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300章 孙坚到来

  张新闻言吓了一跳,连忙出帐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松了口气。

  “称什么帝?你不要乱说。”

  “大帅不是说,这把剑是天子剑么?”左豹看着中兴剑问道。

  “是啊。”

  张新点头。

  中兴剑是刘宏初登基时,于建宁三年所铸,取中兴大汉之意。

  从此剑之名,也可以看出刘宏心中的志向。

  中兴剑共有四把,其中三把一直在刘宏的手中,但最后一把却在熹平年间无故遗失,一直不知下落。

  算算时间,也有十来年了。

  若是十来年间,这把中兴剑一直在井底泡着,从剑身上的这点锈迹来看,确实能算是一把宝剑了。

  之前有一次张新进宫,刘宏向他展示过其余三把中兴剑。

  因此方才他细看之下,才会觉得有些眼熟。

  “大帅方才还说,这传国玉玺是历代皇帝的正统合法之物?”左豹再问。

  “是。”张新点头。

  “如今玉玺在大帅的手中。”

  左豹继续问道:“那也就是说,长安的那个皇帝,现在是个没有玉玺的,不正统的皇帝?”

  张新挠头。

  从法理上来说,刘协目前确实不怎么正统。

  因为他的皇位不是顺位继承的,而是由权臣自立的。

  现在这个权臣被天下人视为国贼,他这个皇帝的正统性自然不如刘辩。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等人敢推举刘虞为帝的原因。

  若不是刘辩死了,刘宏又没有其他儿子,搞不好历史上在董卓死后,刘协也会顺带着被人推翻,和他哥哥一起当少帝去了。

  “既然如此。”

  左豹深吸一口气,“大帅今日既得传国玉玺,又得天子剑,这难道不是上天要让大帅称帝么?”

  当初在渔阳密谈时,不是说好了致太平么?

  如今汉室衰微,大贤良师的在天之灵,已经把传国玉玺和天子剑都送过来了,这不正是立黄天的大好时机么?

  张新感觉有些头痛。

  张宝给他留的这些部下,忠诚是很忠诚,使起来也很顺手,就是太容易上头了。

  现在称帝,那不是找死么?

  他可不是骷髅王袁术,看到块破石头就被冲昏了头。

  看着左豹一脸期待的表情,张新突然觉得有些后悔。

  我就多余长了这张嘴,没事卖弄什么传国玉玺的知识嘛?

  现在倒好,若是一个回答不慎,左豹搞不好就对他失望了。

  张新想了想,双手叉腰,一脸的大义凛然。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皆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于此时劝我称帝,是何居心?”

  张新理直气壮的斥责道:“你是只想着自己加官进爵,不管百姓的死活了么?你这样做,对得起大贤良师,对得起地公将军么?”

  “末将如何就不顾百姓死活,对不起大贤良师,对不起地公将军了?”

  左豹一脸懵逼。

  “我若称帝,你觉得袁绍那帮党人会服么?”

  张新厉声道:“届时各路诸侯群起攻之,就像讨董一样来讨我,战乱再起,百姓流离失所,皆因你一己之私也!”

  “你别说玉玺的事,那董卓有天子在手,我不是也一样揍他么?”

  左豹闻言浑身一颤。

  他只是莽,并不是傻。

  经由张新这么一点,他也反应了过来。

  “大帅教训的是,末将知错了。”

  “行了。”

  张新见打消了他劝进的念头,好言安慰道:“此事你记得要保密,不可到处乱说,若是让他人得知传国玉玺在我这里,定会起兵来夺。”

  “末将省得了。”左豹郑重点头。

  张新把中兴剑放回剑匣里,对左豹道:“这把剑你拿去让严老他们修复一下吧。”

  “诺。”

  左豹点头退下。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张新坐在榻上,不断把玩着玉玺,直到典韦走了进来,说荀攸等人求见。

  “老典,来。”

  张新对典韦招招手,待典韦近前后,将传国玉玺递给了他。

  “此物放在你处保管,你要小心看护。”

  张新郑重道:“若是丢了,你自提头来见!”

  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将玉玺交由典韦保管最为合适。

  典韦忠诚,又恪尽职守,定能万无一失。

  “诺!”

  典韦闻言神色一肃,“主公放心,只要典韦的头还在,此物就一定不会有失!”

  张新御下素来宽仁,除非是犯了军法,否则极少对属下说什么重话。

  能让他说出‘提头来见’这种话,这东西一定十分重要。

  典韦不懂这块玉石到底有什么用,但他知道,自己只需要把它保管好就行了。

  “如此,我便放心了。”

  张新笑道:“请军师他们进来吧。”

  少顷,荀攸、徐和、张辽等张新麾下的文武纷纷来到,一脸笑意。

  “我等恭贺明公击败董卓,收复雒阳。”

  “此非新之功也,皆赖诸位贤士辅佐。”

  张新笑着和麾下商业互吹了一会,随后进入正题,开始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首先,荀攸提出了粮草问题。

  张新麾下原有两万五千人左右,经过这段时间的几场大战,阵亡了千余人。

  但他在河内之时,又有千余乡勇前来投军,此时他麾下的人数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然而孟津一战,张新俘虏了将近八千西凉兵,雒阳一战,又有五千董卓麾下的士卒投降。

  再加上徐荣在山上的万余兵马,光是降卒,就足有两万三千人左右!

  都快接近张新的本部了。

  若是再算上曹操的五千乡勇,此时张新麾下的兵马已经达到了五万三千人左右!

  在这其中,还有差不多九千骑兵。

  这么多人,即使算上曹操带来的那些粮草,剩下的粮食也只够用两个多月了。

  整编降卒,没有个把月是不行的。

  若是再算上撤军所需预留的粮草,留给张新攻打长安的时间,最多只有半个月。

  张新听着麾下讨论,心中暗自思考。

  “黑山那边,还有十万石粮,应该能顶个把月......一个半月,够我攻下长安么?要不去信一封,让牛丰在河东为我准备一些粮草?”

  正在此时,一名斥候走了进来。

  “主公,有一军自广成关而来,为首之人自称孙坚。”

  “哈哈!文台来了!”

  张新大喜,“走,快随我去迎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