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李承乾、张显怀和秦如召三人一路奔波后,踏入了一家有些陈旧的客栈。

  店内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嘈杂的人声交织一片。

  他们寻了角落的桌子坐下,随意点了三道简单小菜和一壶当地的烈酒。

  李承乾刚一坐下,便深吸一口气,极力克制内心的波澜。

  身为帝王,他这些年来已经修身养性了,时刻谨记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帝王的修养,更是维护皇家尊严与朝堂稳定的关键。

  可刚刚一路走来目睹的种种情形,却险些将他的冷静理智冲垮,这无疑背离了他一直坚守的原则。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张显怀和秦如召,眼神中带着几分歉意,轻声问道:“显怀,如召,我知晓你们的孩子才出生不久,这原本是该守在妻儿身旁,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

  “我却在此时将你们唤出,伴我远行,你们心中可有丝毫委屈?”

  张显怀和秦如召听后,先是微微一怔,似乎被触及了心底的柔软。

  但很快,他们便眼神坚定地用力摇头,齐声说道:“老师,我们绝无委屈!能追随老师左右,为老师排忧解难,是我们此生之幸,何来委屈一说?”

  他们的声音虽不大,却充满了真挚。

  李承乾见状,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有这样两位忠心耿耿的学生相伴,是难得的幸事。

  “显怀,你把今日我们一路上的见闻都详尽记录下来,至于这些记录日后作何用途,且等我们回去后再从长计议。”

  李承乾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是,老师。”

  张显怀立刻回应,随即从随身的包袱中取出纸笔,摆放整齐,准备将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如实记录。

  李承乾的思绪渐渐飘远,回想起史书上记载大业六年那段看似辉煌却暗藏危机的岁月。

  那时杨广在位,隋朝从表面上看,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象。

  隋朝都城洛阳,作为国际贸易和交流的核心之地,每日都有各国的使者和商人穿梭往来,热闹非凡。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同肤色、服饰的人们汇聚于此,展现出一片繁华喧嚣的景象。

  可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诸多致命的危机。

  杨广好大喜功,对奢华的追求近乎疯狂。

  大业六年,他竟下令用昂贵的锦绸将城中的树木层层包裹起来。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那些外国使者和商人面前炫耀隋朝的富足,妄图以这种极度奢华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国力强盛到极致的假象,让四方来朝者都对隋朝产生敬畏之心,从而满足他膨胀的虚荣心。

  从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望去,确实能看到令人瞩目的繁荣。

  街道被精心修缮拓宽,地面铺设着平整的石板,道路两旁的建筑宏伟壮观,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而那锦绸裹树的奇特景观,更是为这繁华增添了一抹荒诞的色彩。

  远远看去,整个洛阳城仿若梦幻中的人间天堂,纸醉金迷,令人目眩神迷。

  可实际上,这般虚假的繁荣背后,却是百姓们沉重的赋税负担和无休止的劳役之苦。

  为了满足宫廷的奢靡挥霍、庞大工程的建设需求以及战争的巨额开支,百姓们被无情地压榨着每一分血汗。

  无数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投身于繁重的劳役之中,致使大片的农田荒芜,粮食产量锐减,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