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名医
南江府碚县的码头一处茶棚,门前有一株巨大的樟树,树下四五个官吏凝神屏息而立,其中一个人身穿八品文官服饰,另外几人都是衙役书手打扮。
被他们围在中间的一个茶座上,有个神情憔悴的老太太坐在位置上,正忐忑不安的伸手让一位老者给她把脉。
老者微眯着眼,少顷松开手腕,又让老太太伸出舌头查看了下,问了几个问题后低头写起处方,对老太太说,“无妨,平素少思多动,这张方子连服十四天后当有效用。”
那衣着普通的老太太松了口气,松开左手紧紧攥着的抹布,接过方子再三施礼道谢,小心翼翼的在众人目光中退下。
那文官走上一步恭敬的接过老者手中毛笔,边为他清洗笔墨,边低声对他说:“大人医术精湛,今日这茶棚的帮佣也是得了大运了。”
老者摆摆手,取过一块帕子擦擦手,对那文官说:“这大灾之后需防大疫,这茶棚里人来人往,小小一个帮佣也可能引发全城疫病,你即是本县的县丞,切记要提醒知县此点。”
那县丞听了躬身答应,老者见天色不早,与这些送行的官吏告别,带了两名随从,起身登上一艘普通的客船离开码头,往香附县方向而去。
送行的官吏们目送老者乘坐的客船驶入航道,不敢离开码头,其中一名衙役书手就问县丞,“这巡按大人气度不凡,怎么还会看病啊”
那县丞道,“你不知道,王大人家学渊源,自幼研习医术,尤擅妇科,自己着有医书,乃是当世名医。”
有个衙役嬉笑道,“他连这茶棚的帮佣都给看病,又不要诊金,怕不是要赚名声!”
县丞看看船上渐渐变成黑点的人影,“你就不知道了,这王家浒大人每到一地就会找茶棚给人看病,能得此地许多消息,你莫要小看他,这趟啊,只怕这香附县有苦头吃了。”
已驶入大江航道的船上,王巡按坐在靠仓门的位置,一名随从为他放上茶盏,他微微颔首,没有去端。
这时一名中年文士看看四周,上前来低声禀告,“方才码头这里通传香附县近期粮价高企,又有歹徒当街行凶,最近更是袭击新任的探花郎,还试图纵火烧粮。”
王家浒听到最后微微皱眉,“歹徒可有捉拿?”
中年人低头,“因事涉乡宦,一直未能捉拿。”
王家浒沉吟片刻,“听你说来,这香附县背后有大人物在操持。”
“属下不敢,听闻那乡宦乃是林家,林老大人虽已致仕多年,但其最懂圣上心意,而其子林讲叙丁忧复起在即,这香附县除了林家,还有多名致仕官员,其中还有阉党,受害的又是探花郎,这县城情形复杂,大人若是不小心便有结党之嫌,需要小心为上。”
王家浒捻着胡须,“这江南乃是文兴之地,怎样都逃不开朝廷官员,既然复杂就只管做好本份,等到了香附县,先不要与县衙告知,等我先查看一番再说。”
......
假日酒店里散发着淡淡的绿茶香氛味道,会议室前摆着几张条桌,墨绿色的桌布上摆着签到处的台签,距离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几个工作人员还在忙碌的往一个个袋子里装资料,只有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接待来宾。
白芷儿左手举着一杯豆浆,斜着右边身子,努力保持单肩包的带子不从肩膀上滑下去,捏着笔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字,这会来培训的人还很少,左右都没有人和她挤一块。
她刚放下笔,就有人拍了她肩膀一下,“白医师,好久不见,这么早过来?”扭头一看,原来是以前的同事。
“啊,王医师好!好久不见,你也早啊?”
王医师上下打量她一下,笑着说,“我早上送小孩去培训班,只能早点出门,有段时间没看到,你瘦了不少啊?”
这种话任谁听了都美滋滋地,白芷儿嘴里还谦虚,“没瘦多少,要是像王医师这身材就好了。你家里忙还要来听课啊?”
王医师边签字边说,“这次请到鲍老来授课,那多难得啊,当然要听听了。”等签好字两人一起往里面走,“是啊,真难得,我早点来就想找个前面的位置,等下好请教问题方便。”
王医师立刻和她岔开,“啊,那你自己去前面坐吧,我中午要早点走接小孩,还是坐后面好。”
于是两人分手,白芷儿进去后先到靠门第一排找到写有老师名字的桌签,就到老师位置的后面坐下,今天到会人数不少,她特意早点来就是为了占个好位置。
端起原味豆浆喝了两口,白芷儿咂吧下嘴,看看左右无人,轻轻敲开一个白煮蛋,掰开后恋恋不舍地去掉蛋黄,就着豆浆一口口细细品味剩下的蛋白,这就是她今天的早餐了。
白水煮的鸡蛋和没有加糖的豆浆,口感实在不怎么样,白芷儿看着金灿灿的蛋黄,感觉无比美味,很想一口咬下去,但想到自己最近几乎没有变化的体重,她叹口气还是把蛋黄和鸡蛋壳一起丢到塑料袋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