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第406章 望子成龙,马腾的一番苦心

  疆域的拓治。

  种种不足之处,尽皆显现出来。

  最为明显,便是人口不足,以及不毛之地的开拓。

  刘牧明白,甚至户部也明白,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时间,大汉百姓的数量破亿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开疆拓土不可止。

  兵事,等不及人口增幅的时间了。

  这一年,大汉休兵停战,将所有精力放在治理武州,瀛州,营州,冀州,青州之上。

  如今,还要考量夷州,日南郡,檀州之政。

  储备官吏不足,人口不足,兴工商的章程停滞,户部,工部,吏部的压力骤然大增。

  故而,关于檀州,以及惠民之政,必须要在年内敲定。

  并以十二月的朝报,分发在天下各处,再传州郡县等处宣传,让百姓悉知善政的推行。

  此间种种,谏议尉,监州尉,刑部更是要做好监察。

  九月。

  秋收至。

  工坊的产量骤减。

  尤其是纺织业,大量的百姓归家务农。

  诸夏历朝历代,皆为耕战之国,就算未来兴以工商,本质的核心还是耕战,这是刻在骨髓中的事情,刘牧亦不准备改变。

  同月,洛阳通往下邳的运河试行。

  并且,沿途在各郡县设下渡口,兴起一条商路。

  又是一年的大丰之季,却让一江之隔的荆扬百姓分外羡慕。

  尤其是荆南百姓,对南郡,江夏的百姓心酸至极,恨自己为何没有生在两郡。

  荆扬百姓心中有不平。

  加上两州因天灾人祸的粮食减产,促使战事愈发频繁。

  镇国府,因秋收大丰。

  众将摩拳擦掌,裹挟程昱涌入军谘司内。

  “军谘司的列位。”

  吕布稳坐大椅,咄咄逼人道:“某可是亲自去了城外田亩,甚至御马从中牟打了一个来回,还派人乘船去了一趟兖州,各地皆是大丰之景,甚至连今年的粮价都有些许下跌,一石粟只有二十四钱,不知军谘司何时拟定讨伐孙坚的章程!”

  “是啊。”

  华雄捧着茶盏,问道:“从各州抽调一些粮食,许镇戍司三万兵马,便可讨灭孙坚,何必拖拖沓沓。”

  “没钱。”

  “也没有粮。”

  郭嘉无奈的看着满堂请战之将,最终眸子落在程昱身上。

  “某劝不住。”

  程昱满头热汗道:“早些就说了,镇戍司这两年没有发兵讨伐荆扬的章程,可是他们不相信啊!”

  “某也不相信。”

  徐荣摇了摇头道:“按照今年的年景,应该谷仓丰满才是。”

  “诸位将军。”

  “国之大政,焉能只从粮食而观。”

  “攻取敌寇以兵事力量为先,建设大汉则以道德教化为先。”

  “荆扬有变,益州断栈道据守,虽是蕞尔之地,然依山阻水,打下来如何治理才是难题。”

  贾诩揉了揉眉心,劝说道:“前段时间,六部在门下议政,讨论便是民政之事,这两年户部可能极为拮据,能否兴兵事,还需看十二月户部能给兵部拨下多少钱粮。”

  “是吗?”

  华雄愕然无比道。

  高顺眉头紧蹙,问道:“可是唐旄之事?”

  “算是。”

  “但不止是唐旄。”

  “武州,营州,瀛州,夷州,日南郡都要建设。”

  “唐旄被定为檀州,加上冀州,青州要重兴百姓之政,兵部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储备粮草。”

  贾诩无奈道:“而且,吏部为了治各州,储备的官吏已经耗空,不得不从兖,徐,豫抽调,复土南地诸州还需等候明年的大考取仕。”

  “可惜。”

  吕布一脸无奈的叹道。

  “诸位。”

  “打天下易。”

  “治天下难。”

  程昱整了整凌乱的衣衫,目光炯炯道:“开疆拓土,封侯拜相大汉人人皆想,可有资格,有能力者,能够扼止心中的野望,方可为合格的将帅,若真的不顾一切的行讨伐之事,才是真正的穷兵黩武。”

  “受教。”

  吕布神情羞臊的转身离开。

  华雄,徐荣,高顺,张济等人随之而去。

  “这群煞神。”

  “总算是离开了。”

  程昱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端起茶盏酣畅的猛饮一口。

  “怎么回事?”

  郭嘉眼中满是笑意。

  “礼部啊。”

  程昱无奈道:“这些典客司的人不讲理,本是出使外邦,不知怎么就弄成复土开疆之事,为将之人还能忍得住吗?”

  “这倒是。”

  郭嘉眉头微微一挑。

  程昱看向上位,问道:“贾司丞,军谘司拟算何时用兵?”

  “后年。”

  “亦或明年秋收。”

  “不过,还需要观中枢尉年末定下对百姓的善政。”

  “而且,南域的事情还需要时间来处理,讨伐不臣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贾诩捏着胡须,笑道:“你也知晓陛下的心气,不出兵则已,出兵必然是雷霆扫穴,所以我们制定章程,都是以一战平定交,扬,荆,益四州来论。”

  “甚好。”

  程昱眸子微亮道。

  郭嘉好奇道:“怎的今日没有见子龙将军。”

  “不知。”

  程昱摇了摇头。

  镇国府无战事,镇戍司坐班值宿有序。

  今日是赵云的休沐,许是如此才没有与吕布等人起哄。

  “出手法。”

  “俨然不下于王师剑术。”

  稷下武殿,一座空旷的校场之上,赵云用棉布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问道:“你明年准备参与大考取仕吗?”

  “是。”

  马超眼中满是坚毅。

  赵云端起竹筒吮吸了口冰茶,说道:“你的出手法,刀剑并用,天下恐怕没有几人可以比之,但行军打仗,沙场之上生死搏杀一寸长一寸强,还需多磨砺枪术,参与大考取仕之后,某便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多谢君侯。”

  马超起身作揖长拜。

  “不必如此。”

  赵云淡笑道:“你父亲托了安西将军,所以某才会来稷下武殿教你,希望明年在王师之列见到你的身影。”

  “安西将军。”

  “陈槐君侯吗?”

  马超顿时愣了一下。

  本以为是赵云欣赏自己的资质。

  不成想,竟然是老父亲在征讨西域前,托付陈槐之请。

  “是啊。”

  赵云起身掸去身上的浮尘,淡笑道:“当年,我们也算是同杀敌,共生死的袍泽,你父亲已经率军前往西域,来日莫要堕了他的威名。”

  “不会。”

  马超眼中意气风发。

  他祖上,可是伏波将军马援,又怎么会有辱自家父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