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65章 凡为上位者,子嗣便是手中玺

  满宠游走在陈县各大府门。

  不少人,都知晓了刘牧归国的消息。

  这一夜。

  陈县有无数人枕席难眠。

  陈国的世子,大汉的骠骑,让人激动之情难免。

  尤其是闻刘牧之名来到陈国的人,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一连两日。

  陈县欢声笑语不曾停下。

  各家各户,都将仅存的红绫挂在门楣,为世子归国大贺。

  陈县往南。

  郊野之上,刘宠负手徘徊。

  满宠,史阿,许定,黄忠,乃至连高顺都来了。

  顾雍,卢植,蔡邕,以及封侯的陈槐等人伫立在旷野上,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

  “琰儿。”

  “累了可以回车上。”

  蔡邕低头看着娇弱的蔡琰。

  “父亲,琰儿不累。”

  蔡琰踮脚朝着远处看了看。

  卢植朝着远处一瞥,问道:“伯喈,怎的不见泰山羊氏之子?”

  “接待人呢。”

  蔡邕叹了口气,说道:“骠骑在洛阳留下法令,招各州大商来陈国,自从羊衜回来之后,一直处理商业上面的政务,今日还要安抚想要面见骠骑的商贾。”

  “陈国啊。”

  “还真是膏腴之地。”

  卢植目光扫过城门处自发来迎的百姓。

  “子干。”

  “真的是膏腴之地吗?”

  蔡邕捏着胡须笑了笑。

  陈国地处豫州腹地,以前仅九城便养活了百万之民。

  经历黄巾之乱后,人口翻了一倍余,所谓膏腴,不过是政令有达,不管是国相府,还是陈王府,都有俯照民生之政,才能让此地看着像乐土而已。

  “随你。”

  卢植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

  “轰隆。”

  “轰隆。”

  大地一阵震颤。

  天际之远,腾起一片黄土。

  犹如地龙翻身一般,卷起尘埃风暴朝着陈县笼罩而来。

  隶属龙骧军的旌旗破尘而出,铁蹄骤然减缓了行军脚步,开始朝陈县徐徐抵进。

  “唏律律。”

  片刻,大军于众人五百步之外停止不前。

  一辆四马车舆从军列中缓缓驶出,停在百步之外。

  “刷。”

  刘牧掀开帐幔,踩着马凳走了下来。

  将手中的定业刀递给典韦,整了整身上一袭素衣向前走去。

  大军急停,车舆驶出。

  少年郎孤身上前,身后是漫天黄沙遮蔽的铁骑与猎猎旌旗。

  这一幕,冲击着所有人的眼睛,好似天地为之失色,都在衬托缓行的素衣身影。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莫不是如此。

  “儿刘牧回来了。”

  “父王,一年可还安好。”

  刘牧敞开双手,合拢作揖对刘宠大拜。

  在陈国之外,他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在陈国他是宗王之子,陈国的世子。

  刘宠值得他拜,更值得陈国百姓一拜。

  天灾人祸的时代,豫州腹地能有一片乐土,刘宠功不可没。

  “我儿。”

  “回来便好。”

  刘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本来准备好的诸多说辞,化为一声我儿,诉清一位老父亲的思念。

  “诸位。”

  “可安好。”

  刘牧挺直腰身看向众人。

  目光经掠蔡琰时,还如少年般眨了眨眼。

  惹得她退在蔡邕身后,小心翼翼的探头看着。

  “尚好。”

  “骠骑万胜。”

  众人回应,唯独陈槐三人肃然大喝。

  一句骠骑万胜,似乎让所有人回到了萧关征战的场景。

  龙骧军目光灼灼的朝陈槐凝视而来,符离亭侯,乡勇封列侯的传奇啊。

  “行了。”

  “可去封地看过。”

  刘牧拍了拍陈槐的肩膀问道。

  “未曾。”

  陈槐羞臊道:“末将就一乡勇,不懂什么食邑之事,所以让国相府代为处理食邑,到时候折换成钱粮布帛就成。”

  “可。”

  “回家吧。”

  刘牧朗笑一声,朝着众人招呼。

  回家了,龙骧军自有人安排入营休整,不需要他过多操劳。

  “诺。”

  一声声长啸震动山野。

  …………

  ……

  “如何?”

  “可还入你眼?”

  大军归营,迎接之人散去。

  刘宠带着刘牧行于陈县街道,身边只有典韦,许褚作为近身护卫。

  “繁荣了不少。”

  刘牧从街边摊贩上买了粔籹,塞了一根在口中咀嚼,问道:“公羊学宫设在何处了,还有造纸工坊年利多少?”

  “我不管此事。”

  刘宠垂袖淡笑道:“工坊与商业之事,全部托付给了羊衜。”

  “哈哈。”

  刘牧笑了笑,打趣道:“天下未安,陈国还在建设,父王就准备给我让位了啊,孩儿这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

  “你啊。”

  “比小时候调皮多了。”

  刘宠摇头失笑不已,说道:“你和陛下为父都看不懂,你们明明都有能力抚镇天下,而今更是压得士族抬不起头,却猛的急流勇退,却是为何?”

  “父王。”

  “你可知一份粔籹需要多少人的努力吗?”

  刘牧举起手中的粔籹,目光锐利道:“士族的根基从来不在朝廷,而是在州郡之中,朝廷取赋征兵,乃至治民都离不开他们的协助,朝堂之上他们败了,可他们还在州郡,使皇权不下乡啊!”

  “也对。”

  刘宠眉头紧锁。

  “或许。”

  “孩儿与陛下类同。”

  刘牧身上气势一换,侧目道:“我们可以为了一些目的坐视天下大乱,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大汉中兴!”

  “或许吧。”

  刘宠洒脱一笑道:“不管何时,陈国都是你的倚仗!”

  “当然。”

  刘牧眼中尽是笑意。

  陈国,是他的基本盘,更是刘宏手中最为锋利的刀。

  这柄刀锋插入关东士族的核心,并且开始瓦解汝南袁氏的影响力。

  当朝宗正刘虞,能批下陈国建设公羊学宫的法令,还让蔡邕,卢植为祭酒,便是刘宏与他心照不宣的结果。

  尤其是封赐陈国,将汝南颍水以北十二县划入陈国,更是让袁氏元气大伤。

  “牧儿。”

  “为父没记错,你年后便十八了吧。”

  刘宠脸上带着老父亲般的笑容,语重心长道:“你母亲早亡,府中无人操劳家事,你可有心仪之人,为父就算厚着脸,也要去洛阳请天子下赐婚诏!”

  “额??”

  刘牧微微一愣。

  他都活出第二世,来大汉都得被催婚?

  “凡为上位者,子嗣便是手中玺。”

  “你还是少不更事,好生想想为何这般形容。”

  刘宠畅快大笑,大汉骠骑,功压庙堂又如何,还不是他的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