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131章 蹇硕,持骠骑之刃,为天子杀人

  “陛下。”

  “骠骑已经启程了。”

  蹇硕送走刘牧,回到南宫嘉德殿。

  “蹇硕。”

  刘宏望着桌案上的定业刀,淡笑道:“朕有预感,此生再也见不到公子牧了,这一别将是永远。”

  “陛下随时可召。”

  蹇硕鼻子发酸,低着头回应。

  刘宏体弱,已经病了数年,今年越来越严重。

  为了不使宫廷动荡,社稷垂危,连太医令都极少召见诊病。

  “无所谓。”

  “生与死,朕看得开。”

  刘宏持刀走下帝陛,递给蹇硕道:“骠骑之刃,朕今日赐予你。”

  “奴婢惶恐。”

  蹇硕跪在地上,双手捧起定业刀。

  一个宦官,持骠骑之刀,天子必是要推他出去掌兵权。

  “不必惶恐。”

  刘宏负手走向北宫,淡淡道:“朕要为骠骑肃清前路,自要有人在朝中持刀,你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望你莫要负了定业刀。”

  “诺。”

  蹇硕叩首大拜。

  持骠骑之刃,为天子杀人,纵死无憾。

  刘牧的离开,使得洛阳风云激荡,各府惴惴不安之风一扫而空,开始遣派门客,掾属往来州郡,联络可以用得上的人。

  宗王之子,是悬于所有士族头上的刀。

  昨日之袁基,可能是明日的他们,党禁能落在四世三公的头上,亦能落在他们家族的头上,必须要筹谋后路才是。

  刘牧大捷的消息,随着行程一路南下。

  各州,各郡,无不是为之震撼,更为之畏惧。

  凉州的互市,却反之繁盛了不少,加上羊衜前往并州,一时间令驻守的官吏手足无措,十余天方才缓过来。

  十一月末。

  刘牧行至陈县城前。

  天气严寒,刘宠没有兴师动众的迎接,而是让许褚驱车出城,驶出十里之地,就两个人迎着大军归国。

  “这天。”

  “干冷,干冷的。”

  车厢内,刘宠扯了扯衣襟说道。

  亲子北伐大捷,斩邦野之敌数十万,宗室亘古未有之人。

  可是他一生的骄傲,就算百年之后见到列祖列宗,也有炫耀的资本了。

  “父王。”

  “今年陈国收成如何?”

  刘牧挫着手,看向荒芜的旷野问道。

  “还成。”

  “陈国算得上丰收。”

  刘宠欣慰的笑道:“也是占了浚通河道之利,袁曜卿管理农田确实有些手段,不过此次你赴北伐外,袁滂竟然没有在朝中说话,莫不是真以为陈国离开不一个田曹掾史?”

  “父王不必如此。”

  “袁滂只是一个人而已。”

  刘牧淡笑道:“袁涣可用,便要重用,耕田是民之大事,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与军政并行!”

  “行了。”

  刘宠无奈道:“此次封疆九县,为父在汝阳县弄了一个马场,已经储备不少干草,又引颍水可饮,能够牧养你带回来的战马。”

  “有劳父王。”

  刘牧连忙笑着恭维。

  陈国封疆三十县,所占之地近乎可比南阳郡,百姓更是朝着四百万迈进,堪比一些小州之数。

  如今,国相府已经不堪重负。

  若不是行商司,营造司,军谘司辅佐,恐怕刘宠和顾雍能被忙的焦头烂额。

  “对了。”

  刘宠催促道:“为父踅摸了一些贵胄之女,以及兖豫之地良家女的过往,还让画师画了相貌编造成册,你回府之后好好看看,就算是不寻正妻,总得纳个妾室,争取明年便将此事办了!”

  “好。”

  “此事定会放在心上。”

  刘牧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连忙点头应下。

  老父亲的催婚,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都无比可怕啊。

  刘牧回国,陈县一如往常。

  由此可见,北伐大捷的庆贺,陈国早就有安排,并且对百姓进行过安抚。

  临近城门。

  龙骧,介士,部分王卒尉归营卸甲。

  车舆驶入城内,刘牧掀开帷幔观察街市,南来北往的商贾不少,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胡人贩卖香料与宝石。

  “牧儿,何时回府?”

  车舆停在骠骑将军府门前。

  刘宠掀开帷幔,望着快要迈进府门的身影问道。

  “父王。”

  刘牧转身作揖一礼,淡笑道:“总得先处理一下军政要务,估计需要半个月时间,年关之前必定回府一趟。”

  “可。”

  刘宠给了刘牧一个眼神。

  回府是假,确定娶妻还是纳妾才是真。

  既然刘牧说年关之前定下人选,他也算是遂了心愿。

  “骠骑。”

  “见过骠骑。”

  府内大堂,贾诩,戏志才,田丰,满宠等人俱在。

  尤其是顾雍,看上去老了好几岁不止,正神神叨叨的呢喃着什么。

  “我才刚回家。”

  刘牧无奈一笑,安排道:“你们且把公文交入书房,过几日我再让人传话召开议事。”

  “诺。”

  众人连忙讪笑着作揖。

  陈国封疆两次,辖地太广袤,原来的体系不足以治理。

  他们被军政要务所拖累,加上三司与国相府部分权柄有悖,只能来找刘牧定个先后,方能治理三十县之地。

  “怎么样。”

  “某说过几日再来吧。”

  众人出府,贾诩看着田丰等人调侃道。

  “事情太多。”

  “总得分一个轻重。”

  田丰肃然道:“陈王屡次托监州尉寻找良家女的消息,显然是要催促骠骑迎娶妻妾,但陈国军政要事当为先!”

  “你这人。”

  贾诩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顾雍反而摆了摆手,反驳道:“陈仲举有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骠骑是要安家了,不然人心动荡。”

  “随你们吧。”

  田丰耿直的朝远处走去。

  年关将至,陈国需要颁布明年的新政。

  娶妻纳妾不在一时,军政要务却不能耽搁。

  若非刘牧这一年在并州操劳北伐诸事,今日定要拟下一个治国的章程,方可安百姓之心。

  “习惯便好。”

  “元皓就是这般性子。”

  贾诩耸了耸肩,淡笑道:“军谘司中,也就公与能劝一劝。”

  “哎。”

  顾雍揉了揉眉心,叹道:“公达先生还在并州操劳州中政务,不知朝廷何时派遣新的刺史,加上宁之也去了并州,骠骑明年是不是还得操劳幽州啊。”

  “应该不了。”

  “袁基死,袁氏子弟受党禁。”

  “今之大汉,随时都有可能动荡,天子不会让骠骑去边疆。”

  贾诩扯着大氅,哈了口热气道:“某预计明年骠骑会着重内政,以及三州互市,你们且看着吧。”

  “那样最好。”

  顾雍,戏志才等人颔首附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