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73章 为虎作伥,镇中将军曹操

  冀州遣使。

  袁绍以身入局,妄图摧垮大汉天威。

  权力争斗,向来你死我活。

  大汉宗室的清洗,一步步朝着地方迫近,犹如悬于天下士族头上的利刃,随时可以落下。

  或许他们能够臣服新制之下,可权力放不下,利益放不下。

  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操戈而起。

  能胜吗?

  几乎所有人心中都在自问。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没有五成的胜机。

  他们的底蕴在州郡,手中握着私库。

  有依附他们的百姓,所以才敢拔剑指天。

  大汉积望四百年,若真的不可反,各州郡又怎么生生灭灭兵事不绝。

  八月中旬。

  洛阳工部,礼部,宗正府颁布政令。

  除天下无宗王之国号,偌大的十三州,只余寥寥几个封国。

  “大汉有王太子。”

  “大汉有孝烈帝。”

  从徐州赶赴而来的彭城王刘和,兖州刺史刘岱以大礼而祭文陵。

  刘洪在旁侧叹息,复杂道:“天下离乱,国之垂危,某闻中山靖王之后,以及青州宗人有异动,不知徐州如何?”

  “遵天子诏。”

  刘和转身看了眼刘岱,沉声道:“王太子有遗诏,当祭天地加冕,孤不是陈王,彭城不是陈国,但孤有子,有孙,可披甲从戎为王太子而战。”

  “刘尚书。”

  刘岱苦涩一笑,解释道:“青州一系,非某所能掌,连胞弟刘繇都来兖州避祸了,青州的士族都想要推他出来争雄,宗内都是如此,他推脱之后,那些人方才选择了南皮令刘备。”

  “南皮令?”

  刘和眯着眼笑道:“一个县令?”

  “县令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为骑都尉。”

  刘洪为二人引路,登上四马车舆,解释道:“刘备义弟关羽,是王太子请封的忠义侯,刘备被表南皮令,加封骑都尉,有权募兵,并且必要时对外出兵,更是占据了渤海郡治,才被士族与三州刘姓推了出来。”

  “没想到。”

  “刘姓都在作乱。”

  刘和哀声叹息了口气。

  前汉,新汉,一个刘姓,却不同宗。

  新汉建立之初,光武帝以小宗登临大宗。

  可见有刘姓,想要借着兵祸,推刘备出来逐鹿天下。

  “刘尚书。”

  “某想要见一见王太子。”

  刘岱眉头紧锁,不安道:“兖州问题很大,某名义上是刺史,实际上根本察不了吏治,手中也没有多少兵马,陈留的张邈,东郡的桥瑁等人为袁氏先驱,某记得张超便在广陵为太守,而且还征臧洪为功曹。”

  “是这样。”

  “臧洪是臧旻之子”

  刘和颔首道:“孤记得,当年臧旻是护匈奴中郎将,征鲜卑三将之一。”

  “徐州乱不了。”

  刘洪意味深长道:“莫要忘了兵事归镇国府,中府军三大军团都在豫徐,且你是刺史,兵事不归你管!”

  刘岱满是好奇道:“如此,王太子还不扩军?”

  “扩军啊?”

  刘洪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六部官员不插手兵事,此为铁律,万万不能冒大不韪。

  临近九月。

  六尉,六部忙的昏头转向。

  礼部尤为如此,操劳着祭天地事宜,还要接待各邦野来的人,先祭文陵,然后入主宅院,等候参礼。

  镇国府,军谘司中。

  贾诩眉头紧蹙,望着舆图道:“天下雄才俱起,荆州已经在交战了,闻董仲颖伐灭常山的宋泓与朱符,黑山军是要下山了吗?”

  “养寇自重。”

  “冀州,早就被袁氏视为囊中之物。”

  荀攸嗤笑道:“四世三公,早就心怀天下,没想到被王太子杀了个措手不及,令袁隗,袁基喋血,使袁本初孤注一掷,做了叛逆。”

  “确实如此。”

  沮授提笔在舆图上勾勒道:“某是冀州士人,皇甫嵩大捷之后,便有人传颂‘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使其飘飘然,后有人为其进言免田租之事,加上黑山军雄踞,这些年广积粮,大募兵,还开山取石冶炼兵甲,这是谋逆。”

  负责记录的郭嘉不由问道:“王太子何意?”

  “你以为呢?”

  沮授兀的转身问道。

  对于郭嘉,他已经有所了解。

  想法天马行空,战略眼光极其精准,自是想要考问一番。

  “作壁上观。”

  “驱虎吞狼。”

  “亦或者,围而并歼。”

  郭嘉思忖道:“冀州看似天下第一大州,实则是四围之地,并州,幽州,兖豫,徐州,这是王太子先立北府军的原因之一,并且重整戍边军,便是为了防止冀州再度复现并州通敌之事吧。”

  “或许吧。”

  “但王太子没说过。”

  沮授丢下炭笔,淡笑道:“北府军一万五,中府军一万五,护商军两万,番号五营为五万,并州戍边军一万,凉州戍边军一万,幽州戍边军一万,还有华雄,段煨,以及旧王师,便是我们可控的所有兵力。”

  “十几万吗?”

  郭嘉神情有些凝重。

  镇国府兵力不少,但太过分散了。

  分布各州,有合围之势,同样容易被敌人击溃。

  “诸位。”

  贾诩从桌案上抽出一份密报放在桌子上,沉声道:“刘备想要入青州,平原必须拿下,孔文举恐怕扛不住,我们现在要担心对方驱虎吞狼。”

  “黄巾南下?”

  沮授翻看密报,言辞直截简明,切中要害,继而问道:“琅琊有蒙稷的第三军团,若真的黄巾南下,先入兖州北部,刘备有此能耐?”

  “不可小觑。”

  “青州黄巾,可是据闻有百万之众。”

  荀攸意味深长道:“黑山军,青州军,为人伥鬼,可见黄巾之乱从未消失,只是被地方隐匿。”

  “罢了。”

  贾诩无奈起身道:“王太子有言,所有兵事搁置在祭天地之后,最主要的事情,便是要看看内部是否生乱,我等还是操劳他事吧。”

  “嗯。”

  荀攸,沮授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授令司,大堂之中。

  戏志才将一枚符令推在前方,淡笑道:“王太子诏,祭天地之后,你从徐州刺史迁为镇中将军,统辖三军!”

  “徐州呢?”

  “准备迁谁为刺史?”

  曹操视同至宝的捧起镇中将军符令问道。

  “徐璆。”

  戏志才指了指墙壁上悬挂的舆图,沉声道:“张邈的胞弟是广陵太守,且张邈聚兖州士族,军谘司预计兖州兵力超过十万之众,所以你的压力不小。”

  “某无惧。”

  曹操眸子坚定无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