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长安,这座承载着盛世繁华的古都,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人间烟火气。

  熙熙攘攘的市井街巷中,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

  商肆如繁星般林立,五彩斑斓的招牌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各自的生意经。

  绸缎庄里,伙计正热情地向顾客展示着绚丽的丝绸。

  米粮铺前,老板熟练地用斗量着谷物,吆喝声此起彼伏。

  齐先生居于一处清幽的小院,屋内摆满了书卷。

  他身着素袍,手持毛笔,正悠然地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书写着。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吝大福的宅邸内一片忙碌景象。

  作为大唐最大的皇商,吝大福的生意遍布天下,从西域的奇珍异宝,到江南的丝绸茶叶,再到北方的皮货药材,无一不涉猎。

  此刻,他的宅邸宛如一个繁忙的商业中枢,账房先生们抱着厚厚的账本,进进出出,脚步匆忙。

  屋内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如同急促的鼓点,奏响着财富的声音。

  吝大福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时而拿起笔在上面圈圈画画,时而又与身旁的管事低声交谈,处理着一桩桩繁杂的事务。

  张显怀踏入宅邸时,屋内的紧张氛围扑面而来。

  他小心翼翼地走向吝大福,还未开口,就被吝大福那带着怒火的目光扫到。

  吝大福眉头一皱,额头上的皱纹拧成了一个“川”字,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这小子,没瞧见我正忙得焦头烂额吗?”

  “怎么挑这时候来!没一点眼力见儿!”

  张显怀被骂得缩了缩脖子,脸上却依旧挂着谦逊的笑容,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他赶忙解释道:“老师,是陛下叫您入宫呢。”

  一听这话,吝大福脸上的怒容瞬间像被一阵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谄媚。

  他一边手忙脚乱地整理着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衫,一边说道:“哎呀,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要是耽误了陛下的事儿,那可如何是好!”

  就在他准备抬脚入宫时,突然像是被什么击中了脑袋,猛地一拍脑门,脸上露出懊恼的神情。

  紧接着,他手忙脚乱地在怀中摸索着,不一会儿便掏出一把金锁。

  这金锁制作精美绝伦,工艺繁复得令人惊叹。

  每一处花纹都雕刻得细腻入微,上面镶嵌着九块温润的美玉,玉质晶莹剔透。

  张显怀看着这把金锁,眼中疑惑,不由自主地凑近细看。

  这金锁和吝大福之前送自己的那把极为相似,只是这一把更为华丽,一看便价值不菲。

  吝大福瞧他那入神的模样,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道:“看什么看,这是给皎皎的,记得回去带给他。”

  张皎正是张显怀的儿子。

  吝大福膝下无子,也无意成婚。

  在他心中,早已将张显怀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疼爱。

  在他看来,生孩子充满了不确定性,孩子长大后是否孝顺、能否继承自己的衣钵,都是未知数。

  还不如挑选一个像张显怀这样聪慧又懂事的学生,当作儿子抚养,这样就能保证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

  而且,他如今身处高位,身份地位实在尴尬。

  想当年,若陛下没有成为陛下,他吝大福或许会像普通富商一样,在长安的某个角落,安心娶妻生子,过着平淡而富足的生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