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英国公啊,朕之前就一直想着找个合适的时机,与你好好畅谈一番,无奈朝廷诸事繁杂,朕实在是抽不出时间。”

  “今日可算逮着机会了,赶在你明日即将出发之前,朕给你透个底。”

  李承乾的声音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

  李勣听闻,心中不禁泛起层层疑惑,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恭敬地说道:“还请陛下明示,臣洗耳恭听。”

  他实在想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神神秘秘,究竟是何等重要的事情,甚至还要特地避开程咬金,不让他听见。

  到底有什么事是程咬金不能知道的呢?

  这让李勣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李承乾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目光直直地凝视着面前的李勣。

  他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有敬重,有感激,还有对老臣的关怀。

  就这么看着眼前这个为大唐江山社稷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已满脸沧桑的老头子。

  他的手像是不受控制一般,缓缓抬了起来,轻轻地抹上了李勣脸上那一道道皱纹,以及鬓角那如霜雪般的白发。

  李勣只感觉后背一阵发麻,一股莫名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他完全猜不透陛下这一系列举动究竟是何用意,心中忐忑不安,只能静静地等待着陛下开口。

  可当他听到李承乾接下来的话时,整个人瞬间呆立当场,大脑一片空白。

  “现在,站在朕面前的,可是当世的武庙将军啊。”

  李承乾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无比的落入李勣的耳中。

  李勣惊讶地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滚圆。

  他自然清楚地知道,陛下和太上皇曾经一同商议并做出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他们下令建立了武庙和文庙,将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那些声名显赫的著名武将和文人雅士的生平事迹、丰功伟绩都详细地记载了进去,以供后世子孙敬仰与学习,让他们的精神与功绩能够永远流传于世间。

  李勣也十分明白,在大唐众多的武将之中,目前仅有李靖被太上皇以极高的赞誉抬入了武庙,成为了武庙十哲之一,享受着后世的香火供奉。

  可今天,竟从陛下口中听到这样一番话,难道自己也有机会踏入那武庙?

  李勣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丝不自信的神情,那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谦逊与不敢奢望所带来的本能反应。

  自己虽然征战多年,为大唐立下不少功劳,但武庙十哲的位置何等尊贵,而且,有时候,不仅仅是需要功绩,还需要人情世故。

  李承乾看着李勣这副模样,再次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充满鼓励:“英国公,精神点!纵观你这一生,南征北战,为我大唐开疆拓土,立下的赫赫战功不计其数。”

  “你哪一场仗不是打得漂漂亮亮,为大唐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是你李勣的功绩都坐不上那武庙十哲的位置,那这天下还有谁有这个本事啊?”

  “父皇当年抬着李靖将军上了武庙,那朕就抬着你李勣将军上武庙。”

  “也算是我们父子二人,一人抬一位我大唐的肱骨之臣,传为一段佳话了。”

  李承乾的这一番话,瞬间照亮了李勣的整个心房。他的眼眶迅速湿润,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陛下竟然要抬着自己上武庙?

  李勣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而是想了也没用。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不过是贞观年间的老臣,新帝登基,又是盛世。

  名将自然会慢慢溢出,要用武庙之位收买人心,也是收自己一朝的人。

  收他一个老东西的心,有什么用啊?

  李勣也能理解,所以从来没想过。

  可现在陛下却要将这份无上的荣耀赐予自己这个逐渐被岁月遗忘的老头子。

  由此种种,怎能不让李勣感受到陛下的一片赤诚真心啊!

  他抬起颤抖的双手,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感动的泪水,在这寂静的夜晚肆意流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