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

第90章 感谢信

  一大早,团长警卫员送到团长办公室几份报纸和一封信.团长好奇,打开了信:

   乘警寄来的感谢信工工整整写了三页纸,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在8月18日的327次列车上,荞麦同志敏锐发现三名可疑人员带着一个睡不醒的孩子。其中一女子自称是孩子的妈妈,但对孩子的基本信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另外一老太太和一男子称是荞同志的家人,荞麦同志制止他们下车,并及时向乘警反映了这一情况......";

   ";经查,三人系人贩子团伙成员。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成功打掉一个跨省贩卖儿童的犯罪团伙,解救被拐儿童13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荞麦同志的警觉和正义感......";

   ";特向贵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并建议对荞麦同志予以表彰......";

   信件先是在团部引起轰动。

   ";这是咱们郑向党媳妇?";团长拿着信反复看。

   ";是啊,应该是过来照顾向党受伤来的火车上发生的。";政委说。

   ";好啊,这才是军人家属的好榜样。";团长拍板,";全军区通报表扬。";

   消息很快传遍军区。军嫂们议论纷纷:

   ";荞麦真行,这眼力劲儿。";

   ";可不是,救了这么多孩子。";

   ";听说要给工作名额呢。";

   ";这福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叶美静和于红丽酸溜溜地说:";不就是碰上了嘛,谁遇到不会报警?";

   王凤娇立马怼回去:";你要是遇上了,敢管么?";

   后勤部的领导看了荞麦的简历,连连点头:";这姑娘有文化,又有正义感,难得。";

   一纸调令就这么下来了。

   郑向党战友们打趣他:";老郑,你这是捡到宝了。漂亮能干不说,还这么有心眼。";

   李建国感叹:";我就说嫂子不一般吧?这气质,这见识,哪是一般人能比的。";

   张大妮逢人就夸:";我这儿媳妇好着呢,人漂亮心眼好,见不得坏人作恶。";

   郑大年也与有荣焉:";这闺女,有勇有谋。";

   大宝在小伙伴面前骄傲地说:";我妈妈可厉害了,专门抓坏人的。";

   就连鹅将军听见人夸荞麦,也";嘎嘎";直叫,像是在附和。

   团领导特意召开大会,宣读了表扬决定。荞麦坐在台下,听着领导的表扬,脸都红了。

   ";军人是保家卫国的,军属也要有这份责任感。荞麦同志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军人家属的担当......";

   会后,不少军嫂围着荞麦问东问西:

   ";你当时是怎么发现的?";

   ";那人贩子凶不凶?";

   ";你害不害怕?";

   荞麦笑着说:";看见不对劲的事,就该管一管。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郑向党在旁边听着,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他的媳妇不光贤惠能干,还有这样的胆识和担当,这样的荣誉,比他立功还让他高兴。

   ";以后啊,你就是咱们军区的模范军嫂了。";他笑着说。

   荞麦红着脸打他:";少贫嘴。";

   这件事给军区带来一股新风气。军嫂们不再只关心家长里短,也开始关注社会,学着用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公共事务。

   而对荞麦来说,这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她没想到一个举手之劳,能带来这么大的反响。

   张大妮感慨:";闺女,这是好事。做好人有好报。";

   出门就会碰到家属院军嫂打招呼,太过热情,荞麦有点吃不消,最近两天很少出门。

   这天院子里养的母鸡刚下了蛋,荞麦正在收拾,突然听见大门口传来说话声。

   ";这应该就是郑副团长家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响起。

   ";是在这儿,我打听过了。";女人的声音里带着急切。

   荞麦抬头,看见一对衣着体面的中年夫妇,后面还跟着两个提着东西的年轻人。男人穿着一身藏青色中山装,女人则是时髦的布吉拉。

   ";请问是荞麦同志家吗?";男人彬彬有礼地问道。

   ";我就是荞麦。";

   ";真是太好了!";女人一听立刻红了眼圈,快步上前拉住荞麦的手,";我们找了你好久。我是小明的妈妈,就是在火车上......";

   荞麦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明的父母。孩子还好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