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言情 季汉当兴

第六百一十三章 终破长安(十二)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2867 2025-03-16 11:53

  第六百一十三章终破长安(十二)

  诸葛亮闻言一楞,随即拍了拍脑门,笑道:“明之提醒的是,不错,此事是我欠考虑了。

  先帝、云长、翼德、宪和、公佑、子仲他们不幸辞世,未能看到王师光复长安的那一天,我等再也不能让子龙将军这位河北元从留有遗憾了,毕竟子龙将军的身体已不复壮年,也不知道他还能上阵几回。”说到后来,颇有几分伤感之意。

  今年开春过后,赵云就感身体大不如从前,此次北伐诸葛亮曾有让他留守汉中的想法,可赵云执意坚持从征,要为兴奋汉室竭尽全力。

  “丞相说的极是,恐怕此次北伐是老将军最后一次大战了,之后就算老将军的身子还康健,咱们也要让他安享晚年,不能再让他参加高强度的战事了。”杨清道。

  诸葛亮颔首道:“嗯,你去吧,我会让威公变动军令的。”

  “是,清告退。”杨清离开帅帐,自去整军。

  诸葛亮唤来杨仪,命他前往右军营寨改变军令。赵云得知自己不用率部赶去潼关支援后,先是稍感吃惊,随即又倍感欣慰。

  他明白这是丞相对自己这个老卒的特殊照顾,感动之余转身朝长安方向望去,脸上充满了期待。

  诸葛亮率大队人马返回长安,自是瞒不过蓝田的魏军,曹真等人清楚诸葛亮是去收取长安了。

  他们有心做些什么,可昨日才遭大败,既无余力也无胆气出城与汉军野战,毕竟他们中无一人敢保证能在对方援兵到达之前一口吃掉杨清率领的近万精骑。

  长安城下,四万多汉军分作四部围攻城池,其中赵云引虎步中营并王平的无当飞军攻打北门,姜维引虎步后营并两千雍州军攻打东门,刘琰、袁綝引江州军攻打南门,关兴引本部兵马并张嶷率领的郡兵攻打西门。

  诸葛亮将中军大帐设于东门外,与杨仪、马忠、姚柚等人统筹全局。连弩士照例作为最后的预备队,卫护丞相行营。

  城中魏军不足万人,而攻城的汉军几乎是他们的五倍,再加上双方士气一个天、一个地,夏侯儒、郭淮等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激斗不到半日,魏军的伤亡便已突破千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城池易主就在一两日间了。

  “传令,投石车再往前推进三十步。”

  经过两波试探进攻,赵云已然弄清楚北门守军最远的杀伤距离,遂决定把五十架投石车继续向前推进。

  魏军远程打击主要依赖于弓弩,往前推进三十步虽已在对方弓弩射杀范围内,但距离仍然较远,待箭矢抵近时其势已弱,再配以弓弩压制和盾牌遮挡,投石车应该受不到什么伤害。

  果然不出赵云所料,尽管魏军的弓弩纷纷向投石车阵地射去,但最终只有十余人中箭受伤,当场阵亡者更是只有一个倒霉蛋。

  反观汉军投石车抵近三十步之后,准头和威力变得更大,成千上百块石头被抛在半空之中,经过一条完美的弧线后便重重地砸在了城头上,惊起阵阵惨叫。

  尽管魏军提前散开躲避,但飞来的石块实在太多,仍有相当数量的军士躲避不及,被石头砸得头破血流,更有甚者直接被巨石砸成了一滩肉泥,惹得周围士卒呕吐不已。

  “众军上前,速射三矢。”

  趁着魏军被投石车压得抬不起头,王平也指挥着手下军士抵近放箭,无当飞军训练有素,数息之间每名弓弩手均往城头上射出了三枝箭,形成一波遮天蔽日的箭雨。

  镇守北门的是魏军名将郭淮,他知道汉军抛射完石头和箭矢后,便会动用云梯和冲车蚁附攻城,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让汉军登上城墙。

  于是他先在城下留了一支三百人的预备队,这批军士没有受过汉军石雨箭雨的摧残,建制完整,体力充沛,待汉军抵近攻城时他们便上到城墙顶住对方最猛烈的进攻,为其他军士整备武器和阵型争取时间。

  果然,赵云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叫停了投石车,右手一挥,三千步卒扛着数百架云梯往城墙冲去,另有两百体型健硕的大力士推着冲车直奔城门而去。

  “先帝,您看到了么,我大汉王师终于要把长安收复了,若您在天有灵,保佑臣等迅速破城、扫灭奸逆。”

  望着数千将士冲锋的身影,赵云脸上难掩激动之色,迫切希望这波进攻能够一举攻破北门。

  然而郭淮布置得当,留在城下的预备队果真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好不容易有汉军登上了城墙,可最终还是被他们赶了下去。

  “唉,可惜啊可惜,郭淮此人果真是个劲敌,若非他留了后手,我军的旗帜恐怕已然插上城头了。”王平用右拳砸在左手上,轻声叹道。

  一旁的赵云脸上同样充满了惋惜之色,但他的心态调整甚快,随即大笑道:“哈哈,子均不必心急,纵然郭淮守得住今天,也守不住明天,就算守得住明天,他们也守不住后天,这长安城我们是取定了。”

  “老将军说的极是,长安城迟早都是我们的,郭淮等辈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

  赵云点了点头:“嗯,你我都沉下心,不着急。”

  东城门外的山坡上,诸葛亮将中军调度全权交给杨仪他们,独自一人立于坡沿,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下面的战场。

  众亲卫守在十余步外屏气息声,不敢发出大动静以免扰了丞相神思。

  山风骤然吹来,带起诸葛亮的袍服下摆,羽扇微摇,恍兮惚兮,飘然有神仙之概。

  此时已是十月下旬,北地日渐荒凉,山风吹拂在人身上,自是寒冷非常,可诸葛亮对此浑然未觉,相反他的心十分火热,似乎全身都被一团温暖包围着。

  其实也属正常,长安即将收复,兴复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等喜事如何不令人感到热血沸腾?

  纵然诸葛亮现在已到知天命之年,再也不是躬耕于隆中的那个青年郎君,可此刻的恍然回到了刚出山的时候,那样的意气风发,那样的斗志昂扬。

  “先帝,当年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臣感激万分,奔劳二十三载,起起落落,胜胜败败,直到今时今日,汉室三兴方才真正有望啊。

  请主公放心,亮一定不负您临终所托,辅佐今上,扫灭逆贼,克成大业,还于旧都。”

  值此长安收复在即之际,诸葛亮同赵云一样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刘备,想起了二十多年以来的风风雨雨,想起了这些年的浮浮沉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