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小美的平凡人生

第13章 跟父亲去打茬子2

小美的平凡人生 方忆lt 1945 2025-03-15 23:34

  这次母亲并没有严厉的责备她,而是耐心地与她讲明事理,让小美觉得很有道理。在学校里她不也是那个争先恐后帮助班级和同学们的三好学生吗?那在家里也应该这样做才对。而且她一直是个说到做到、实实在在的好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是三年级二班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的学生,思想先进着呢。“行了,我去看看鸡食冻没冻!”

   虽然方小美心里早就不生气了,也愿意帮她妹这个忙,但她还是故意板着脸,嘴巴上不想服软。撂下这句话,她这才装着不情不愿的样子起身,把手里的《平原枪声》小人书丢给妹妹,下地穿上棉鞋出了家门。

   第一次与父亲和哥哥姐姐一同去打茬子的经历之所以深深印刻在小美的记忆中,是因为通过这次的劳动,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艰辛和不容易。那时候,家家户户无论是取暖还是做饭,都离不开烧煤。可是,要让煤炭顺利的点燃,引火的柴火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燃料,家里需要常年储备引火用的东西。但是,在物资匮乏的年月,去哪里找这么多废弃木料来引火呢?这就成了令大家头疼的事情。

   于是,日常那些看完的旧书、旧报纸、以及孩子们用过的草稿废纸、以及路边被风吹落的小树枝、柔软的柳条,甚至是装东西之后剩下的空纸箱,这些原本不起眼的东西,在人们眼里都变成了珍贵的燃料。人们平常都会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整理好,妥善的存放,以备不时之需。

   尽管这些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那个年代,它们却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必要物资。尤其到了冬天,做饭加上烧炉子取暖,这些点火的燃料消耗得特别快。因此,每到初春,家家户户都会去郊外打茬子、拾柴火,以确保有足够的引火用料。

   每当想起那次打茬子的经历,小美就会回忆起家人一起辛苦劳作的情景。打茬子是件很苦很累的活,要骑车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打到。一大早几人就从家里出发了,小美的父亲骑着家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载着她二姐在前面带路,她哥方锦程骑着母亲那辆二手凤凰轻便带着妹妹紧随其后。

   小美有些兴奋,长大后她还从没跑这远的路呢,虽然一路上寒风凛冽,她和二姐都穿着半长的棉外套,头上也都包着毛围巾,手上戴着棉手套,坐在后座上冷的瑟瑟发抖,但她依然情绪高涨。

   父亲自行车梁上,用绳子绑着铁锹和两个麻袋,她哥身上斜挎着装着干粮和水壶的书包。也没有她大姐方小玉说的那么远,骑行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地方。小美的父亲下车后,把两只麻袋解下来丢给了两个女儿,随后提着铁锹去前面挖地里埋着的茬子去了,她哥也把身上的书包取下来递给她们,拿起另一把铁锹跟着父亲挖茬子去了。

   “美儿,你在这儿抱着包,我去爸爸那里帮忙。”

   方小莉把抱在怀里的书包递给大妹,叮嘱她要好好抱在怀里,不然包里水壶里的开水凉的更快。她交代完之后便从地下拿起麻袋往那边去了。

   小美本来还想说自己也要过去帮忙,但听了二姐严肃的叮咛后,她连忙把包紧紧搂在怀里,凉水就着冷饼,那更没法吃了。

   昨天下午,小美就见父亲把要带的干粮准备好了,那是张比她看的大部头书还要厚的发面饼,等父亲烙熟饼子后切下一块,给家里每人都尝了一点,然后把它切成块放进盆里用蒸布盖起来。

   小美把分给自己的那块吃进嘴里后,感觉她爸做的饼真是好吃极了,里面卷了油盐和芝麻,外皮也烤的金黄,一层一层的,吃着又软又香。

   “没有去年那样做好吃,”大姐见二妹那副没出息的样子,一边嚼着嘴里的饼,一边小声对她说:

   “这种饼得趁热吃,放凉了不如刚出锅的好吃。”

   “那爸爸去年烙的什么饼?”小美对吃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家几乎没什么能吃的好东西,这一点,差人家翠珍和姜永惠他们家远了。

   “发面的时候加点白糖,做好后上面撒点芝麻”,做出来比这次的还要厚点,放冷了也好吃。”

   小美撇了撇嘴,心道:“这不就是陈翠珍常从她家里拿给她们吃的芝麻发面饼嘛,人家翠珍妈每隔几天都会烙给女儿做着吃。”

   不过,翠珍她家的饼好吃是好吃,但没她爸今天做的芝麻饼好吃。旁边方小靓也很快吃完了饼,眼睛直往放饼的地方瞅,小美也意犹未尽的咂吧着嘴,心想,要是能再吃一块就好了,不然如大姐说的,放冷了就不好吃了。

   忙完一切的方与衡回头看到两女儿眼巴巴盯的着面盆,便笑着又撩起蒸布拿出一块分给了俩人。小美掰给大姐一点吃完后,依然有点不满足,过了一会儿,趁家人都没注意,她过去掀开蒸布偷拿了一块就溜出了家门。外面偷吃完后,小美没敢着急回家,直到快吃晚饭时才又溜了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