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309章 君侯去哪了

  (两张四千字一起发)

  雒阳。

  张新处理完军务,放下手中竹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走到帐外。

  “马上又要过年了,也不知宁儿和孩子们怎么样了......”

  张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的寒意。

  中平二年击乌桓之时,中平六年收青州之时,如今又是讨董

  “我他娘怎么老在过年的时候打仗?”

  张新心里有点郁闷,暗道:“我得尽快将大军推进到长安城下,否则士卒过年思乡,到时候被套思归BUFF的就是我了。”

  青州兵二月出征,如今已是十二月,将近一年的时间,就连张新自己都有点想家了,何况那些士卒?

  不过,比起当初的董卓来说,张新军的士卒们既没有要面对几十万联军的压力,又打了胜仗,此时的士气倒还好说。

  但若是再拖下去,那就不好说了。

  “文台前几日来信,说已经攻下了渑池。”

  张新心中思索:“如今那些西凉兵也整编的差不多了,该给他派点援军过去了。”

  崤函古道被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夹在中间,一路上的地势都十分险要。

  董越率领的虽是惶惶之军,但他还是靠着地理优势,在孙坚的手下坚持了大半个月。

  如今董越率残兵退守陕县,与张济合兵一处。

  陕县的地形比之渑池更加险要,孙坚大军鏖战许久,已经疲惫,该派援军了。

  正在张新思索之际,典韦走了过来。

  “主公,子龙求见。”

  “子龙来了?”

  张新回过神来,“请他过来吧。”

  “诺。”

  典韦转身离去,片刻之后带着赵云来到。

  “君侯。”赵云躬身行礼。

  “子龙何事啊?”张新开口问道。

  赵云神色凝重,“君侯,最近两次,南阳那边发过来的粮草变少了。”

  “有多少?”

  张新闻言微微皱眉。

  袁术果然还是靠不住么?

  赵云回答道:“上一次只运了五千石过来,这一次更是减少到了只有三千石。”

  三十万石粮草,不可能一次性运输过来,分批运输是必然的。

  以联军目前的运力,一次大概可以运万石过来。

  三千石,也就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成。

  “可曾询问过运粮官,是何缘故?”张新再问。

  “问过。”

  赵云点头道:“运粮官说,南阳一郡之地,需要供应大军十余万,粮草已经难以征收,袁将军那边正在想办法,到别处筹措粮草。”

  张新闻言翻了个白眼。

  若是换一个郡,袁术对他说这话,他还有可能信。

  但南阳是什么地方?

  天下第一大郡,人口有二百五十多万!

  要知道,张新的青州六郡,也就只有四百万出头的人口。

  雒阳作为都城所在,整个河南尹的人口也才一百万多点。

  这一个南阳,都能抵得上大半个青州,两个半河南尹了!

  更别提作为刘秀的老家,南阳这里还有一群开国功臣的后裔,大族豪强一堆,个个富得流油。

  南阳的旁边,还是他袁氏的老家汝南。

  汝南有二百二十万左右的人口,是天下第二大郡。

  这两个郡加起来,人口就已经超过青州了。

  以袁术刮地皮的那种狠劲,区区十三万大军而已,不可能才几个月就养不起了。

  张新想了想,对典韦道:“老典,你带些人,随我去一趟鲁阳。”

  历史上袁术断了孙坚的粮草,孙坚回去把他骂了一顿就老实了。

  后来他的粮草一直供应到孙坚打下雒阳,袁绍派人去取他的豫州。

  现在孙坚正在陕县奋战,张新也只能亲自去骂......跑这一趟了。

  “诺。”

  典韦抱拳,正欲去点兵,突然一名亲卫走了过来。

  “主公,河东有信到。”

  “河东?牛丰的信?”

  张新接过书信打开,瞬间瞪大了眼睛。

  “卧槽!”

  张新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好小子!老子算是没白疼你!”

  “君侯。”

  赵云好奇的凑了过来,“是何喜讯,经能让君侯如此开心?”

  “你自己看吧。”

  张新将书信塞给赵云,随后对典韦道:“速传乐进、朱灵、徐晃、于禁前来见我!”

  “主公,南阳不去了吗?”典韦问道。

  “不去了。”

  张新点点头,“对了,一会你安排个人,将粮草之事告知文台即可。”

  这种情况下,还是让孙坚自己去骂袁术吧。

  张新说完,转身回到中军大帐。

  典韦找人传令去了。

  赵云打开书信一看,也瞪大了眼睛。

  “卧槽!”

  陕县。

  “诛杀国贼!”

  孙坚军的士卒们喊着激昂的口号,朝着对面的董兵杀去。

  董越退守陕县后,便在城外扎了一个大营。

  张济守城池,董越守大营,二者之间相隔十里,互为掎角之势。

  孙坚收复了渑池之后,只休整了两日,便再次进军追到陕县,意图一鼓作气击溃董越和张济,收复陕县。

  董越出营迎战。

  孙坚军在渑池连日攻城,短短两日时间,并不足以让士卒的状态恢复到全盛时期。

  然而董越军的士气亦是低落。

  两军一时间战了个旗鼓相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气激昂的孙坚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董越抵挡不住,开始撤军。

  “哈哈!”

  站在高地上的孙坚见状大喜,忙对左右的传令兵道:“令黄盖、韩当、程普等人进军追击,趁势攻营!”

  传令兵得令,摇动令旗。

  战鼓声愈发激昂。

  正在此时,陕县城门打开,一支千余人的骑兵从城内杀了出来,直击黄盖等人军阵侧方。

  正在陕县城外等候的曹操见状,连忙带着麾下士卒前去阻拦。

  那支骑兵见曹操大军来到,也不纠缠,漂亮的拐了一个弯,就绕了过去,只留下凌乱的曹操在原地默默吃土。

  孙坚见状叹了口气。

  太菜了!

  “快!快给公覆他们传令,小心侧翼!”

  孙坚连忙喊道,随后跨上战马,“来人,随我出击!”

  “君侯!”

  一旁的公仇称连忙拉住孙坚的缰绳,“我军少骑,君侯万金之躯,不可贸然出击啊!”

  孙坚在平定长沙区星之乱后,因功被朝廷拜为乌程侯。

  因此公仇称对他的称呼也是‘君侯’。

  “那就任由这支骑兵如此嚣张么?”

  孙坚远远看着那支骑兵中的‘张’字大旗,勃然大怒。

  他找人打听过,这支骑兵的统帅好像是张济的侄子,名叫张绣。

  这几日攻营,每次在他即将成功之时,张绣都会领着骑兵出来捣乱。

  这小贼年纪不大,武艺倒是挺好,指挥骑兵的水平也很不错。

  这支骑兵在张绣的带领下,给他造成了不少麻烦。

  孙坚面上虽怒,心中却亦是惋惜。

  不得不说,姓张的好像都挺能打的。

  可惜一个好苗子,竟然从了贼。

  “君侯息怒。”

  公仇称安抚道:“对付骑兵的最好方法,便是以骑对骑。”

  “宣威侯那边,降卒应该整编的差不多了,君侯可去信一封,请他派些骑兵过来助战。”

  孙坚闻言怒气稍去。

  之前出兵时,他曾向张新请求要些骑兵。

  张新不可能把黄巾旧部给他,便提出让他带乌桓突骑去。

  然而孙坚自己又嫌弃乌桓突骑是胡人,不愿意带。

  当时西凉骑兵尚未整编完成,张新不敢给,孙坚也不敢带。

  结果就导致了今天这个局面。

  孙坚麾下的豫州兵全是步卒,只有一些将领和亲卫有马,根本无法应对张绣骑兵的骚扰。

  “请君侯派些骑兵么?”

  孙坚看向战场之中。

  张绣骑兵绕过曹操,虽然十分潇洒,但也给了黄盖等人应对的时间。

  在孙坚的提醒下,豫州兵的侧翼已经做好准备。

  张绣领兵绕了一圈,见无机可乘,便回城去了。

  董越抓紧时间布防。

  孙坚见董越大营的营墙之上人头攒动,又怕攻营之时,张绣再来捣乱,只能下令鸣金收兵。

  回到大营,孙坚提笔给张新写信,准备找他要点骑兵来。

  正在此时,左右来报,张新使者到。

  “哦?”

  孙坚眼睛一亮,“莫非是君侯派了骑兵过来不成?”

  陕县这边的战况,他每日都会写成战报送往雒阳。

  他这边情况如何,张新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张新此时派遣使者过来,送骑兵过来的可能性很大。

  思及此处,孙坚连忙令人将张新使者请了进来。

  使者见礼过后,取出张新书信递给孙坚。

  孙坚打开一看,信上只有一句话:袁术不发粮了,文台你看着办。

  “袁术竖子,安敢如此?”

  孙坚大怒,不顾公仇称和黄盖等人的劝阻,也不顾夜色将至,带着几个亲兵,夜弛赶路,往鲁阳而去。

  花了两天半的时间,孙坚快马疾行四百五十余里,来到鲁阳见袁术。

  袁术正在议事,听闻孙坚到来,十分意外。

  “文台不是在陕县攻城么?怎么回鲁阳来了?”

  袁术心里有点慌,“莫非是为了粮草之事而来?”

  正当他在犹豫要不要让孙坚进来的时候,一声大喝响起。

  “盟主何以不发大军粮草耶?”

  孙坚自己冲了进来。

  “啊?”

  袁术吓了一跳,慌张道:“我,我没有不发粮草啊......”

  “锵!”

  孙坚直接拔出腰间的古锭刀,朝着袁术走去。

  周围吏员见状大惊失色。

  “孙将军意欲何为?”

  阎象起身拦在袁术面前,沉声道:“诸侯歃血为盟,共讨国贼,如今国贼未除,孙将军何以将兵以向盟主耶?”

  “歃血为盟,共讨国贼,说的好!”

  孙坚将古锭刀插在地上,喝道:“宣威侯与我,于董卓并无私怨,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也!”

  “如今我等于前线浴血奋战,将军何以不发粮草耶?”

  阎象闻言暗叹一口气。

  杨弘出的那是什么狗屁主意?

  你看,祸事这不就来了?

  想到这里,阎象心中对袁术也有些埋怨。

  击破董卓,提升名望的大好机会你看不到。

  一个虚无缥缈的天子问罪之说,却能把你吓成这样。

  真乃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也。

  “我......我......”袁术支支吾吾。

  “将军你误会了。”

  阎象见袁术如此,连忙接过话头,“盟主并非不发粮草,而是需要时间筹措,待军粮筹措完毕,立刻就给将军送去。”

  “啊对对对。”

  袁术反应过来,连忙按照杨弘的话说道:“联军足有十三万,南阳一郡之地,实在是负担不起,需要时间筹措啊......”

  阎象闻言面色一变。

  主公啊,你不会说话能不能不要说?

  你真以为杨弘的说辞能站得住脚吗?

  果然,孙坚闻言,看着袁术冷笑。

  “负担不起?”

  袁术连忙点头。

  “盟主欺我没做过太守么!”

  孙坚怒目圆睁,“长沙户口百万,若要供养十三万大军,一年犹有余力!”

  “南阳户口二百余万,何以数月之间,就筹措不到粮草了?”

  “啊?”

  袁术愣住。

  这就算出来了?

  “将军之言有理。”阎象突然出言赞同。

  袁术瞪大眼睛看向阎象。

  卧槽?你叛变了?

  “南阳户口二百余万,按理来说,确实不该在此时就筹措不到粮草。”

  阎象沉吟了一会,突然大怒,“定是那粮官中饱私囊,贪墨军粮,以至盟主发不出粮!”

  “啊对对对。”

  袁术闻言也反应过来,随手指了一个吏员,怒道:“定是你中饱私囊,虚报军粮!”

  “来人啊!”

  “在!”

  甲士进来。

  “叉出去!”

  袁术大声喊道:“斩了!”

  吏员:???

  不是?

  主公,我不是管粮的啊!

  阎象给甲士递了个眼色。

  甲士会意,捂着这名吏员的嘴,把人拖了出去。

  一声惨叫响起,甲士献上此人人头。

  “文台。”

  袁术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贪墨之人我已斩杀,待我查明军粮去处之后,立刻就给雒阳发去!”

  孙坚只是莽,不是傻。

  他那里不知道,这个倒霉的小吏,大概率只是一个替死鬼而已?

  既然袁术已经给了面子,并且承诺发粮,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拔出插在地上的古锭刀,收刀入鞘,躬身行礼。

  “还望盟主言而有信。”

  “那是自然。”

  孙坚离了鲁阳,又到雒阳大营去找张新。

  来都来了,这次顺便把骑兵也一起要了。

  “你说什么?君侯不见了?”

  张新大营外,孙坚瞪大眼睛看着守营士卒。

  “君侯去哪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