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小美的平凡人生

第39章 县城记忆

小美的平凡人生 方忆lt 1981 2025-03-15 23:34

  对于小美而言,阳县县城在她的记忆中几乎未曾留下多少印象。尤其是对那里的地貌特征、城镇布局以及民俗风情的了解近乎空白,因为那时的她与县城的交集,仅仅维系在每次都要走十多里土路,去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坐车回家。记忆中,那条延绵不绝的土路仿佛一幅没有终点的画面,每次当她终于抵达县城的时候,人早已经疲惫不堪了,哪里还有闲暇去顾及周边的环境细节呢。

   对于那位安排她前往东胜村插队姑父的远亲及家人,小美所保有的记忆也仅仅是一些零星片段。只记得他们家住在县城,院中一栋宽敞的房屋,屋内有一张宽大的火炕,晚上全家人都在那盘暖和的大炕上共眠,尤其让身为“城里人”的方小美感到难堪的是,晚上她也不得不同人一大家子睡在这盘大炕上,这也让她感到十分的窘迫。

   虽然方小美家的居住条件也颇为拥挤,但至少有两个房间,父母与孩子们各睡一间。在她哥方锦程还没下乡务农之前,晚上睡觉时也会用布帘子与她们姐妹隔开,相较于这里的大通铺式的一家人共寝习惯,对方小美来说显然更为熟悉和自在些。

   当然,小美也知道,自己一个连远亲都谈不上的外来者,哪有资格去挑剔人家的这种生活习惯?何况现实居住条件就是这样,根本没多余的住房分开睡。每次小美前往县城时,总要跑去人家留宿一晚,虽然她都买些点心和果品之类略表心意,但还是对上门打搅人家感到局促不安。

   小美最害怕亏欠他人,也不愿看别人的冷脸。学农时给山丫他们买糖果零食,是为了避免人家的冷眼相待。当李士林送给她一副棉手套时,她一心想着怎么回礼,以免欠下人情。这种性格使她在与人交往中始终保持着警觉和距离,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骄傲。

   “你借钱做什么?”

   方小莉警觉地问道。她始终对妹妹私自跑回老家的事心有余悸,担心她这次会不会是为了逃避下乡又要“远遁”。

   “我想给李士林买件礼物,他昨天送了我一副棉手套,我不想欠他什么。”

   “这样啊,那你要借多少?”方小莉这才松了口气,觉得她大妹和李士林并不合适,所以很大方地问道。

   “五。。。块,行吗?”小美见二姐如此爽快,于是又加大了预算。心里琢磨着,翠珍、袁红和许翠玲她们也送了自己礼物,既然要回礼,那就干脆都买齐了吧。她原本还在费脑的想送什么东西回礼呢。

   “你不识数呀?以为五块钱是五毛钱,说有就有啊?”方小莉瞪了妹妹一眼,不满的责备道。

   小美费尽口舌,总算从她二姐那里借来了三块钱。可能是因为方小莉觉得自己已经进银行上班了,而妹妹却要像哥哥曾经那样去农村当知青,她心中有些愧疚,所以这次出手也大方了许多。

   “这三块钱就算姐给你买礼物的钱吧,你也不用还了。”

   方小莉想什么呢?小美撇撇嘴,她压根就没打算还这钱。她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还会在乎这点小钱吗?小美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可没敢直直说出来。于是脸上带着惊喜的表情,讨好地对方小莉说:

   “谢谢二姐!咱家就属你最大方了。”

   憨厚的方小莉只是对妹妹叮嘱道:

   “别让妈妈发现,快把钱收起来,路上千万别弄丢了啊。”

   小美觉得,她二姐是他们家里最公正无私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方小莉的确是这样的人,成为了他们家的顶梁柱,连父母有什么事都要依靠二女儿去办,简直就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支撑起了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正常运转。

   尽管公社书记的职位不算高,但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却也算是有身份、有威望的人。像方小美这样出身于普通职员家庭的女孩,每次走进书记家的门时,都会感觉自己仿佛低了人一头。不仅变得小心翼翼,还主动帮着人家干活,就怕遭人嫌弃。

   面对皮肤黝黑的女主人和对她有些冷淡的一双儿女,小美也选择了像李士林那样的做法,用装傻充愣来应对,并且尽量避免与他们过多的交谈。当然,人家也并不怎么愿意搭理她。

   书记家的女儿长得很标致,脸上的五官小巧而精致,皮肤白白嫩嫩。不过眼睛不大,身材也稍显胖了些。言行举止有点像电视上演的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做派,让人不太敢和她靠近。她的年纪比小美小些,体型却比她高大壮实了许多。

   至于书记家的儿子,小美好像从没跟他说过话,不然也不至于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尽管方小美骨子里带着倔强,从不愿轻易向人低头,但在现实生活面前,她不得不学会压抑自己的性子。与书记家的闺女相比,她自己不论是在成长环境、还是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人家的闺女自小生活在蜜罐里,备受父母的呵护,而小美却是在母亲的打骂声中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纯真烂漫逐渐变得顾影自怜,与人交往的热情更是日渐消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