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得知郭子仪率领七万唐军逼近滕县,安禄山顿时脸色都吓黑了。
“守忠这一仗打的真是大开大阖啊,这是不顾朕的死活了吗?”
安禄山坐在龙椅上愁眉不展,派遣使者赶往睢阳,调史思明前往滕县阻挡郭子仪南下。
李林甫终于忍不住再次向安禄山提出建议。
“北有郭子仪,南有李祎,徐州腹背受敌,更兼地势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臣恳请陛下迁都南京,以避唐军锋芒。”
扬州距离徐州六百里,邹县距离徐州三百里,西面的睢阳境内还有仆固怀恩的近十万兵马,这座大燕的国都已然陷入了重围之中。
安禄山麾下的首席谋士严庄也认为应当放弃徐州,迁都南京暂避唐军锋芒。
“臣认为李相所言极是,南京经过太子与陈希烈一年的经营,目前已经城高墙厚,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是时候迁都了。”
安禄山后悔不已:“可惜当初没听李相的建议早点迁都南京,那样的话我军可以顺着通济渠直接抵达南京,现在却是需要绕道了。”
终于成功说服了安禄山迁都,李林甫高兴的道:“陛下勿忧,我军在扬州周围也有十万兵力,李祎不敢出城阻拦我军,陛下从海陵渡过长江,再绕道去南京便是。”
唯恐史思明反对迁都,安禄山这次没有征询他的意见,直接下达了即刻迁都的命令。
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占据上风的时候固然方便四处攻伐,但一旦处在下风就很容易被敌军一鼓作气的杀到城下。
安禄山可不想让自己像张守珪、李璘那样被唐军生擒活捉,这时候再也顾不上思乡之情,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南京。
随着安禄山一声令下,燕军将徐州城内的粮食、金钱全部装到船上,由能元皓率一万人担任先锋,安禄山带着嫔妃以及李林甫、严庄等文武百官乘船顺着大运河向南,牛廷玠率领一万人马在岸上殿后,水陆并行,向南撤退。
至于徐州城,安禄山则留下三子安庆佑与部将何千年率领一万五千人驻守,并派遣使者快马告知史思明大燕迁都南京的决定。
使者快马加鞭,不消一天的功夫就赶到了睢阳,向史思明禀报安禄山迁都南京的消息。
“唉……陛下真是鼠胆,几乎要被李林甫、严庄这帮书生吓死了!”
史思明看完后破口大骂,捶胸顿足:“真不知道陛下怕什么?难道两年的吃喝享乐让他失去了雄心与胆量?”
“我已经派了薛忠义、尹子奇率领四万人赶往滕县阻挡郭子仪,再加上徐州的四万兵马,他郭子仪难道比项羽还要厉害?”
“想不到两军尚未开战,陛下竟然弃城南逃,消息传出去岂不让将士们寒心!”
史思明说着话拔剑出鞘,将面前的桌案一剑两断,恶狠狠的发誓道:“待我将来见到李林甫,定然一剑斩下这厮的首级,绝不能再留着他谗言惑主!”
按照史思明的计划,由薛忠义、尹子奇二将率领四万人马前往滕县、沛县一带阻击郭子仪,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到徐州。
徐州城内有将近五万兵马驻守,加上薛、尹二人统率的四万人马,总兵力接近十万,完全不用担心守不住。
自己则率领剩下的六万兵马继续向西压制仆固怀恩,争取拿下开封,平定汴州,与安守忠遥相呼应。
如果安守忠能够拿下虎牢关,那自己就可以与他合兵向西,剑指洛阳。
如果安守忠被阻挡在虎牢关之外,那自己就率领主力从陈留南下进攻许昌,绕道阳翟、登封攻打洛阳。
安守忠既然吹响了反攻的号角,那就把目标死死的瞄准洛阳,只要能拿下洛阳,那大燕的局势就彻底盘活了。
徐州固然危机重重,但自己与安守忠两路夹攻洛阳,这座大唐的陪都又何尝不是风声鹤唳?
现在倒好,郭子仪的兵马才刚到邹县,距离徐州还有三百多里,安禄山这个大燕国的皇帝就吓得放弃了徐州向南逃窜,消息传出去一定会让燕军军心不稳,士气低落。
谋士孙孝哲进言道:“陛下既然已经迁都南京,那就不用管徐州了,郭子仪要打就让他打,我军集中全力向西进攻,只要能够突破虎牢关或者拿下许昌,就能威胁洛阳。”
史思明沉吟道:“徐州毕竟是我们大燕的国都,如果被唐军攻占,定然会影响士气,多少派遣一支兵马过去。”
于是,史思明立刻派出使者快马追赶薛忠义、尹子奇二将,命尹子奇率两万人南下徐州协助安庆佑守城,命薛忠义率领两万人马掉头向南,走亳州进攻陈州,继而威胁许昌。
目前的局势下燕军已经没有退路,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唐军对攻,只要能够突破洛阳的防线,那就能扭转不利局面。
安禄山的队伍出了徐州后水陆并行,两万人乘船,一万人步行,顺着通济渠一路向南,很快就到了下邳。
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东汉时期治所一直设置在下邳县城,这里也是历史上曹操生擒吕布的地方,著名的《白门楼》故事就发生在此处。
曹操占领徐州之后,便把治所从下邳迁徙到八十里之外的彭城,此后从魏到晋,再到隋唐,彭城便一直作为徐州的行政中兴,下邳彻底的沦为下属县城,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安禄山的队伍在下邳稍作停歇,继续扬帆向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到了楚州。
唯恐李祎从扬州出兵拦截,安禄山派遣使者提前赶往高邮,命令田承嗣做好迎接准备。
并派出使者过江告诉崔乾佑、安庆绪,自己正在把大燕朝廷从徐州搬到南京的路上,让他们随时做好迎驾准备。
通济渠顺流而下,安禄山的船队行驶速度极快,一个时辰能走五十里路,次日晌午就抵达了高邮城外。
得到消息的田承嗣已经率领麾下的两万人马在岸边迎接,见到安禄山当即施礼参拜。
“臣田承嗣率部前来迎驾!”
安禄山肥胖的身躯跳下龙船,扶起田承嗣向他询问扬州的战况。
“田爱卿啊,你与太子、崔乾佑等人南北夹击扬州,如今战况如何了?”
田承嗣惭愧的道:“回陛下的话,那李祎、杜希望用兵了得,再加上我军不太熟悉水战,一时间很难占到便宜。”
安禄山无奈的道:“李祎乃是大唐名将,戎马一生,想要击败他确实不是易事。”
听完了田承嗣的禀报,安禄山也不打算进入高邮县城,率部弃船登岸,向东奔海陵县城而去。
从高邮向南五十里就到扬州,由于高邮湖的原因,这一路的河水浩荡宽阔,河面上有许多唐军战船在巡弋,燕军倘若再继续向南就会与唐军发生激战,安禄山可不敢冒险。
两万燕军把战船停在高邮城外交给田承嗣,由能元皓率一万人在前开路,其他燕军将士随后簇拥着安禄山的车驾,仓惶朝着海陵方向赶路。
田承嗣则率领两万人马沿着通济渠巡弋,保护大燕皇帝向南撤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q.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a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