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512章 义阳草莽,三人为师,监州为敌

  马伯常死了。

  负责巡视之卒,尽皆被斩杀。

  整个渡口,几乎是片刻之间易主换旗。

  船坞中,负责看守舰船的辎重军纷纷走出来眺望渡口处。

  灯火映照之下,夜风席卷血腥气吹来,让所有人神情大变。

  然而,还未等一些人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见到船坞中一些舰船驶出,朝着大江中心驶去,还有人从船舱中取出铁索,木板。

  “有变。”

  “王师要打过来了。”

  一个辎重从卒恍然大悟,顿时惊呼出声。

  “快划船跟上。

  “王师要打过来了!”

  船坞中,一时传出此起彼伏之音。

  继而,不少人开始驾驶舰船,随着庞黄两家的人朝着大江中心驶去。

  他们是辎重从卒,更是被迫征劳役而随行军中的荆南百姓,还有诸多人曾经抗衡过士族,郡望。

  既然大汉王师要过来。

  他们必行迎王师之事,焉能坐视不管。

  此时,渡口处惊变,也惊动了大营之中的江陵军。

  桓阶,魏延,没有一丝犹豫,当即领军朝着渡口处赶赴。

  与此同时,对岸的三军闻声出营,以极快的速度行至大江沿岸,并且布下八牛弩,且上好弩弦,调整仰射姿态。

  江陵渡口处。

  火光长龙,伴随着兵戈之音行至。

  桓阶脸色难看无比,望着拦在渡口前的三百余人,以及用木板,沙石麻袋搭建的盾甲防线,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他临危受命拜为江陵令,千防万防没想到江陵还有暗间啊!

  “黄承彦。”

  魏延御马提矛,眼中充塞着恨意道:“没想到,你竟然真的是暗间,若如此庞元安也是间,子初先生猜测没有错?”

  “随你想。”

  黄承彦持刀而立,沉声道:“尔等不臣之人,有资格质问吗?”

  “杀。”

  魏延长啸一声。

  荆南萧条,连三郡太守都因为邢道荣等人被蒯良羁押入狱,若不是实在无人可用,焉能让庞黄来江陵。

  如今,事已至此,他已经无心质问。

  而且,黄承彦显然是善于布阵之人,以木板沙石防御箭矢。

  他们只能进行血腥的近身战,才能阻拦大江中心的舰船并作桥梁,接引大汉王师渡江。

  “嗖。”

  猛然,一抹白光裹挟锐气而至。

  噗呲一声,洞穿战马的脖颈,连带魏延都坠落在地上。

  长江西岸陈列百余八牛弩,齐齐释放,箭矛破空声如寒冬之惊雷,炸响江陵两岸。

  一根根箭矛,带着恐怖的气力,落入江陵大军之中,掀起一片血潮,将数百人贯穿,显得恐怖无比。

  “魏文长。”

  “你可能忘了大汉因何而盛。”

  黄承彦提刀走出防线,冷声道:“陛下集兵家四势大成,兵技巧之利,焉能被三百余步的大江所阻。”

  “你一介文士。”

  “胆敢走出庇护之地。”

  魏延被马血染红,杵着长矛起身,朝前方杀过去。

  “陛下万胜。”

  “大汉万胜。”

  黄承彦全身紧绷,以万胜之音震荡两岸。

  昔日,北地回响万胜之音,无数人以功登封列侯之尊。

  今日,南地,亦可响起万胜之音,用不臣之血,洗去弘毅公自戕之罪。

  “杀。”

  魏延狰狞大喝。

  他非庞季,亦非黄承彦。

  只是一个被吴景,朱治裹挟南逃的义阳草莽。

  这些年,有幸成为军中都伯,更是被刘巴擢为监军校尉。

  原本璀璨的未来,全部因为监州尉而毁于一旦,今日没有回头路,不是黄承彦死,便是他魏文长亡。

  “轰。”

  定业刀,锋矛碰撞于一处。

  仅一个接壤,魏延手中的锋矛便被切开。

  刀锋擦着甲胄扬起漫天火星,还未等其抽出腰间佩剑,刀锋顺势劈下将左臂斩落。

  “魏文长。”

  “你太高估自己了。”

  黄承彦探手按住其想要抽剑的右手,攥刀直刺没入其胸膛。

  “一介文士。”

  “你……这怎么可能?”

  魏延望着破甲穿身的刀锋,眼中满是猩红之色。

  他的甲胄,他的长矛,在一个中年文士手中犹如纸糊一般脆弱。

  “你可听闻。”

  “陛下乃天人降生,可恩泽天下。”

  黄承彦抽出刀锋,伸出染血之手捏着着魏延的兜鍪转向交战之地。

  三百余监州尉卒,犹如天兵一般,持刀齐入江陵大军的阵中,不管是御马的骑卒,还是披甲的步卒,皆非一合之敌。

  整齐的军列,雪白的刀锋,剖开江陵军卒的胸膛,令鲜血挥洒。

  黑夜与烟火,鲜血与混乱,犹如末世之景,撞入魏延脑海,令其昏昏沉沉。

  “呵。”

  “呵呵。”

  魏延凄惨一笑。

  黄承彦抽出其腰间佩剑,掷向朝他冲杀过来的江陵军卒,淡淡道:“陛下要收复的是四州,大汉要征服的是山河,尔等从来不被看在眼中,生与死就在一夕之间。”

  “你也是士。”

  “你凭什么能活着?”

  魏延抬头望着逐渐模糊的人影问道。

  “人生之路。”

  “尽皆需要自己来选。”

  黄承彦松开魏延,任由其瘫软在地上。

  大汉宗室与天下士族相争,他又岂能不知。

  曾几何时,他也是观望者之一,可当他在陈县见证那一场月旦评。

  当他见到刘牧一人压得各州士人抬不起头,又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方为社稷之才’,令所有人羞愧而逃。

  那时,他便明白天下无人可以阻挡时为‘骠骑将军’的刘牧。

  因为,那时的刘牧,已经不是站在为人臣,为士人的位置上考量天下,而是以高高在上之身,开始称量能够治国的人才。

  所以,昔日月旦评有所悟者,纵是为士之人,也都投于刘牧麾下了。

  “你们可选。”

  “但,某只是一义阳草莽!”

  “幸得三人为师,监州为敌,怎么选?”

  魏延呢喃一声,望着远处倒在血泊之中的桓阶,最终合上了眼眸。

  曾经,他只是一个江夏义阳的游侠儿,带着几十个流氓行于乡里,狩猎山野,时逢中府军征讨九江,庐江两地。

  蒙昧之际,被逃窜而来的吴景,朱治征为军卒进入荆襄。

  他曾心怀感激,视二人为师,更感激刘巴,不仅教他学识,更擢升他为监军校尉,所以他愿意为了这三个人与大汉为敌,与监州为敌。

  死而无悔。

  仅此而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