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

第653章 番外:大乾的变化(一)

  港口建成的第一年,停靠来往的船只已经多到数不清。

  周边海域平静下来后,不少渔民都出海捕捞去了。

  丰收的喜悦,让沿海百姓日日都带着笑脸。

  虽然辛苦了些,但之前也辛苦,相比较之下,还是这样的忙碌让他们感到充实。

  沿海地区的变化,是为大势所趋。

  所以沈舟也并未阻止,只是让皇上加派人手,在大乾海域上来回巡逻,加强防范,同时也保证这些渔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长期发展,在开放港口的半年后,沈舟便借由户部的手,完善了大乾的休渔制度。

  进出港口需要登记,确保船只回港,人员上岸,渔网收回,全面实行休渔制度。

  海货的增加,物资的丰富,也让渔民们有了多余的海货用来售卖。

  但沿海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海货。

  卖也卖不了几个钱。

  大乾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得解决道路交通这个问题。

  海货弄成干货,倒也能经过长途跋涉,卖给离海远的地区。

  只是这样一来,所耗费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还有就是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沈舟心里也是清楚。

  所以在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始派人研制水泥。

  因着有沈舟所提供的信息,两个月不到,水泥便被研制了出来。

  紧接着,由户部拨款,开始了铺设水泥主干路。

  文书发往各地,里面还有水泥的配方,要求各地按照比例,找人开始铺路。

  山迪是在港口建成的第二年过来的。

  由于回去前他考察过这两个港口,最后选择了离京近的平湖港口。

  打算到时,进京一趟。

  大船到港前需要报备。

  山迪早就提前几日派人先行过去报备了。

  所以当他进入港口范围,站在大船的船头前,眺望着前面那人来人往,混杂着各种叫卖声和说笑声的港口时,心里十分惊叹。

  当初过来时,这里往来的人并不多,甚至算得上是偏僻。

  如今因为这个港口,竟热闹了起来,瞧这人潮涌动的景象,便能知道这里的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

  大船的到来,让港口前往来的人群不由驻足观望。

  山迪此次前来,带了不少东西过来,有用来交换的,也有用来售卖的,还有就是,要送进宫里的。

  由于东西多,船只便也越多,远远看去,十分的壮观。

  县太爷本来就做好了山迪等人到来的准备,听到船只快要靠岸,连忙就带着人过来。

  由于是港口,朝廷里早早就派了译语过来。

  现在这边,都开了一间译语学堂。

  这是自费上的,但学费并不算高。

  普通百姓省一省,也能供得起。

  有远见的,一年前在这间学堂正式开始招收弟子时,就已经带着孩子过去报名了。

  这会,县太爷带着师爷和译语,来到了港口。

  见到此番景象,县太爷抚摸着胡子,乐得见牙不见眼。

  这边发展好了,他这功绩,自然而然,不就来了吗?

  他巴不得山迪他们能多来几趟。

  山迪带来的东西,对于大乾的百姓来说,可都是稀罕物。

  山迪此次运过来交换和售卖的东西,很快便被一抢而空。

  识货的游商,县里的富商,有钱的全都出手了。

  山迪也交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原本还打算在这边待半个月的。

  可没来几天,东西就被抢空了。

  山迪想了想,觉得也没必要在这边再逗留,收拾行李,拜别县太爷,第二天一早就坐船往京城走。

  他来时正是秋收的季节。

  一路过来,看到了不少正在抢收稻谷的百姓。

  稻穗重重地往下压,百姓们脸上笑开了花。

  在一次停靠补给时,山迪无聊,便找了几位老百姓谈话。

  正如大乾这边的译语在学他们那边的语言文字,他们那边的,也在学习大乾这边的语言文字。

  山迪自己也学了段时间。

  说得虽然不怎么好,但仔细听的话,基本能进行沟通。

  他本是想问问大乾这两年来有没有什么变化。

  没想到,他这一问,可是捅了话篓子了。

  “变了挺多咧!”

  山迪听着他们说的什么改良稻种,什么番薯,土豆,玉米,听得他一愣一愣的。

  “也是今年,这些东西才轮到我们这边种,离京再远一点的,得等到明年咯。”

  “可不是,我们从衙门那边领回来的种,等种出来后,得还回去,他们种的,怕就是我们种出来的种。”

  几人说着说着,就把一直插不上话的山迪给遗忘了。

  山迪听着他们说的什么你家收了多少,我家收了多少,又听他们说什么这个煮着吃味道不错,那个炒着吃也不错,什么晒干吃也好吃。

  山迪听着,脑子都快要转不过来了。

  就在他想着等进京后,再找人去查一下情况时,他就在船上吃到了百姓们说的那些东西。

  确实跟他们说的一样,好吃。

  山迪咬了口玉米,甘甜的味道让他顾不得说话,低头又咬了一口。

  连吃几个,等吃饱了,山迪才把事吩咐下去。

  “等回去,我们多买些,弄回去自己种,还有其他的,如果有,也买回去种。”

  山迪的决定没有人反对。

  得到了一致的同意。

  越是离京近,山迪尝到的东西越是多。

  看到的景象,自然也多了起来。

  “这是?”

  他踩着硬邦邦的地面,连跺了两回脚,心里既新奇,又疑惑。

  上回过来,可不是这样的。

  沈舟领命过来迎接山迪等人,闻言,笑道:“这啊,是水泥地面。”

  “水泥?”

  沈舟能过来,山迪自然惊讶,但更让他惊讶的,是脚下踩着的这一块地方。

  “这怎么弄的?”

  主动向皇上提出要来接人,实则过来散心的沈舟抿唇微微一笑。

  “我们有个水泥厂,陈使节到时若是空闲,可以过去瞧瞧,若是喜欢,可以装些回去。”

  “毕竟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

  这话可是说到山迪心坎上去了。

  他们这一路过来,确实不容易。

  所以看到什么,他都想带回去。

  又跺了跺脚,山迪心里已有打算。

  “那到时候,可就麻烦沈尚书了。”

  “不麻烦,应该的。”

  三言两语推销了水泥的沈舟心情不错,邀着山迪等人先去衙门那边歇一歇,吃点东西,明日出发进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77a84174c.my。笔趣阁手机版:https://m.77a84174c.my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