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21章 末将无能,刘牧不可阻

  四箭之威。

  震慑的何止是宛城,还有黄忠一众人,以及陈国军卒。

  一个人,一张弓,四支箭。

  从今日开始,势必在整个大汉掀起波澜,令人敬畏。

  可惜。

  刘牧都不知自己射杀的是谁。

  又给宛城内部黄巾军带来多么大的震撼,反而在安排军卒扎营,以及围城诸事。

  宛城。

  外城,一座府堂中。

  韩忠召集内外两城仅剩的高级将领。

  众人神情阴郁,带着畏惧与恐慌,时不时吞咽着酒水,麻痹自己的神经。

  “张渠帅已死。”

  “城中当以韩忠渠帅为首。”

  一个黄巾将领复杂道:“城外之人是宗王嗣子,大汉羽林监刘牧,听闻陈国丰硕,陈王刘宠更是擅射,比塞外射雕手更胜一筹,想必父传子,同样擅射吧。”

  “当是如此。”

  众人附和着,给自己一个安慰。

  若不然,他们今夜恐怕都不得安稳入睡。

  “诸位。”

  韩忠挠了挠头,咬着牙问道:“事已至此,天公将军大业难成,既然羽林监来南阳,想来豫州各郡黄巾大军都被平定,陈王刘宠可能会发兵扬州,我等当如何?”

  “降?”

  突兀,堂中传出怯懦之声。

  众人没有驳斥,没有怒喝,都陷入深思。

  刘宠,刘牧,陈国最为重要的人物,父子二人披甲挂印,敢走出陈国及豫州,整个南方都会是他们的战场。

  如今,荆州大渠帅张曼成已死。

  他们这些虾兵蟹将,真的可以敌得过刘牧吗?

  一旦与对方开战,恐怕以蚍蜉撼树,萤火自比皓月来形容都不过分吧。

  “呼。”

  韩忠吐了口浊气,压下心中的恐惧,安排道:“统御内外两城军卒,明日一早出城献降,今夜千万不要惊扰城内百姓,免得犯下大错,被羽林监厌恶。”

  “诺。”

  众人心若死灰的应下。

  一个,又一个的朝着堂外走去,继而分散各营传话。

  “天公将军。”

  “勿怪末将无能,刘牧不可阻啊!”

  韩忠颓废的靠在斧扆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呢喃自语。

  四支箭,杀死张曼成三人,断裂黄巾大纛,同样熄灭了他的鏖战之心。

  投降。

  不得已而为之。

  他们都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

  以太平道为骨架,聚拢起来的流民佃户,不是非战不可的军卒。

  当击溃军势时,莫说数万,十余万,就是数十万,百万大军,都是溃不成势的流寇罢了,岂能追随张角,推翻腐朽的大汉。

  一夜之间。

  南阳郡改天换地。

  骄阳升起,驱散大地湿雾之际。

  韩忠带着黄巾军走出城门,在郊野卸甲,聚拢兵戈铁器。

  “出城弃戈。”

  “难道是诱敌之策?”

  王越,黄忠,典韦,许褚等人一脸茫然。

  军营望楼上戒备的军卒亦是如此,纷纷看向前方矗立的身影。

  “投降吗?”

  刘牧披甲扶刀,眺望着远处汇聚的人群,蹙眉道:“汉升,你是南阳人,领百骑前去交涉,若是献降,将张曼成等渠帅领入军营。”

  “诺。”

  黄忠眸光流转,应声走下望楼。

  “仲康。”

  刘牧继续道:“你亲自领五十骑疾行新野,在半路寻找荆州刺史徐璆,让他领军直奔此地,若我等在城外开战,他们便是奇兵。”

  “诺。”

  许褚转身而去。

  “有意思。”

  “区区四箭,不至于吧。”

  刘牧摸了摸下巴,转身朝着帅帐而行。

  昨日发箭。

  不过是对宛城黄巾军威慑。

  他想过以箭术震慑,达到让敌人恐惧的目的,却没想到直接出城投降。

  除非。

  昨日射杀的三人,身份极为不凡,才能彻底击溃敌军的气势。

  …………

  ………

  “吁。”

  时间不长,黄忠领百骑行至宛城之外。

  一双虎眸,宛若凌厉长刀般扫过汇聚的黄巾大军,最终将目光放在前头的韩忠身上。

  “你是?”

  韩忠身形有些佝偻,眼中带着疑惑。

  “黄忠,黄汉升。”

  黄忠提着朴刀,铿锵有力道:“本是南阳一乡勇,幸得世子看重,随军讨伐尔等叛逆,张曼成可在此处。”

  此话一出。

  郊野之上一片寂静。

  黄巾军各方小将不禁惶恐。

  “死了。”

  韩忠踏前一步,自嘲道:“昨日城外二人,一人着贵甲,张弓四箭,射杀了三位渠帅,某与众将商议,开城降于羽林监!”

  “什么?”

  黄忠眼中满是惊愕。

  随行的王卒尉百骑神情古怪无比。

  昨日,世子总共发了四箭,断了大纛,杀了三个人,还都是渠帅?

  四箭之威,恐怖如斯,一座荆州的雄关,十几万大军的战争,竟然就这样湮灭了?

  “某乃韩忠。”

  韩忠伸手自缚,复杂道:“世人谁能想到,一介少年,竟然有惊天之能,若羽林监还心存大汉百姓,某愿受枭首之刑,还望宽宥他人!”

  “走吧。”

  “领千人之军者,全部随某入营,余者等候军令。”

  黄忠面色复杂,别马调头朝着军营缓缓而行。

  直至此刻。

  他神情还有些恍惚。

  万余大军开赴而来,却草草结束了一场战争。

  可笑吗?

  不,不可笑。

  南阳宛城如此,那天下各处的战事又当如何平定?

  谁又能如世子一般,四箭定宛城,吓得韩忠与一众黄巾小将出城献降。

  黄忠归营。

  王卒尉百骑从四方羁押韩忠一行而回。

  营地中,羽林缇骑,王卒尉,陈国军卒列于两侧窃窃私语,带着不解看向众人,直至韩忠被送入帅帐,方才哄然热议。

  帅帐中。

  黄忠解释了前因后果。

  刹那间,荀攸,戏志才,典韦等人悚然惊愕。

  巧合?或许有,但不多。

  昨日大军兵临城下,宛城内部呈防守之势。

  城楼之上,有多少人有资格,有胆魄放言讥讽,所以张曼成,赵弘,孙夏死的不冤。

  “就这?”

  刘牧如鲠在喉,有种不吐不快之感。

  他领着大军南征黄巾军,还没来得及发动战争,敌人就降了。

  不过,避免战争,免去军卒阵亡,轻而易举得到一场胜利,却是一个统帅者最高的赞誉。

  “世子。”

  “首恶伏诛,降者有功啊。”

  荀攸眼中闪过一道亮光,对着上位进言。

  宛城是张曼成的宛城,而不是韩忠的宛城,所以韩忠领军投降有功,不能杀,反而要赏,才能安抚营外等候接受的大量降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