入张大人府邸,所为何事?”
小太监瑟瑟发抖,支支吾吾地说道:“回、回贵妃,那是……是为了送一些文书。”
齐瑶心中一动,眼前浮现出他所负责的文书运输。
她迅速问道:“那些文书的内容是什么?”
“是、是关于齐大人家的,说他贪污军饷的事。”小太监垂头丧气地说道。
齐瑶点了点头,她转身对李大人说道:“李大人,这已经足够了。烦请您将这些证据呈给皇上,务必揭穿张大人的阴谋。”
李大人点了点头,迅速离去。
齐瑶则再次坐回到窗边,审视着手中的奏折,心中更加坚定。
不多时,宫外传来皇帝的步履声,她迅速整理好心情,迎接皇帝的到来。
皇帝猛地推开寝宫的门,脸上的怒色尚未消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