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3章 卢植与刘宏,大行丞赴陈国

  一番密谈之下。

  好似整个大汉的局势,都掌握在何进与袁隗的手中。

  殊不知,这些对话早已被庭院中竖起耳朵的女婢偷偷记下,并悄悄传入宫中。

  “陛下。”

  长秋殿外,蹇硕恭敬作揖。

  “何事?”

  刘宏缓步朝着嘉德殿走去。

  今日与刘牧谈话,有所得,又有些失望。

  毫无疑问,陈国赚取的钱财不少,可他却得不到一分。

  因为贩卖货物的收益全部用于供养百姓和购买粮食,所以他只能尝试推行互市,看看所谓的‘怀柔之政’是否可行。

  “直指密报。”

  蹇硕不动声色道:“监察公子牧的人被发现了,并且袁隗再度相邀大将军,谈定推动立储之事,从狱中捞出董仲颖,参与凉州平叛。”

  “终究是屠夫。”

  “人蠢的够可以。”

  刘宏极为失望道:“朕就算再不喜辩儿,那也是皇长子,朝中士卿岂敢改祖宗之法,谈立储必定首推辩儿啊。”

  蹇硕垂着头,神情有些阴郁。

  他所禀两件事,刘宏却对刘牧避而不谈。

  显然,是要他撤回绣衣直指,并且不得再擅自监察啊。

  由此可见,天子对于宗王的信任。

  “对了。”

  刘宏停下脚步,沉声道:“他们首选谁领军?”

  “皇甫将军。”

  蹇硕连忙回道。

  “呵。”

  刘宏轻笑一声。

  皇甫嵩,是他为帝时所征。

  一生为人爱慎尽勤,忧国扶民,德布天下。

  恐怕,这也是何进与袁隗首推此人的原因,不会干涉其他人的利益。

  对于立储。

  刘宏向来不怎么上心。

  对何皇后鸩杀王美人有之,更多的是不喜刘辩怯懦。

  为天子者,必须要镇得住满朝公卿,不然就是士族的傀儡,显然刘辩没有统御天下的才能。

  他不惜提拔何进为大将军。

  何尝没有将刘辩视为储君的想法,借外戚之力匡扶大汉。

  但,何进这个屠夫,竟然没有联盟宗亲,还和袁隗这等人搅合在一起,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迈入嘉德殿。

  刘宏目光落在跽坐之人的身上。

  “罪臣,拜见陛下。”

  卢植肃然恭敬地长拜道。

  “免了。”

  刘宏沉声道:“卢卿,心中可怨朕?”

  “不敢。”

  “臣迁延有罪。”

  卢植摇了摇头,神情有些失落。

  所谓迁延,是从在狱中听闻各方消息才想通的事情。

  为大儒之人,有大智慧,但高高在上太久,有些不知民生疾苦了,总以为自己被下狱,只是因为朝中的利益交换,可笑啊。

  “卢卿。”

  刘宏掀袍落座,说道:“今年大汉赋税所征,不足去年一成,明年依旧是如此,往后数年都恢复不过来,卿可知又有多少百姓为了活下去,被迫卖田于乡绅,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

  卢植羞愤欲绝:“臣愧对陛下,愧对百姓所望。”

  “算了。”

  刘宏端起女婢呈上的茶水,淡淡道:“大汉有忠良,朕准你去陈国。”

  “什,什么?”

  卢植一愣,难以置信地望向帝陛上的刘宏。

  他可是海内大儒,朝中尚书,纵比不得九卿,也不能轻易被发往郡国吧。

  况且,依陈国之力,早已超过宗王的规制了,陛下不仅不问罪,还不断对其增强,到底是怎么想的。

  “卢卿。”

  刘宏倚着斧扆,神情漠然道:“从黄巾之乱开始,你可见过朕用皇帝信玺调兵?”

  “这……!”

  卢植头上顿时渗出冷汗。

  他心中有一个猜想,却万万不敢确认。

  刘宏捻着手指,沉声道:“朕一生算得上昏庸二字,但大汉不能毁在朕的手中,刘牧便是宗室的未来,朕希望他能匡扶天下。”

  “臣明白。”

  卢植作揖俯首。

  这一刻,他全部都明白了。

  刘宏在朝中,于整个宫廷,都看不到大汉中兴的希望。

  故此,将大汉未来压在了刘牧的身上,从一开始的羽林监,到现在的司隶校尉,都是对其考验与磨砺啊。

  若大汉有未来,不在刘辩,刘协身上。

  因为这两个人压不住满朝士卿,身边又没有可用之人,唯有扶持宗王,才能保住汉室江山。

  “去吧。”

  刘宏摆了摆手,沉声道:“皇甫嵩有上书,将平冀州之功予你,朕下诏免你之罪,并赐为大行治礼丞,行走陈国。”

  “谢陛下天恩。”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卢植俯首再拜,而后起身离开大殿。

  出宫之时。

  迎着漫天风雪,呼出一口白气。

  再垂首,看到宫门外的大道上,停着一辆四马车舆。

  “子干先生。”

  车舆前,许褚作揖道。

  “你是?”

  卢植看向飞扬的旗帜,司隶校尉四个字极为刺眼。

  “先生。”

  许褚摆下马凳,敬畏道:“某是王卒尉丞,令陈国王卒尉,陛下遣人传诏,言先生今日出狱,世子特遣某来驾车。”

  “尉丞?”

  卢植若有所思地登上了车舆。

  似乎,陈国内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一个小小的近身卫卒,竟然还设丞之官职。

  “驾。”

  许褚挥鞭驱车。

  卢植靠着车厢,不禁问道:“你之上可有人?”

  “没有。”

  许褚不假思索道:“王卒尉某所领,下面是尉令典韦,某一般领军在城外军营训练,典韦领人护卫世子身旁。”

  卢植淡笑道:“如此看来,你比典韦更适合领军。”

  “先生。”

  许褚脸上扬起一抹笑意,憨声道:“世子麾下领军之人,皆为幕府护军,某与典韦都是近身,万万不能在外领军。”

  “大智若愚。”

  “可别那一天藏的真得不到重用。”

  卢植叹了口气,不禁劝解一声。

  “先生多想了。”

  许褚目光有些悠远,淡笑道:“某家兄长已经是陈县县尉,况且天下之臣,还有谁比得上近身卫队统率而被信任!”

  “有些意思。”

  卢植抿嘴笑了一声,侧目惊诧道:“此路,不是去司隶校尉府吧。”

  “嗯。”

  “回先生府中。”

  许褚不急不缓道:“世子说了,卢师去年诞子,今年匆匆奔赴冀州战场,又在诏狱数月,想来家中定然忧心不已,当早些回家看望妻儿,去陈国不急。”

  “回家。”

  “回家……!”

  卢植眸子有些黯淡,转瞬又振奋起来。

  事已至此,远离洛阳,便早些脱身,去陈国看看也无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