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末世重生:先借一个小目标

第37章 仪式感很重要吗?

  容澜宠溺一笑,打开车门,修长有力的双腿借势一蹬,稳稳落地。

   “买了你喜欢吃的肉肉和水果。”大步走到后排,从里面搬出一个保温箱。

   这个工具全是多次累计出的经验,他不会做饭,每次饭点就从外面买些带回来,有几次离得远一点,回到家饭菜就没那么热了,他就买了一个保温箱,这样即便到家也能让思思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

   回神的姜曦本身想上前帮忙提一点东西,结果,伸出去的手顿了一下,居然直接装保温箱里,人才。

   又探头看了看,还有其他袋子,应该是他说的水果,容澜双手抱着保温箱,她便走上前:“其他的我拿,你先回屋吧。”

   “好。”容澜点点头,原本他打算单手抱着菜,另一只手腾出来提水果的,但既然她帮忙,那就……水果也不算多,不重。

   姜曦提了水果,关上门,转身就看到搞笑的一幕,他大步快速的走着,思思倒腾着小短腿在后面跑,他一步,抵得上她跑四步。

   仨人先后进了厨房,不大不小的屋里顿时热闹起来,姜曦洗水果,容澜把饭菜放进盘子里,思思在一旁拿着刚刚被姜曦还回来的逗猫棒胡乱挥舞,指点江山,奶盖的喵喵山。

   “你现在居然也会用盘子装外卖了。”她看着他略显笨拙的小心翼翼的动作,笑了笑。

   “嗯,跟你学的。”他声音低沉有磁性,没抬头,保持之前的动作,歪着头把饭菜往盘子里倒,注意力全在饭菜上,避免汤汁溅出来,也避免洒在盘子外面。

   细细想来,还是吃蛋包饭的那次,姜曦为了把盘摆的好一点,也就是让蛋刚好包在饭上,行动慢了一些,就被去帮忙的容澜看到了,她歪着头努力把饭原样从外卖盒倒进盘子的场景。

   他第一次见把外卖倒进盘子里的人,这样只会增加劳动量,浪费时间,于是,他禁不住问:“为什么不直接用外卖盒吃?那样不是更省事吗?”

   当时,姜曦冲他灿烂一笑,回了他三个字——仪式感!

   从荒芜破烂不堪的末世回来的人,无比喜欢仪式感,那是得过且过的末世最稀缺的东西,曾经她也拥有过——那本被翻烂的日历。

   但他不懂,又问,“仪式感很重要吗?”

   他一直都在努力生活,去了国外,游走在死亡线边缘的时候,更是只有“活下去”这一种信念,仪式感于他而言,可有可无,甚至是有些累赘,因为那代表他需要做很多无用功。

   这种事情,只有韩兆会做,但也不至于把外卖特意装到盘子里再吃,对他们来说,饭只要好吃,能吃饱,那就可以了。

   姜曦很郑重的点头,要聊起这个,那她可就有得说了,她当年可是有好好研究过这个的。

   她清了清嗓子,头头是道地说:“生活是非常需要仪式感的,仪式感会让人生变得美好,不至于浑浑噩噩,可以让平凡的一天变得生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任何仪式都具有一种象征性,不是说具体象征某种东西,而是将某种具体的情境上升到一种抽象的高度,从而产生一种超越其实际行为的形而上的意义,就例如,这蛋包饭,不仅仅是蛋包饭,而是一顿承载着美好回忆的晚餐。

   仪式感蕴含一种力量,能让每一个人能心平气和并获得慎重的庄严感以及安慰,越庄重的仪式也象征着某些越重要人生历程的开启。任何仪式都在营造一种参与感。就像这蛋包饭不是我亲手做的,但却是我亲手挪到盘子里摆好的,这也是一种小小的参与感,从而引发出一丢丢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仪式感是平凡日子与苦难日子里的小确幸。”

   长篇大论,从厨房讲到餐桌,容澜全程仔细认真地听着,努力理解她口中对仪式感的理解。总而言之,就是人心理上的一种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和自我存在感的需求。

   然后,他就跟着学了,把外卖放到盘子里吃,即便需要花几分钟洗碗,但他觉得也不错,有家的感觉,有认真生活的感觉。

   直到今天他都清楚的记得她那天说的每一句话,还有她眼里熠熠闪烁的星光。

   就连思思也是,听了之后回家喝酸奶都要倒进杯子里喝,吃面包和小蛋糕也要切成小块,被他笑了还瞪他,说他不懂仪式感。

   姜曦听他说完,也想起了当初长篇大论的样子,不免觉得那时的自己有些好笑,当时不觉得,事后被人提起,才觉得好像那种神神叨叨、婆婆妈妈的老学究,然而,她只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

   她只是第一次重生时,格外注重仪式感,起床放一首起床歌,吃饭要注重摆盘,喝饮料要用吸管,睡前和两只崽崽说“晚安”,然后放一首摇篮曲,在歌声中入睡……最后,她察觉自己多少有点不正常,怀疑是末世遗留心理问题,上网细细了解一番之后,她就与自己和解了。

   享受生活,创造美好记忆,首先要有仪式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