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小美的平凡人生

第24章 小美的同学们

小美的平凡人生 方忆lt 2000 2025-03-15 23:34

  在初三新学期开始时,五班迎来了一位从其他学校转来的女生。没过多久,她便凭借着自身独特的才华,在同学们中间赢得了“大道理”的称号。这是因为她具有超凡的叙述技巧,特别善于讲述那些富含哲理与传奇色彩的长篇故事。在文学书籍和课外读物相对缺乏的年代,从“大道理”口中流淌出来的故事,如同清泉,不仅丰富了课余时间的单调,也滋养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每当课间休息或放学之后,总会有一群同学自然而然地围拢在她的书桌边。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如《柳毅传》、《说岳全传》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同学们很快陶醉在由文字编织的世界里,体验着无边的乐趣。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从这些故事中,同学们不仅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也学会了珍惜友谊,团结互助。

   小美也被吸引加入进了听故事的队伍之中,每日都沉醉于“大道理”那滔滔不绝的叙述中。不过随着后来翻阅原着,小美发现,“大道理”讲述的那些故事,在情节上与原着有着不小的出入。尽管如此,她与同学们当时仍然听得如痴如醉,毫无察觉。不过小美对“大道理”的超凡记忆力与出众的口才还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每当“大道理”讲到高潮迭起之处,她便会抬起右手用力地拍打一下桌面,并用韵味十足的京腔,如评书大师那般,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即使同学们仍有些意犹未尽,但也不得不散去,同时期待着下一次听书时间的到来。在这个自发形成的听故事队伍中,同学们不仅享受到了听书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大道理”带来的温暖与陪伴。

   “大道理”说书时的样子有些滑稽。那张瘦长的脸上,没有半点光泽,甚至略显暗沉,但配上那副黑色宽边眼镜后,让她平添了一份知性的气质。每当故事讲至高潮迭起之处,她的情绪就显得异常激动,嘴角两侧也会泛起白沫。在短暂的停歇间隙,她会摘下眼镜,用一块旧手帕仔细地擦拭几下镜片。一双眼在摘下眼镜后像金鱼眼一样,突出而无神彩,并且不时地快速转动着,仿佛竭力适应着模糊不清的世界。

   “大道理”的家境并不宽裕,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上学,后来小美从同学们那里得知,她被家里安排进了一家机械厂当学徒。这样一个极有天赋和才华的人,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断学业去打工,让小美深感惋惜。如果“大道理”能够得到更好的机会和环境,那么她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许多同学在初中毕业后便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些人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未能顺利升入高中,不得不提前踏入社会的大门,开始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方小美在十三中的那些小学同学们,除了方向阳和一班的来兴华考上了高中,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像陈翠珍、林小五、姜永惠、徐嘉玲、许雅君、张蓝屏等,都没能考上。

   陈翠珍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工厂做工。而林小五、徐嘉玲和银行大院对面的张蓝屏则过起了相对悠闲的生活,家里暂时还不需要她们外出工作,未来则是期待能嫁个好人家。住在窄巷里的三人中,许雅君在家帮着父母摆摆摊,分担一些家务和生意上的事务。

   相比之下,李杏芮的选择则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她毅然放弃了继续升入高中的机会,竟然学许雅君摆起了地摊。并独自到外地批发市场闯荡,将精心挑选各类衣物带回来销售。小美听翠珍说,李杏芮在他们班成绩一直不错,考上高中应该不成问题。然而,生活的压力却迫使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学业,摆地摊帮家里维持生计。小美非常佩服李杏芮的勇气和精神。即使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也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承担起对家庭应有的责任。

   “经济条件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即使面对困境,我们仍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这是班主任倪老师在初三毕业时对台下同学们说的一番话。

   董依依虽没考上高中,但凭借自己出色的舞蹈天分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成为了东区歌舞团备受瞩目的领舞担当。待业在家的姜永惠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每天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在创作的世界里一直默默耕耘着,坚定地守护着少时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

   随着初中生涯的落幕,小美幸运地与一部分初中同学一起步入了高中生活。他们这届升入高中的班级最终只剩下五个班,这让同学们在喜悦中不免掺杂了几分感伤。新学期的第一天,当小美走进高一(三)班教室时,惊喜地发现好友徐翠玲和袁红也在这个班。自初二她转到一中以来,三人一直亲密无间,如今能够在高中继续保持这份深厚的友情,让小美感到无比温馨与踏实。更让她高兴的是,小学同桌李士林和初中时后排的蓝定筠也都在这个班。能与这些熟悉的面孔一同迎接未来的挑战,让小美对未来的学习旅程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