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208章 谢谢嗷

  “快!快搬!统统给我搬回州府去!”

  齐王府库前,张新一脸兴奋的指挥着黄巾旧部搬运钱粮。

  不愧是传承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诸侯国,齐王宫的府库内,钱粮同样堆积如山,一点都不比西安城少。

  搬了一会,张新觉得太慢,叫过一个黄巾旧部。

  “州兵怎么还没来?快去催一下!”

  黄巾旧部领命而去。

  张新左右看了看,见到王宫内负责护卫的虎贲卫。

  “来来来,兄弟们来帮个忙诶......”

  寝宫内,刘承听着宦官汇报。

  “什么!他还用孤的令牌,叫虎贲卫帮他一起搬?”

  宦官点点头,如丧考妣。

  “畜生啊!他妈的畜生啊!”

  刘承捶胸顿足,破口大骂。

  这人长得那么好看,怎么一点人事都不干?

  我就客套一下,说了句无有不允。

  你他妈的真敢要啊!

  刘承回想起殿中发生的一切,欲哭无泪。

  当时张新说全部都要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在开玩笑。

  谁知张新把脸一拉,沉声喝道:“百万生民生计所系,下官会拿这件事与殿下开玩笑吗?”

  得,大王都不叫了,改殿下了。

  话是自己说出去的,刘承也没有办法,只能赔笑道:“这......安置些许黄巾,用不上这么多吧?”

  “这样,孤这边借一亿钱、十万石粮给青州如何?”

  张新看向齐国傅。

  “敢问国傅,殿下先应后悔,是否不信?”

  齐国傅想了想。

  无有不允是刘承自己说的,现在张新真要,他又不给了。

  普通人可以说是开玩笑,但你是大王,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不行。

  “确实不信。”

  齐国傅点头,随后取下腰间随身携带的墨盒毛笔,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就要记小本本。

  张新再问:“百万生民生计在此,殿下却说我在讲笑,如此藐视民生,是否不仁?”

  齐国傅地铁老爷爷脸。

  纵使他平日里较为严苛,但也没严到这种地步啊!

  你这也太鸡蛋里挑骨头了吧?

  但真要严格来说

  “确实不仁。”齐国傅只能表示认可。

  张新继续扣帽子,“齐王一脉世受国恩,如今国难当头,却不思为国出力,是否不忠?”

  此言一出,刘承顿时就慌了。

  不信、不仁倒也算了,就算罪名成立,最多也就削点食邑。

  不忠

  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就依青州,就依青州。”

  刘承立马写了一道手书,又拿了一块令牌,让张新自己去搬。

  没办法,若是张新真要搞他,他自己就能上疏弹劾,完全不需要通过齐国傅。

  不忠不仁不信的帽子扣过来,就算脑袋能保住,但齐王肯定是没得做了。

  七国之乱后,汉朝的历代皇帝,对待他们这些诸侯王,都和防贼一样。

  没有借口,皇帝都要找借口来搞他们。

  现在张新把借口送上去,刘宏还不把他往死里整?

  这种事情没法讲道理。

  到时候脑袋没了,家人被贬,这些钱也一样和他没关系了。

  算了。

  既然他要,那就给吧。

  黄巾旧部、州兵、再加上宫里的虎贲卫,整整搬了一个通宵,才将齐王宫的钱粮全部搬回州府。

  刘承心疼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待到天亮,刘承把贴身宦官叫了过来。

  “去,快去看看,那张新小儿给咱留了多少,还够不够咱吃饭的?”

  宦官领命而去,随后回来汇报。

  “大王,府库之中还有约百万钱,千石粮。”

  刘承泪流满面。

  还行。

  这人还不算太畜生,知道他家大业大,还给他留了点吃饭钱。

  这时又有一名宦官来到。

  “大王!你在园林里豢养的那些虎豹,都被州牧宰了!”

  “什么!”刘承站起身来。

  “州牧说,那些畜生每日食肉颇多,若是把这些肉都给百姓,能活不少人......”

  刘承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两名宦官连忙接住,又是拍胸口,又是掐人中。

  半晌,刘承悠悠醒来,生无可恋。

  “畜生啊......他妈的畜生啊......”

  这时又有一名宦官来到。

  “大王,州牧求见。”

  “滚!你让他滚!”

  刘承暴怒,骂骂咧咧。

  “张新竖子!敦伦汝母!彼其娘之......”

  “大,大王。”

  宦官被他吓了一跳,迟疑道:“奴婢觉得,大王还是见一下吧,他说有份奏表想请大王润色一下。”

  “请进来。”

  少顷,张新来到,身后还跟着齐国傅。

  “下官拜见大王。”

  刘承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恨不得马上弄死他。

  但当他看到张新手中的奏表时,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青州无需多礼,快请坐吧,哦,国傅也是,坐吧。”

  “谢大王。”

  张新落座,将手中奏表递给宦官,由其代为转呈。

  “大王,下官今日写了一份奏表。”

  张新笑道:“然而下官不善文辞,自觉言语之间颇为乏味,便将奏表带来,还请大王指点一二。”

  刘承接过奏表,没有打开,先看向齐国傅。

  齐国傅眉目纠结,随后起身道:“大王,臣请更衣。”

  没办法,张新给的太多了。

  “更衣?”

  刘承一愣,随后大喜,“更衣好,更衣好啊,不过国傅可要快着点啊,孤在这等着你。”

  “来人呐,伺候国傅更衣。”

  齐国傅离去后,刘承连忙打开张新的奏表。

  这份奏表,是张新写给刘宏,汇报刘承情况的。

  入眼皆是溢美之词,哪里有什么不善文辞,言语乏味的感觉?

  张新跟着蔡邕学了那么久,别的不说,拼好词他还是会的。

  刘承感动的都要哭了。

  张新这一巴掌,打的他是真疼,但这颗枣

  真甜呐!

  可想而知,刘宏看到这份奏表,心中一高兴,再给他加两个县的食邑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新微笑道:“大王看看这份奏表,可有不妥之处?”

  “无有不妥!无有不妥!”

  刘承起身,快步走到张新身边,指着一处嘿嘿笑道:“只是此处用词,青州是否再斟酌一下,孤为国尽忠,应当......”

  巴拉巴拉

  “就依大王。”

  张新当即命人取来小刀,将竹简上的字刮掉,随后按照刘承的要求重新写上。

  刘承收好奏表,美滋滋的放到自己案上,装作一切都没动过的样子。

  改完奏表,齐国傅也更完衣回来了。

  “那什么。”

  刘承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的说道:“诸王不得交通外官,青州的奏表不该拿给孤看。”

  说完,刘承挥了挥手,让宦官把奏表还给张新。

  “大王英明,是下官思虑不周了。”

  张新收好奏表,配合道:“既然如此,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嗯。”

  刘承板正的点了点头,“青州劳苦功高,孤在这里代齐国百姓谢过青州了。”

  “谢谢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0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09.cc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