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官仓
几日后平昌县南城门的城墙上,站着几个男子,似乎在巡视着什么。
距离不远处就能看到县学旧址,魁星阁上悬挂的风宪旗被风吹动着,左右摇晃,旗帜下能看到县学内不时有人员走动,其中还有扛着长枪棍棒的护卫。
“阿嚏,都冷死了,头儿,咱都看了这许多日了,每日就这样。”其中有一个人打了个喷嚏,不耐烦的说。
“就是,李头儿,这帮子护卫来来去去,再看也看不出花来。”
那被唤作李头儿的人并不搭话,望了半日,默默盘算着。距离他们脚下不远处,一群纤夫肩挑手提搬运着货物从官仓出来,往清平市集方向过去。
“李头,要我说等天黑了,咱去弄点煤,再浇上桐油,点着了丢进去,这一烧保管就着!”
那离头儿冷哼了一声,斥道:“你们瞎掰个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脑袋不要了?”
这几个人这才默不出声。
过了半晌,才听得李头儿说道:“官仓内有护卫把守,外头全身厢军,你当这么容易进出的?若是这活计好干,那些人何必出大价钱给我们,要是不打探清楚了,怕是有钱也没命花。”
说完狞笑一声,“行了,我琢磨着也该动手了。”
原来这些人,乃是平昌县几个混迹江湖的打手,早些时日在县城内也是地头蛇般的人物,因为官府的强势,他们也举步维艰,近日有人出钱让他们干掉官仓,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双赢的事情,当下一拍而合。
出钱的商人给的银两不错,
一行人下了城墙,往城内走去,渐渐见行人货贩增多。
王头儿显然十分的小心,避开热闹的清平市集和人群聚集的城隍庙,只沿着墙根走,拐过弯,行到巷子里去,城根便有一间小酒馆,挂着灰扑扑的酒幌,一众人踅进店堂。
店堂间悬着几盏油灯,即使白天也十分昏暗,如今有钱来吃酒的人少,这里面十分冷清。
跑堂的见到有人进来,忙上来招呼客人,李头儿要了一个最靠里面的单间空座,叫了些酒菜,这帮子一看就不好惹的人一落座,店内寥寥无几的客人很快就结账走开,马上店里就只剩下他们几人。
过了片刻,门口又走进一个人,这人脸上擦青了一道,双方一对眼神,新来的人便自进来落座,也不寒暄直接操起碗筷就吃喝起来。
李头儿见店内无其他人在,低声开口询问:“县学那边情况怎样?”
“那县学一半是医馆一半是官仓,为了混进去我还特意搞了一身伤,这汤药钱可是没少花......”
“好说。”李头儿嘴上应了,这人叫费三过去也是道上有点名声的盗贼,是在京师犯了官司,这才投奔到他这里的,这次被他派去打探情况,也是许诺了重金的。
费三这才继续往下说,他先是混到隔壁医馆处,设法打探旁边的官仓情况,但两边并不相通,而且医馆这里看病的人很多,到处不便,他只得夜间爬到墙头,观察了一番。
“这县学有一面墙是片废弃的池塘,连着后头的北街,这里没有看守。”费三凑到李头儿身边低声道:“官仓夜里通常有五、六个人,分成两班巡夜,每轮二个人,没见着有拿弓箭的,也就是刀棍一类。”
“那些人伸手可好?”有人担心地询问。
“就是些身体壮实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功夫。”费三摸摸脸上的淤青,回忆着看见的情况,“每天他们都换人,我听那医馆的人说,这帮护卫原先都是纤夫,不可能有啥高深功夫。”
“那就简单了,凭我们这许多人,不信连五、六个人都搞不定。”那人呵呵笑着道。
众人听了轰然叫好,都一起看着李头,李头想也对,他们这里身强力壮的凑个十几人肯定没有问题,而且他们只是去放火烧仓,只要想办法点燃了里面的物件,尽可能让对方损失惨重就行。
想到这,李头一招手,众人就埋头谋划起来。
......
临时当做官仓使用的县学屋舍,门口空地的雪被清扫一空,露出地上铺设的石板地面。
“来两个人,把这椅子搬到我屋里,就靠火盆那边。”汤阿发叉着腰,指挥两个厢军给他搬躺椅。
等躺椅放好,躺上去试了试,挪动几下屁股,躺椅摇晃着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动,他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一个木匠连忙点头哈腰的说;“汤爷,这躺椅原本缺了一条腿,是小人另外找个凳子腿替换的,估计有点不一样,您等会。“
说完他让汤阿发起身,自己弯腰看了看,低头捡起一块碎砖,往躺椅地下塞进去,又拿袖子抹了一下椅面,示意让汤阿发再试。
汤阿发再次躺上去试了试,感觉这次躺椅比较服帖,满意地伸了伸腰,又抬起两条腿,发现脚下空虚,不能舒服的伸直腿脚。
他招手叫过那个木匠,“去,到外面找找,有没有可以让我搁腿的东西,搬个过来。”
那个木匠答应一声,转身往外面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