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386章 大汉南王,封南域之土八百里

  三韩之人。

  留驻洛阳,斡旋于各大府门。

  可惜,朝中诸卿理事在大业宫,回府之后更是谢绝邦外来人拜访。

  所以,百济,新罗,伽倻之人,奔波数日见到最大的官吏,竟然是典客司的驿卒,与一些府门家宰。

  数日之后。

  监州尉,右司直衙署之内。

  董昭翻看着从吏部分发过来的公文,脸色阴晴不定。

  营州刺史陈桐支持百济,瀛州刺史杜景支持新罗,且涉及互市,海上贸易往来,对整个三韩进行掠夺,籍此建设大汉二州。

  可以说,陈桐,杜景,不约而同的想要在三韩掀起一场战争。

  “董监邦。”

  甄俨,阿卜二人先后入堂。

  “甄会长。”

  “还有阿卜也来了?”

  董昭把手中经过统合的公文递给旁处文吏,示意分发下去。

  “三韩?”

  甄俨眉头微蹙,抬头看了眼阿卜。

  甄家有商会,名为中山商会,生意不止于大汉本土,往东有三韩,瀛州,往南更是有诸国,还遣人渡海西下。

  然,甄六渡海之事他极为劳心。

  不曾想,两个刺史的想法竟然碰撞到了一处。

  “董监邦。”

  阿卜收起公文,问道:“所以,需要阿卜与百济贸易吗?”

  “不错。”

  “这些时日,六部院与门下商定一个章程。”

  “某不便多言具体是什么章程,但你们两家可能要参与其中。”

  “甄家以瀛州泊港,青州泊港对新罗贸易。”

  “阿卜,你以营州,幽州泊港对百济进行贸易。”

  董昭沉声道:“你们要做的就是让三韩不能停下兵事,却又不能让百济一家独大,必要的时候从贸易上对其进行扼制。”

  “董监邦。”

  甄俨淡笑道:“货物可有限制?”

  “当然。”

  董昭端起茶盏,意味深长道:“过两日,某会拉着户部,工部,镇国府一些人组建一个筹谋队伍,两位到时候一定要来。”

  “诺。”

  甄俨,阿卜颔首应道。

  以监州尉右司直衙署统筹三韩之事。

  不管是甄俨,还是阿卜,都没有想到。

  但,他们都是大汉的商贾,自然要听从朝廷的调令。

  “尊贵的朋友。”

  神武门外,阿卜附耳低声道:“如果真的有需要,还希望甄家可以租赁一些商舰,钱肯定不会少,你知道阿卜是一个诚实的商人。”

  “可。”

  甄俨颔首登上车舆。

  二人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刘牧还未称帝的时候,他们这些商贾便凑在一处,遵循行商司,大汉商会的调遣,直至分设商会才散开。

  “倒霉的三韩人。”

  “竟然敢惹怒尊贵的陛下。”

  阿卜戏谑一笑,登上车舆前往西市。

  这件事情,他必须要与庞统商议,毕竟那位少年郎可是登上大汉天工年刊的人,更有传言早已被行商司的崔郎中看好。

  与此同时。

  门下尉,大堂之中。

  羊衜,田丰,卫觊,顾雍四人领人议事。

  “诸位。”

  顾雍沉声道:“吏部发下的公文都看到了,陈桐,杜景两个人都想要以商业撬动三韩,从其土掠夺人力建设两州,我们必须要尽快敲定此事。”

  羊衜蹙眉道:“某闻监州尉要在三韩掀起战事?”

  “嗯。“

  田丰,卫觊颔首道。

  如今,摆在大汉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程昱曾经所言,以战争来中兴大汉,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

  一条是贾诩那日所言,以利益诱之,以‘入不敷出’催动大汉内部的货币流转,兴工商业,并将这些人化为罪籍之人。

  “羊尚书。”

  顾雍问道:“你户部怎么说?”

  “并行。”

  羊衜眸子锐利道:“身毒,南域诸国,安息,贵霜,条支,乃至罗马,都可以用贾司丞之策;但三韩用程司丞之策,放手让监州尉,陈桐,杜景去操弄这场战争。”

  “可。”

  “双管齐下,可成。”

  田丰,卫觊眸子顿时大亮。

  顾雍思忖良久,沉声道:“刑部敲定外邦在大汉的劳工之法;工部可以做好调配,户部要拟定外邦劳工之人的月俸,度支,‘入不敷出’才是此政核心,某协助你们统合此章程,早些呈递陛下,好让礼部处理三韩之事。”

  “诺。”

  三人起身作揖。

  对于外邦。

  他们可没有怜悯之心。

  如今,大汉要走上兴工商百业之路。

  然,粮食供给不能停下,所以工程建设只能从外邦来取,至于会有多少人死在建设大汉的路途的上,根本没有人会在意。

  他们要的只有大汉中兴四个字,以及大汉万年的传承。

  大业宫。

  天禄阁之内。

  史阿恭从的伫立于一侧。

  “传礼部拟诏。”

  “封刘辩为大汉南王,封土八百里。”

  “先夷扶南王都毗耶陀补罗城,设南王都。”

  “遣宗正府之人传诏,从东府军拨一校府军为其开疆拓土,并擢王齐为南国相,刘磐为南国将军!”

  刘牧提笔在南域舆图上勾勒一个圈。

  日南郡初定,南域当有大汉的外封宗国,进行国力的投射。

  唯有南国存在,才能让南域七国长久的对大汉保持敬畏,并代行王化之事。

  “诺。”

  史阿小心翼翼的卷起舆图。

  “史阿。”

  刘牧捻着玉韘,沉声道:“你暗传裴茂,让李儆率军牵制一下扶南的兵力,大汉这一朝的第一位外封宗王,不可死在征途之中。”

  “臣遵诏。”

  史阿作揖恭退。

  大汉第一个外封宗王。

  南王,当诏书拟定之时必定天下震动。

  最为重要,便是封土八百里,而后还是以扶南王都为核心,可以涉及骠国,掸国,乌戈国,都元国等地。

  讨伐林邑,可以说大汉东府军的战事。

  然,讨灭扶南王都,开疆八百里,便是刘辩自己的事情了。

  只要诏书发于日南郡,东府军千卒,刘磐,王齐等人皆是刘辩的南国之臣,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南王,便以兵马而取八百里疆土。

  若在李儆牵制扶南的前提下都败了。

  那么,刘辩就断了回头路,只能死在征途之中。

  “陛下。”

  阁外,典韦恭敬道:“阿卜求见。”

  “宣。”

  刘牧端起青瓷盏抿了口清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