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59章 陛下可还记得刘贤?

  (四千字大章,这两章不太好分,一起发了。)

  刘宏与百官出殿,殿外等候的随从见到他,慌忙下拜。

  这些随从都是下曲阳的工匠,张新为了彰显诚意,索性派了几个熟手,跟着刘虞的使者一起来到雒阳,指导朝廷的工匠。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介反贼,竟然有朝一日能见到传说中的大汉天子。

  还不是在被杀头的情况下!

  刘宏看着工匠身边的几口箱子,好奇道:“这里面装的就是骑兵速成之法?”

  “是。”使者躬身。

  “如何演示?”

  “还请陛下命人牵匹马来,随臣到校场一观。”

  “好。”刘宏看向那几名工匠,“都平身吧。”

  众人起身退到一边,双眼看着地板,不敢直视百官公卿。

  待百官走后,才抬起箱子,战战兢兢的跟在后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行到校场,又有甲士牵了一匹浑身雪白的战马过来。

  “开始吧。”刘宏淡淡道。

  使者向工匠们使了个眼色。

  工匠们行了一礼,一名工匠上前将马栓在一旁的木桩上,随后打开箱子,组装起一个火炉,取出木炭烧了起来。

  另一名工匠取出一套工具,扶起一只马蹄,夹在自己的双腿中间。

  刘宏好奇的看去,不知这名工匠夹着马蹄是要做什么。

  工匠取出一支修蹄刀,一刀下去,一大片混合着泥土草料的马蹄便掉了下来,露出里面洁白的蹄面。

  “嘶......”周围的众人下意识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一刀下去,马不会疼的么?

  又刮了几刀,众人见战马无甚反应,这才放下心来。

  再看那只马蹄,中间部分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只留下外面一圈还是黑乎乎的。

  工匠换了一支大剪刀,咔嚓咔嚓的将外面的一圈剪了下来。

  嗯?这莫名的解压感是是怎么回事?

  刘宏往身边看去,发现百官脸上也有着一股舒爽的表情。

  接着随从又取出锉刀,吭哧吭哧的磨了起来。

  碎屑如同雪花般落下,但也有不少沾染在蹄面上,看得刘宏有些难受。

  他很想上去吹口气,但顾忌到自己天子之尊,还是强行忍住了。

  再看百官,早已面目狰狞。

  吹啊!

  吹啊!

  你他娘的快吹啊!

  随着随从取出毛刷,将蹄面上的碎屑全部扫了下去,众人内心疯狂大呼。

  爽!

  这时另一名工匠用大铁钳子夹着一块马蹄铁走了过来,比划了一下形状,摁了下去。

  马蹄上升起一股白烟,看的众人一阵肉疼。

  不过战马没有反应,众人也就没有出声打扰。

  工匠将蹄铁的形状稍作修改,待冷却后便钉了上去。

  第一只马蹄修完,又开始修第二只。

  “那还有个黑点,快刮了去!”

  “刮啊,你他娘的刮啊!”

  “诶对对对,就是这样......”

  “斯哈......爽!”

  四蹄修完,刘宏和百官都是一脸通透,仿佛所有的烦心事都被一扫而空。

  工匠又取出马镫和马鞍,给战马装了上去,随后跪在一旁。

  “如此骑兵便能速成?”刘宏有些疑惑的问道。

  马镫他不认识,但马鞍却是知道的。

  眼前这个马鞍虽然与现在用的略有不同,但整体而言只是前后的鞍桥加高了一些,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马蹄铁他不知道有什么用,但这东西钉在马掌上,想来也影响不了骑兵。

  光靠一个小小的马镫,就能让骑兵速成?

  工匠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和他说话,一时愣住。

  “陛下问你话呢。”使者连忙出声提醒。

  工匠回过神来,慌忙道:“回,回陛下,是,是的......陛下可请人试之......”

  刘宏正准备找个羽林郎来,这时何进出列道:“陛下,臣愿一试。”

  刚才在一旁看了那么久,他早就心痒难耐了。

  “那就有劳大将军了。”刘宏点头。

  何进在工匠的指引上了马,双脚放进马镫里,眼中露出一丝惊讶。

  无他,太舒服了。

  完全没有以前骑马时,那种双腿无处安放的感觉。

  “驾。”

  何进小心翼翼的催动战马,缓慢跑动起来。

  随着速度逐渐加快,何进眼中震惊的神色越来越浓。

  竟能如此稳定?

  跑了两圈,何进来到一名羽林郎面前。

  “把弓给我!”

  羽林郎递弓,何进接过,又纵马跑进校场内,挽弓便朝箭靶射去。

  何进屠户出身,力气自然不小,只不过他的箭术一直都不怎么样。

  但今日不知是运气好还是怎地,何进一连射出五箭,尽皆中靶!

  周围百官顿时发出一阵惊呼。

  东汉士人讲究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御这一项,指的就是骑马打猎。

  这一点,大汉的官员和后来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完全不一样。

  他们个个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正因为都会骑马,他们才会被何进的表现给惊到了。

  何进的骑术是什么水平,他们心里都有数。

  在去年升任大将军之前,出门一直都是坐的马车。

  直到当了大将军后,作为武官之首,实在不好意思再坐马车,他这才去学的骑马。

  因为骑术太差,百官在私底下没少嘲笑他。

  可现在,那个连上马都费劲,快跑都不敢的屠夫,此时竟然都会骑射了?

  这骑兵速成之法,当真有这么神奇?

  “陛下!”何进下马,笑道:“这速成之法当真好用!朝廷若能推广开来,收复凉州指日可待啊!”

  百官闻言脸上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百年以来,凉州为什么都在乱?

  不就是因为朝廷的骑兵不够么?

  骑兵训练旷日持久,耗费又多,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而那些羌胡自小都在马背上长大,精通马术,跑的贼快。

  即使朝廷能够击败他们,基本也只是斩首数千这种战绩,那些羌人随便休养个两年,又能卷土重来。

  这也导致了凉州虽然在名义上还属于朝廷,但实际上,除了靠近三辅的北地、汉阳、安定和武都四郡,其他地方早就不受控制了。

  可若是有了这速成之法,组建骑兵的成本就将大大降低,成本低了,就能组建更多的骑兵!

  到那时,收复凉州不成问题。

  刘宏闻言意动,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大将军之言如何?”

  “大将军所言有理。”百官纷纷赞同道。

  他们都能看得出来,张新进献的马中三宝有何等价值。

  刘宏又看向使者,“张新送的那一万匹战马什么时候到?”

  之前为了平定凉州之乱,刘宏将除了祭祀用的马匹以外,其他全给了皇甫嵩,雒阳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战马了。

  “回陛下。”使者躬身,“黑山贼肆虐冀州,中山、常山、钜鹿、魏等郡皆受贼害,因此这批战马是由涿郡入河间,再经渤海,往青州方向绕道而来,可能还需一个半月。”

  “既如此。”刘宏沉吟道:“就由太仆寺先将马具造好,待战马送到,一并给皇甫嵩送去。”

  “唯。”太仆张延应道。

  “嗯,那个谁。”刘宏指着先前修马蹄那个工匠道:“朕封你为考工左丞,协助太仆打造马具。”

  太仆,九卿之一,掌车马,秩中二千石。

  下辖有考工令一人,主兵甲制作,以及织绶等杂工,车府令一人,主乘舆诸车,还有未央厩令一人,主马,秩皆六百石。

  考工左丞是考工令的属官,秩二百石。

  那名工匠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来雒阳修个马蹄,竟然就得了个官,一时间愣在原地。

  考工左丞诶......听起来就像是个大官!

  在同伴的提醒下,他这才反应过来,慌忙下拜道:“小人谢过陛下,小人谢过陛下......”

  “你当说,臣谢陛下隆恩才对。”刘虞使者小声提醒道。

  “臣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张卿,你带他们熟悉一下吧。”刘宏淡淡一笑,带着百官回到殿内。

  回到龙椅上,刘宏看向下方。

  “这骑兵速成之法,诸位爱卿都见识过了,诸位以为,这张新该如何封赏啊?”

  “陛下。”何进出列道:“这速成之法,不仅可以缩短骑兵训练时间,减少朝廷花费,还能让骑兵的战斗力显著增加。”

  不少官员闻言微微点头。

  你何屠夫都能骑射了,可不是显著增加么?

  “张新有此功劳,便是封个侯也不为过,更别提他还有扫平乌桓和献马之功,臣以为,可应张新所请。”

  平心而论,何进的这番言论还是比较客观的。

  马中三宝看似毫不起眼,但却能极大程度的减少骑兵训练的时间,减轻朝廷的负担。

  这省下来的钱,又可以招募更多的骑兵。

  有了更多的骑兵,就能收复更多的地盘。

  这份功劳,可不是张新在幽州打了一两次胜仗能比的。

  再加上一万匹战马,那也值个数亿钱了。

  崔烈的那个司徒才多少钱买的?

  若他是个良民,说不准还真能因此封个侯。

  列侯不好说,但关内侯是板上钉钉的。

  “大将军此言差矣。”张温反对道:“二千石大吏,国之神器也,岂能轻易与贼?即便张新有功于朝廷,又诚心请降,一个二千石还不够么?”

  “若是张新一封书信,朝廷便应他所请,日后野心之辈纷纷作乱,皆向朝廷讨要官职,当如何?”

  说完,张温看向刘宏,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渔阳太守可矣。”

  刘宏微微点头,张温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合他心意的。

  你要什么官我就给什么官?

  那以后别人都有样学样怎么办?

  “司空此言差矣。”何进反驳道:“张新本就是无奈从贼,如今以大功向朝廷请降,朝廷却还如此吝啬,若是消息传出去,岂不是失了天下人之心?日后若有叛乱,还如何招抚?全靠打么?”

  何进说完,也看向刘宏,“陛下,可记得千金买马骨之事呼?”

  刘宏闻言也开始纠结起来。

  何进的话其实也有道理。

  人家张新立功来降,朝廷都这么抠门,那日后若有叛乱,还怎么招抚?那些叛军首领还会相信朝廷吗?

  以后的事就不说了,现在褚燕还在冀州作乱呢。

  褚燕携众百万,讨肯定是讨不了的,那就只能招抚。

  可若是招抚,人家这么大势力,总不能随便给个小官打发了吧?

  起码也得是个二千石。

  褚燕聚众作乱,都能得个二千石,张新立功来降,也是一个二千石?

  这说出去谁能服气?

  别的不说,万一张新又反了呢?

  思来想去,刘宏不能决。

  “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刘宏下了朝,身旁的张让笑道:“陛下,今日可还是去西园游乐?”

  “不去了吧。”刘宏想了想,“备车,朕要去太仆寺看修马蹄。”

  “唯。”

  张让躬身,正准备去传旨,突然一个小黄门来报,黄门侍郎刘艾求见。

  “刘艾因何求见?”刘宏疑惑道。

  小黄门道:“刘侍郎说,特来解陛下烦忧。”

  “行吧。”刘宏点头,“让他到德阳殿等候。”

  刘艾是刘宏的族弟,汉室宗亲,关系很近,为人既有才学,又有忠心。

  在宗室中,除了刘虞和刘焉,只有刘艾最得他的看重。

  黄门侍郎一职,主要负责随侍皇帝左右,沟通中外大臣,非亲信不能任。

  刘艾能得此职,足见刘宏对他的信任。

  也就是刘艾,若是换了其他大臣,谁也别想打扰他看修马蹄。

  “唯。”

  刘宏回到寝宫,脱下冕服,换了一身较为日常的装束,来到德阳殿。

  殿中,刘艾早已等候多时,见刘宏来到,行礼下拜。

  “免礼,赐座。”刘宏大手一挥,笑呵呵的看着刘艾,“爱卿说,特来为朕解忧,朕有何忧?”

  刘艾坐好,又对着刘宏一拜,这才笑道:“陛下可是在为如何封赏张新烦恼?”

  “是。”刘宏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司空与大将军所言,都颇为有理,朕实难决。”

  “爱卿既然前来,想必腹中已有良策,不知爱卿以为当如何?”

  “臣以为,可应张新所请。”刘艾答道。

  “为何?”

  刘艾微微一笑,“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刘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04.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04.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