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春 重回九三:开局分家,白眼狼们悔哭了

第11章 王成也想卖瓜?

  “这个逆子,气死我了。”王松气得脸红脖子粗,“我看他什么时候回家,等他回家,我罚他在院子里跪三天。”

   “跪三天便宜他了。”李桂芬冷哼,“老娘用鞋底抽他的脸,不给老娘磕头认错,休想进咱家的门。”

   “爸,妈,你们别说气话了,大哥心里也不好受。”王成笑着安慰他们。

   十几分钟后,他们不见王鹏出来,气鼓鼓地走了。

   整个世界都清静了。

   王鹏来到门口,看着他们背影,冷笑,“不会吧,都到这个地步了,他们还以为我只是跟他们赌气?还想着我回家给他们负荆请罪?不会吧?”

   杜磊笑道,“我想不明白,你都是中考状元了,他们为啥逼你把通知书让给弟弟?难道他的成绩比你更好?”

   “还能为啥?偏心呗!”王鹏摇摇头,不想再说这个话题。

   王松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在他的认知里,家里的一切东西都要由他支配,包括高中录取通知书。

   次子体弱多病,肩不能挑担子,手不能提篮子,更适合读书做官,将来可以挣钱补贴家用。

   长子身强体壮,不管什么苦活累活都能干,现在就可以挣钱补贴家用。

   如果长子去读书,次子却不能干活,对家里就是损失

   ——这就是王松的治家逻辑。

   “鹏哥,我怀疑你不是亲生的,你家老二才是真儿子。”杜磊面露讥讽,“幸亏我没遇见这样的爹娘。”

   说完这些,他打开腰包清点今天的收入。

   “鹏哥,今天收入149元,一条牛仔裤三十元,还剩119元,开心吗?”杜磊把钱递给他。

   王鹏的腰包有内外两层,内层装着八十元,他再拿五十元装进去。

   还差七十元,就够开学交学费了。

   剩下的69元是做生意的本钱,装在腰包外层,他把腰**进蛇皮袋。

   “明天就能攒够学费了吧?”杜磊拍拍他的肩膀。

   “我去买东西,等下请你吃烩面。”王鹏指着对面的烩面馆。

   “你还是去买几个馒头吧,我想吃俺妈腌的糖蒜。”杜磊不想让他破费。

   不愧是前世的好兄弟,王鹏把小白猫交给他,起身走进人民商场。

   二楼是生活用品区,他买了牙膏,牙刷,漱口杯,洗脸盆,香皂等生活用品。

   三楼是食品区,挺好的大米只卖三毛钱,比未来世界便宜很多。

   留下五十元当做明天批发西瓜的本钱,剩下的全部买成物资。

   离开人民商场,哥俩拉着板车回杜庄。

   ……

   回家的途中,王成小声说道,“我刚才打听了,大哥的西瓜卖三毛钱一斤?”

   “三毛钱一斤?”

   “真的假的?”

   王松和李桂芬同时问话。

   “当然是真的,我问了好几个买瓜的人,他们都说三毛。”王成笑道,“爸,妈,我怎么可能骗你们呢?”

   村里有种瓜的瓜农,批发价是一毛钱。

   在农村大集上,西瓜的零售价是一毛五分钱。

   王松挠挠头,仿佛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

   “爹,明天咱们也来这里卖瓜。”王成说道,“等赚了钱,你们先买一身新衣服,嘿嘿。”

   只要把西瓜拉到这边,每斤就能赚两毛钱,王松也动心了。

   “老二,这事儿靠谱吗?”他小声问道。

   “绝对靠谱,如果不挣钱,我大哥肯定不会在这卖西瓜。”王成解释道。

   王松仔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同时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既然这么赚钱,为什么别人不来家属院大门口摆摊。

   “当家的,这事真靠谱吗?”李桂芬也有些担心。

   “妈,靠不靠谱,明天试试就知道了。”

   只要能赚到钱,他就能买牛仔裤和新球鞋,买的衣服必须比大哥好。

   杜庄。

   小哥俩回到家,王鹏烧几碗大米粥,杜磊拿来一盘子糖蒜,两人大口恰饭。

   糖蒜用白糖、食盐、酱油等腌制而成,吃起来非常甜。

   吃饱喝足,哥俩来到瓜田装五百斤西瓜,王鹏给杜疙瘩五十块钱。

   “还是小王有本事。”杜疙瘩伸出大拇指,“我大概估了一下,地里还有一万斤瓜,照你这速度,二十天就能结束。”

   王鹏笑着挠头,这是三四亩西瓜田,亩产三千斤是正常产量。

   “磊子,等卖完瓜,咱俩去新疆找你爸,我想二孙子了。”老杜看着西北方。

   “行,卖完瓜咱们就去。”杜磊也思念远方的父母。

   王鹏默默算账,假设单价一直是三毛,一万斤瓜保底挣两千,到那个时候就爽啦。

   留下一千块钱上学,剩下的一千块钱再做个小生意,争取在读高二之前买房。

   只要买到那些未来疯涨的地段,大学四年的学费就没问题。

   哥俩拉着西瓜回到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磊哥,有人让我给你。”

   他把心形的信纸扔给杜磊,扭头撒腿就跑。

   情书!

   杜磊闹个大红脸,赶紧把情书装兜里,偷偷看王鹏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