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第178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谭韵舟的配合下,空印案涉案官吏,全都被关在了仪鸾司内。

  段鸿和秦东已经将他们的府邸尽数查封,家眷尽数缉捕。

  至于丁文宇那些官吏以及家属,早已经是该连坐的连坐,该流放的流放。

  所以这次苏云章亲自前来苏州,苏州士族才会这么老实。

  他们都怕苏云章会趁此机会大肆屠戮。

  但这被许闲给阻止了。

  毕竟苏云章若是这么做,江南地区刚刚兴起的手工业和商业,必将遭受殃及。

  这是许闲不愿意看到的,他更希望用和平方式,掠夺江南士族的财产。

  这样不会殃及刚刚兴起的商业。

  因为许闲明白,楚国若想繁荣,绝对不能在百姓手上的赋税想办法。

  只有降低赋税,百姓手中才有钱,有钱才能消费,消费才能促进商业发展,楚国才能走向富强,国家财政收入才会稳定上升,增加徭役赋税,只会令国家越来越没落。

  “你们做的很好。”

  许闲看着卷宗,微微点头,“这次苏州换了刺史,而且是自己人,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在苏州扎下根,然后以苏州为中心,向江南地区不断扩散和渗透。”

  段鸿闻言,揖礼道:“此事卑职来安排,不过大人,仪鸾司经费.....”

  安插暗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非常烧钱。

  所以之前仪鸾南司暗桩虽然遍布各地,但网络比较粗糙,并不精细。

  因为每一步的精细,都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层层投入。

  许闲倒是并不在乎,“钱的事情你不用管,只管去干今后你能干多大事,我就能给你提供多少钱。”

  段鸿忙道:“卑职明白。”

  许闲如今自然不差钱。

  这次他抄没苏州贪官污吏府邸,估计能有不菲的一笔收入。

  他在江南地区的计划,也可以以此展开。

  空印案因为并未深究,所以到此也就结束了。

  许闲不是不想追究,只是想留一个缓冲的时间。

  随后许闲带领林青青三人和仪鸾卫,直奔苏州刺史丁文宇的府邸而去。

  抄家的环节许闲非常喜欢,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刺史府。

  府门上贴着封条。

  仪鸾卫把守在府邸周围。

  唐霄走上前去,一脚将大门踹了,许闲几人紧随其后,仪鸾卫鱼贯而入。

  许闲刚刚进入府邸,便感觉步入了一幅绝美画卷中。

  一条青石甬路延伸至前厅,甬路两侧是修剪精美的绿植,远处的厅堂富丽堂皇。

  厅堂后面是一座花园,满是锦鲤的池塘中碧波荡漾,周围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整个刺史府,说是一个巨大的江南园林也不为过。

  许闲可是住在东宫的人。

  但东宫跟这苏州刺史府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到底是苏州刺史府的宅子,比俺们家大太多了。”

  “你说这丁文宇得贪墨多少钱?”

  唐霄和赵福生两人都不禁感慨。

  林青青同样柳眉紧皱,面噙惊叹,“这一座宅子得用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建成。”

  他们可都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但如今这刺史府的豪华,还是给了他们不小的震撼。

  许闲几人转悠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前堂外。

  仪鸾卫已经开始将府邸中的东西院内搬来。

  唐霄和赵福生两人这瞧瞧,那看看,甚至还偷偷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揣入怀中。

  许闲自然视而不见,抄没家产这种美差,若是不搜刮点油水,岂不是浪费了。

  何况他们这次可是跟苏云章一起来的,谁还能查我们抄家的事情。

  许闲和林青青两人坐在梨花木椅上,喝着刺史府上好的茶叶,十分清闲。

  不多时。

  徐志成被人从府外带来,“许公子,卑职来了。”

  许闲微微点头,“坐吧。”

  “谢公子。”徐志成坐到了许闲身旁。

  他年前便已经回了苏州,是许闲让他回来的。

  许闲抄家不过是顺手的事情,布局苏州和江南才是重中之重。

  许闲给徐志成倒了杯茶,“这次苏州空印在,苏州士族和江南士族怎么看?”

  徐志成忙解释道:“原本几家已经准备联合对抗朝廷,给朝廷施压,因为在他们看来,陛下肯定会利用这次绝好的机会,最大限度的将江南士族集团瓦解,因为他们无法硬抗掌握绝对武力的朝廷。”

  “但他们没想到,陛下这次竟然点到为止,并没有深究此事,所以他们全都暗松一口气,准备今年在赋税上多割舍些利益,然后再捐献些书籍帮助陛下完成《嘉盛大典》。”

  许闲问道:“如果陛下若是打算深究呢?”

  徐志成直言道:“南方地方官吏,盘根错节,这案子想要调查也困难重重,他们肯定会从中干预。陛下若是用强,他们肯定会选择鱼死网破,包括但不限于焚粮、地方暴动、倭寇入侵、煽动起义等,江南肯定会因此遭受重创!陛下没有深究,其实是好事。”

  说着,他低声道:“不过江南士族如今也已经有了危机意识,各家族对于这次空印案都有所动作。”

  许闲继续问道:“什么动作?”

  徐志成沉吟道:“其一是通过科举对朝廷官吏体系的继续渗透;其二是对朝廷官吏的拉拢与投资,这些都是为了增强江南士族在朝廷的影响力;其三是加强商业发展,继续积累财富;其四便是低调行事,隐藏自己,绝不与朝廷对抗,甚至是牺牲利益也无所。再有便是嫡系子孙和财富的海外转移,各大家族现在都准备走这一步。”

  听闻此话。

  许闲瞬间会意,“我明白了,江南士族也在布局?他们这是为了家族延续和今后的强势崛起做准备?”

  徐志成重重点头,“非常正确。因为现在江南士族已经意识到,这一朝的皇帝太过铁血,太子又十分勤政,如今又多了许公子你这么个变数,所以嘉盛这一朝不适合崛起,更不适合展露锋芒,只适合做长远的投资和规划。”

  “但历史都是有规律的,一个王朝不可能永远存在,一个王朝有雄主便一定会有昏庸之君,上一代皇帝可以,这一代皇帝可以,下一代皇帝也可以,那再下一代,下下一代呢?”

  求催更,好评和礼物。

  感谢大家的支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