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

第54章 越来越好

  这天一早,荞麦来到仓库,远远就看见李教授在给村民讲课。这些以前在牛棚劳改的知识分子,现在可派上大用场了,待遇也提高了。

   ";兔子的生长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李教授正指着黑板认真讲解,";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都不一样......";

   台下的村民听得入神,不时点头。以前大家都觉得这些老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现在可不敢这么说了。人家懂的知识,可都是真本事。

   ";荞麦来了!";有人看见她,马上招呼。

   李教授转过身,笑着说:";我正要找你呢。你看,根据咱们的实验数据,如果调整一下饲料配方,兔子的生长速度还能提高15%。";

   荞麦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回头通知养殖户我按新配方饲料喂养。";

   知青小王也凑过来:";荞麦姐,我发现了个问题。有些兔子生病,打针不太管用,我想试试中医疗法。";

   ";好啊,";荞麦说,";你跟张大夫商量商量,他老人家在牛棚的时候就研究过兽医。";

   自从养兔子产业办起来,这些以前被人看不起的知识分子,都找到了发挥才能的地方。大家伙都说,亏得有荞麦这么个明白人,不然这么多好本事就白白浪费了。

   ";赵叔。";荞麦又来找赵根生了。

   ";你这丫头,";赵根生笑着说,";又有啥好主意了?";

   ";您看,";荞麦从包里掏出一只风干兔子,";这是我婆婆做的。咱们也可以整只风干兔子卖,这又是一条财路。之前食品厂不是没要风干的吗,我们可以自己做。";

   赵根生接过来看看:";是不错,咱们村家家户户都会这个手艺。";

   ";您想啊,";荞麦说,";现在咱们兔肉有卖鲜肉的,有做罐头的,再加上风干的,就能满足不同需求了。";

   ";这个好。";赵根生眼睛一亮,";风干兔子不但好吃,还能存放好长时间。";

   荞麦继续说:";而且咱们村的妇女都有经验,像我婆婆腌制的方法,用盐和料酒腌好,再挂起来晾干,味道特别香。";

   ";对对对,";赵根生点头,";我记得你婆婆做的,我吃过,确实不错。";

   ";咱们可以让有经验的婶子们教大家,";荞麦说,";统一标准,保证质量。";

   赵根生立刻叫来会计:";你记一下,看看需要准备啥材料。";

   很快,村里就开始尝试风干兔子生意。张大妮手艺最好,被请来做技术指导。

   ";腌制的时候一定要匀,";她认真地教大家,";该放的料一样不能少。挂起来晾的时候,要避风,不能见太阳。";

   村里的妇女们都很用心学。有了统一标准,风干兔子的质量很快就上来了。

   ";这味道真好,";城里来的客商尝了直点头,";比一般的干货香多了。";

   订单很快就来了。赵根生高兴地跟荞麦说:";你这个主意太好了,又给大家伙开了条财路。";

   荞麦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您看婶子们多用心,做出来的东西能不好吗?";

   看着村里的妇女们忙得热火朝天,荞麦心里说不出的满足。这就是她想要的:让每个人都能靠自己的本事挣钱。

   ";荞麦,";张大妮说,";你这丫头,总能想出好主意来。";

   荞麦笑了:";这不都是跟您学的吗?是您教会我做风干兔子的。";

   这又是一个能让大家增收的好项目。从此,村里的风干兔子也打出了名气,成了一个新的品牌。

   ";闺女,";一大早,张大娘就提着个篮子来了,";这是我自家种的菜,你尝尝。";

   荞麦推辞:";大娘,您自己留着吃吧。";

   ";你就别推辞了,";张大娘红着眼圈说,";要不是你,我们哪能过上这好日子?以前种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光养兔子一项,孙子上学都花不完。";

   不光是张大娘,村里好多人都记着荞麦的好。刘寡妇家盖了新房,特意请她去看:";这砖头都是自己买的,要不是你教我们养兔子,我这辈子也住不上砖房。";

   李大娘更高兴,逢人就夸:";我家小子考上高中了!以前哪敢想这事儿,现在好了,有钱供他念书。这都是荞麦带着我们致富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